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蚕业》2017,(4):5-7
优食一号蚕品种稚蚕采用人工饲料饲育比稚蚕采用桑叶饲育全龄发育经过延长23h,kg茧粒数、张种产茧量、茧层率、良蛹率以及茧丝质检验成绩中的清洁、洁净和鲜毛茧出丝率似有下降趋势,但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认为该品种对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较为适应,建议在推广过程中,加强分户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报告了2017年晚秋蚕期优食一号1~2龄和1~3龄采用人工饲料饲育的试验情况。从试验结果看,优食一号蚕品种人工饲料性特别是小蚕期对人工饲料饲育技术适应性良好。3龄蚕放在共育室内、采用人工饲料标准温湿度饲育与3龄蚕放大蚕室内、采用自然温湿度饲育,两者全龄发育经过相同,皆为26 d 2 h。两试验区的张种单产、蚁蚕结茧率、良蛹率、茧丝纤度、清洁、洁净等成绩相近或相仿,而1~2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的茧层率、粒茧丝长以及鲜毛茧出丝率等成绩略低于1~3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原因有待调查。  相似文献   

3.
如东县2019年冬季进行了广食一号全龄配合饲料饲育的试验。试验种广食一号与对照种菁松×皓月(反交)相比,全龄龄期经过相仿,公斤茧粒数较少,张种产茧量、茧层率较高,粒茧丝长略长,茧丝纤度略粗,清洁、洁净分值较高,鲜毛茧出丝率较高。试验表明,广食一号对配合饲料的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2017年春,在安康市农村试验点进行了优食一号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比较试验。从试验成绩看,优食一号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差异,可作为人工饲料育蚕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文章报告了江苏省如东县2018年秋蚕期桂优食一号蚕品种1~2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情况。试验种桂优食一号与对照种优食一号相比,全龄发育经过略短、发育整齐度略差,在眠蚕体重、公斤茧粒数、蚕茧产量、良蛹率等方面都与对照种优食一号表现出了相近的成绩,但50g鲜茧的干壳量低于对照,粒茧丝长较短,洁净略低,光折、烘折较大,茧丝纤度略粗。对该品种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效果有待今后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6.
现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锡超  吴小锋 《蚕桑通报》1994,25(2):43-43,17
现行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浙江农业大学丁锡超,吴小锋人工饲料的实用化,涉及人工饲料的成本能否降低,以及有无适应人工饲料的蚕品种。关于不同系统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和报道,指明不同系统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今...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在本所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品种筛选出来的4个人工饲养适应性强的品种材料进行连续4代的系统选育,发现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疏毛率、饲育经过和经济性状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表明通过系统选育,可以提高各项实用性状。调查同时表明,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成绩与桑叶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认为除遗体性状有待进一步提纯外,改良饲育技术和完善饲料配方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的表现情况,参考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流程,设置2个生产示范点和4个实验室鉴定点,对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进行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川蚕30号”平均24 h疏毛率和3龄起蚕率均在95%以上,克蚁产茧量3.36kg、健蛹率97%,其实验室饲养成绩全面优于对照。丝质成绩方面,茧丝长达1 200 m以上、洁净95分以上。试验表明:“川蚕30号”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良好,其后期饲养、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均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比较了30个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通过调查各品种的疏毛率、眠蚕体重、起蚕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得出了各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综合适应性指数.与疏毛率等单项指标相比,利用综合适应性指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品种间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小蚕颗粒饲料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比较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现行品种皓月×菁松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3对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但小蚕期发育速率和体重低于全龄桑叶育。3龄改换为桑叶育之后,蚕的生长发育加快,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张种产茧量等主要经济指标,ZHG×春54正反交小蚕颗粒饲料育均高于全龄桑叶育,但皓月×菁松低于桑叶育,各杂交品种的生命率总体上小蚕颗粒饲料育高于全龄桑叶育。茧丝质量主要指标全龄桑叶育与小蚕颗粒饲料育无明显差异。ZHG×春54是一对对颗粒饲料适应性优良的杂交组合,达到了生产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6,(1):10-12
黄绿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新培育的蚕品种,今年春蚕期在如皋市首次进行农村试养。结果表明:该蚕品种孵化率高、眠起齐一、食桑旺盛、抗病力较强、蚕体健壮、熟蚕上蔟齐涌,产量和效益与对照种菁松×皓月不相上下,适合在如皋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12.
以24h疏毛率、216h 3龄起蚕率、216 h存活率、相对发育进度和2眠蚕体重为指标,调查了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 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很大差异,杂交种的适应性好于原种,大部分日系原种好于中系原种。杂交种以92 ×9601在适应性上表现较好,日系原种RD是较好的选拔适应颗粒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家蚕新品种鲁17、92原蚕的全龄人工饲料育,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其全龄人工饲料育的各龄眠重、5龄逐日蚕体重与茧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使用本实验所用配方的人工饲料饲养该品种,其全龄人工饲料育茧质成绩可达到桑叶育水平,中、日系茧层率分别为23.41%、24.28%,日系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明显优于中系品种。  相似文献   

14.
15.
蚕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自1977年开始推广小蚕人工饲料育以来,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内,人工饲料育得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普及率达到40%左右.而在我国,人工饲料育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发展蚕桑,实行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是完全可能的,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人工饲料育的蚕发育欠齐,饲养成绩不如桑叶育,成本过高,因此,要使其实用化,必须降低成本,改变饲料组成,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人工饲料的组成成分与蚕的摄食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同蚕品  相似文献   

16.
《江苏蚕业》2017,(4):1-4
文章报告了2017年中秋蚕期间皓月×菁松和优食一号蚕品种1~2龄人工饲料育与1~3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情况。结果表明,皓月×菁松和优食一号蚕品种1~2龄饲料育试验区和1~3龄饲料育试验区,各龄经过和全龄发育经过基本相同;1~3龄饲料育试验区比1~2龄饲料育试验区张种产茧量下降;公斤茧粒数增加,蚁蚕结茧率下降;良蛹率相近,茧层率略增;粒茧丝长相仿、解舒率良好、茧丝纤度相近,但鲜毛茧出丝率略有上升。说明两对试验品种对1~2龄和1~3龄饲料育较为适应,生产中可用来采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且优食一号蚕品种蚁蚕结茧率、良蛹率、粒茧丝长、鲜毛茧出丝率等都高于皓月×菁松,说明优食一号蚕品种对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江苏蚕业》2014,(4):24-24
<正>2014年11月22日,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对位于栟茶镇的如东县饲料养蚕示范基地生产的晚晚秋蚕茧进行了茧质抽样调查,并组织农户将蚕茧出售给如东翠莲缫丝厂,标示着今年晚晚秋全龄人工饲料养蚕示范工作圆满结束。为了进一步探索与建立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范,如东县蚕桑指导站自我加压,不断加快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步伐,这是该县继早春、夏蚕、早秋后进行的又一次全龄人工饲料养蚕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早春开展了菁松和皓月的饲料适应性改良品系原种菁松AR×BR和皓月BR×AR的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试验情况报告如下:菁松AR×BR和皓月BR×AR的全龄经过分别为25d22h和29 d;良蛹率分别为80.69%和73.63%;菁松AR×BR平均单蛾造卵330粒、平均产卵199粒,平均产卵率60.15%;皓月BR×AR平均单蛾造卵376粒、平均产卵299粒,产卵率平均79.46%;正交和反交的平均公斤茧制种量分别为1.71张和1.08张。同时发现产生了部分生种。作者认为,原种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仍需继续改进研究,才具生产应用价值,同时有必要利用现有饲料养蚕技术条件,继续对生产上主推蚕品种进行饲料适应性选择,在提高原种对现有饲料适应性的同时,改善茧层率与饲料转化率,为未来原蚕全龄饲料育乃至丝茧全龄饲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姚祥 《江苏蚕业》1989,(4):60-61
<正> 目前,日本稚蚕人工饲料育约占总饲育量的40%,这对防止野外昆虫感染蚕病和安定蚕作具有重要作用,存在问题是饲料费较之桑叶育为高。可见开发低成本人工饲料对蚕病防治和低成本茧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一般的蚕几乎不摄食桑以外的植物,人工饲料中必须添加桑叶粉等成本较高的物质。本文报道利用能摄食苹果、甘蓝等桑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