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郑杂棉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6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2.25万、2.70万、3.15万、3.60万、4.05万、4.50万株/hm2.[结果]在种植密度<3.60万株/hm2时,佚前桃、伏桃、总桃数、子棉产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而马克隆值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绒长和比强度变化不大.[结论]从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和群体优势及提高纤维品质考虑,在中上等水肥地,种植密度为3.60万株/hm2时郑杂棉4号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该研究可为挖掘郑杂棉4号的增产潜力和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著。[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0年河南省棉花品种杂交春棉2组生产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虫性等多个方面全面比较郑杂棉6号在参试品种中的表现,来探究其特征特性,旨在为郑杂棉6号新品种在我省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对郑杂棉2号的生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8年-2009年对郑杂棉2号不同播期条件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对郑杂棉2号的生育性状及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郑杂棉2号在黄河流域的最佳播期时段是4月20号至4月25号之间。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楚杂棉1号的栽培特性,农科所设立了小区密度比较试验,研究在本地气候、栽培条件下楚杂棉1号的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通过试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种植密度、氮肥、钾肥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鄂杂棉30产量的影响,得出3个栽培因素对鄂杂棉30子棉产量的作用大小为:密度>氮肥>钾肥,并优选出鄂杂棉30子棉产量达4 500.00 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种植密度为34 748~37 530株/hm2,...  相似文献   

7.
研究选用当地主要种植的棉花品种进行蒜棉套作试验,筛选出适宜豫东棉区蒜套种植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皮、籽棉产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瑞杂816、百棉1号、鲁棉研28号、百棉5号、郑杂棉4号等,更适宜豫东地区蒜棉套作种植。  相似文献   

8.
棉花新品种示范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引进19个棉花新品种在大丰市进行了棉花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新科星6号、苏杂棉22B、科棉3号适宜在大丰地区种植,建议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郑杂棉6号套作西瓜的双丰技术,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6号套种西瓜与单茬郑杂棉6号设置对比实验,棉瓜套种按2-1式,并对瓜棉、单茬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茬棉花平均产量略高于套种中棉花产量;郑杂棉6号套作西瓜比单茬棉花提高了37 498.5元·hm~(-2),增益显著。此套种模式提高了棉田收入,为瓜棉套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条件下单双行配置对机采棉产量与含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长势强的高产、优质杂交棉品系博杂13号,分别设置4.5万、9.0万、13.5万、18.0万、22.5万、27.0万株/hm~2 6个密度处理,每个处理分设单行、双行2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降低机采棉种植密度和单行配置模式,可改善棉花群体结构,在影响棉花单产较少的前提下,降低含杂率,改善纤维品质,提高国产机采棉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桃源县棉花种植的最佳密度等参数,设置6个不同的棉花种植密度与施N水平处理,进行了3 a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处理条件下,棉花的农艺、经济性状、光合产物的合成积累量、籽棉、皮棉产量、成本投入与产出净收益等都表现较明显的差异.结合桃源县的气候特点,湘杂棉8号的种植密度以1 200~1 4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4个地区的田间调查结果及相关密度试验说明,郑杂棉6号属于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品种。在生产中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密度较大宜造成伏桃脱落严重,通过试验,密度在3.3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同时高于生产中的4个调查点。  相似文献   

13.
选取郑杂棉6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郑杂棉6号在2008年、200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表现进行分析,从早熟性、丰产性、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多个方面来探究其特性特性,旨在为郑杂棉6号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中棉所71棉花品种在宿松县的最佳种植密度,特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棉所71杂交棉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此时籽棉产量最高、棉花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19个杂交抗虫棉品种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鄂杂棉11F1、瑞新棉6号F1、湘杂棉11号F1、中抗47F1、南农优3号F1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太湖县种植,其余品种须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把握江汉平原油后棉营养钵育苗移栽合理密度,试验设置12000株/hm221000株/hm2、30000株/hm2、39000株/hm2、48000株/hm2、57000株/hm2等6个不同密度处理,4次重复,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棉花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密度30000株/hm2的籽棉产量最高,21000株/hm2的经济效益最好。棉花合理密植应以效益为目标,而不应以产量高低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江汉平原杂交棉种植效益最大化的合理密度为210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徐道青  郑曙峰  王维  屈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86-14887,14925
[目的]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生长状况、棉铃特征和产量变化,为沿江棉区找寻高产优质的合理种植密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湘杂棉8号为试验材料,起始密度为12000株/hm2,密度梯度为9000株/hm2,共设6个处理。研究其生长周期、产量、棉铃、棉纤维等特征变化。[结果]密度对棉花的株高和其各生长周期影响不大,不同密度处理中籽棉衣分、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但对单铃重、"三桃"分布、蕾铃脱落率、僵烂比及产量等均有较大影响,且差异显著。基本规律为:棉花单铃重和伏桃比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脱落率和僵烂比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都在处理5时表现最差。皮棉产量以处理2、3和4较高,最高的为处理3,密度最低的处理1产量最低。[结论]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在沿江棉区种植杂交抗虫棉以30000株/hm2的种植密度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机采棉的含杂率,找出适应机采棉的高产种植密度,本试验在新疆阿拉尔南疆试验站研究了5个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6 cm等行距种植条件下,棉花不同种植密度对单铃重影响较小,低密度和高密度种植均不利于棉花单株成铃,从而影响棉花籽棉产量形成,得出中等密度(120 000株/hm~2~180 000株/hm~2)比较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中等密度中籽棉产量最高的密度为150 000株/hm~2,其产量为6 578.20 kg/hm~2,比最低籽棉产量高出8.47%。  相似文献   

19.
良种荟萃     
<正>湘杂棉19号湘杂棉19号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北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棉2009012),适宜在湖南省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水平对棉花(Gossypium spp.)新品种鄂杂棉34的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田块,鄂杂棉34在密度2.70万株/hm~2,施肥水平N 210 kg/hm~2、P2O5105 kg/hm~2、K2O 165 kg/hm~2时,皮棉产量最高,为1 907.1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