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恢复系育种材料[R128//(R318/R1025)F1]F6中获得一个新的斑马叶突变体zebra1349,该突变体秧苗期如果不移栽,与野生型一样表现绿色,移栽后5 d新抽出的叶片包括叶鞘会呈现出与叶脉垂直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移栽后30 d抽出的叶片又表现出正常绿色,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不同叶龄移栽试验表明,叶龄对zebra1349斑马叶性状的表达没有影响,不同播期移栽试验表明,温度对zebra1349斑马叶性状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对zebra1349与正常叶色品种杂交F1、F2代的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斑马叶片标记性状的表现特征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有斑马叶片标记性状的杂交水稻材料武金4A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斑马叶片性状表现的系统观察、斑马叶材料与正常绿叶材料的正反杂交、不完全双列杂交后代性状分离分析、斑马叶片标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和测交鉴定、斑马叶片作为鉴别不育系和杂交种纯度形态标记的应用性评价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水稻斑马叶片标记性状的表现特征、遗传特性、带有该标记性状的三系不育系及其所配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等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花培后代中发现一种苗期叶片白化而成株转绿型突变体,将该突变性状转入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中育成白02S.本研究观察这一不育株系的叶色形态表现及育性稳定性,并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该株系苗期叶片明显白化且表现稳定,一定叶龄后新出叶恢复正常绿色,成株生长与正常水稻无差别.白02S与正常叶植株杂交,F1表现正常绿色.研究认为该性状可作为一种形态标记性状应用于水稻杂交种子和不育系纯度的苗期快速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水稻斑马叶突变体zebra524进行表型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建立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1份苗期为斑马叶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被命名为zebra524。对突变体的表型进行系统观察,并调查其主要的农艺性状。然后,分别测量突变体苗期和孕穗期的叶片及灌浆期籽粒颖壳的光合色素含量。将突变体分别与正常绿色品种进行杂交,并调查杂交F1叶色表型和F2群体叶色分离情况。利用zebra524×冈46B的F2作为定位群体,对zebra524突变体进行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遴选,并进行DNA测序验证及编码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zebra524突变体表现为苗期叶片白色和淡绿色横向相间的斑马叶,孕穗期叶片上白色的区域完全转变为淡绿叶并且新长出的叶子表现为淡绿色,抽穗至灌浆结实期籽粒的颖壳苍白色,成熟期节呈褐色、节间基部呈粉红色、胚和颖果基部呈橙红色以及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萌发的胚芽呈橙红色。该突变体苗期及孕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82.8%和20.9%,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64.7%和32.6%;灌浆结实期籽粒颖壳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38.1%和42.8%。成熟期,zebra524突变体的株高、每穗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野生型分别减少12.3%、9.5%、13.0%和5.4%。zebra524突变体F1的植株叶片表现为正常的绿色,杂交F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突变植株分离明显,正常叶色植株数目与突变植株数目的比值接近3﹕1,表明zebra524的突变性状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突变基因被定位于第2染色体短臂上的SSR标记RM7082和InDel标记Y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5 cM 和1.7 cM,这2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235 kb。序列分析发现,zebra524突变体在LOC_Os02g09750编码区第235碱基处碱基G突变为碱基T,使得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第79位甘氨酸(Gly)突变成半胱氨酸(Cys)。【结论】zebra524的突变基因与已报道的β-OsLCY等位,该突变体表型可能是由于β-OsLCY发生单碱基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对水稻淡黄叶突变体安农标810S及其对照安农810S的叶色表现及叶片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从第1片完全叶开始即呈现叶色淡黄,并且在全生育过程中,一直保持淡黄叶性状不发生改变。这样可以快速、准确地从两系法杂交水稻的F1群体中区分不育系自交苗或从繁殖群体中区分杂株。通过石蜡切片观察,突变体叶片结构与安农810S相比无明显变化;通过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突变体叶绿体内部结构也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具有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转育成携带有标记性状的实用香型籼稻三系不育系及保持系。【方法】利用常规杂交自然分离突变体黄绿色叶片、有香味植株,转育成带有标记性状和香味的实用型不育系。【结果】选育的黄绿叶片突变体不育系其叶色自苗期至成熟期均表现为黄绿色,与正常叶色极易区别,并且未发现黄色退化现象。采用热水法鉴别具有香味的株系转育成带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其株高在41.5—56.5cm,植株叶片及谷粒颖壳呈黄绿色,其中叶鞘、叶耳及叶片边缘呈紫红色,分蘖力中等;其中黄标3A的穗长24.9cm,穗子着粒数145.0粒,谷粒呈长粒梭状形;千粒重28g,播始期85d,其保持系基部结实好,充实饱满。柱头呈紫黑色,柱头较大、而外露好。与恢复系测交、常规杂交的正、反交,其F1代均表现为正常绿色;测交、常规正、反交F2代群体平均分离比例分别为:2.92﹕1、2.76﹕1和2.96﹕1,经卡方检测,F2代群体分离符合3﹕1比例,表明黄绿色叶片呈隐性遗传,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结论】黄绿叶标记不育系带有香味,且叶色与正常叶色有显著差异,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黄绿色叶片这一标记性状遗传稳定。与不同恢复系配组,F1代表现一般配合力强,可恢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二系杂交水稻制繁种中利用标记辅助去杂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二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由于母体雄性不育不彻底,往往造成自交种子污染;在不育系繁种时,由于与外源花粉串粉杂交或机械混杂,因此难以保证不育系纯度。作者选用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为模式标记,讨论了标记性状必需具备的条件及其应用方法。最后以一个转绿型白化突变体为例,证明了标记性状对当代及F1杂种优势无负效应,从而证实了这一去杂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二系杂交水稻种于生产中,由于母本雄性不育不彻底,往往造成自交种子污染;在不育系繁种时,由于与外源花粉串粉杂交或机械混杂,因此难以保证不育系纯度。作者选用叶绿素缺失突变体为模式标记,讨论了标记性状必需具备的条件及其应用方法。最后以一个转绿型白化突变体为例,证明了标记性状对当代及F_1杂种优势无负效应,从而证实了这一去杂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晚粳稻编号为JG4554中发现了具有斑马叶标记性状的突变体,对其遗传性状作了研究,发现此标记性状受2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结合农艺性状对此叶色标记性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3℃ ,不育期 34d以上 ,主茎 7.9~ 13叶  相似文献   

11.
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发水稻龙特甫B叶色突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60Co-γ射线直接辐照龙特甫B干种子,诱发获得了多种类型叶色突变体。M2 代按苗计,白化、黄化和条纹三种叶色突变体的频率依次为0.347% ,0.041% 和0.031% 。对M2 代黄化和条纹两类突变群体的生长发育动态研究发现,其平均叶片数和分蘖数与对照有较大的差异。但有一些黄化和条纹突变体在三叶期后即可转为绿色,其叶片数和分蘖数与对照相近。在用这些叶色突变体与龙特甫A 杂交、回交后的M 4BC1 群体中,分离出正常绿色和带有叶色标记的两类不育株,二者之比接近1∶1。根据苗期和成株期的叶色特征,这些突变系分为 6 种类型。对M 4 突变系的株高、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及相应的 M4BC1 植株的株高和单株穗数进行了考察,发现转绿型突变系及其相应的M4BC1 带叶色标记植株的农艺性状与相应的对照相仿。  相似文献   

12.
隐性紫叶水稻的改良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水稻原始材料Parpte Cknck进行了多年多代改良,育成综合性状优良、育性转换明显的隐性紫叶两用核不育系99H114紫S和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隐性紫叶水稻株系。对隐性紫叶两系核不育系99H114紫S的应用前景与隐性紫叶株系的进一步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将隐性紫叶性状导入不育系,籍标记性状可在实验室或秧田期对假杂种作出有效的判别和剔除,以克服两系法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波动的障碍,用实验室或本地苗期签定代替杂交稻种子纯度的南繁鉴定,提高杂交水稻生产用种纯度;对结实良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紫叶林系,在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可作为观赏稻栽培。  相似文献   

13.
叶色标记在水稻育种及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叶色突变的遗传研究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进展,比较了叶色标记不育系与正常叶色不育系的特性,介绍了叶色标记在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稻叶色突变体是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研究的理想材料,还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转绿型叶色突变体是一种叶色突变后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绿色的叶色突变类型,目前在水稻中已定位了至少36个转绿型叶色突变基因,其中有8个基因已被成功克隆。本文综述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主要类型和特征特性、基因定位与克隆、分子机理及其作为标记性状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淡黄叶隐性标记新不育系标CS选育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两系杂交稻种子的生产风险和纯度鉴定成本,利用水稻隐性标记性状的研究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利用淡黄叶隐性标记性状育成的新不育系标CS的选育经过,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为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去除杂株,快速、简便、准确、低成本鉴定两系杂交种子纯度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稻苗期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籼型不育系"云丰66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籼稻Ⅱ-32B干种子,诱变后筛选苗期具有白化转绿标记性状叶色突变植株,与不育系Ⅱ-32A进行杂交并回交,选育出苗期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不育系云丰66A,该不育系株叶形态优良,分蘖强,开花习性好,花粉败育彻底,配合力高,于2008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鉴定.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淡黄叶色标记不育系安农标810S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安农标810S的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其突变亲本安农810S相仿,但其繁殖制种产量和杂交优势均略高于安农810S。  相似文献   

18.
用300戈瑞钴60γ射线直接辐照杂交水稻保持系龙特甫B干种子,获得了若干叶色突变体,同时选择部分叶色突变体作轮回亲本与不育系龙特甫A杂交并回交,获得BC1群体。本试验夺M4叶色突变体和BC1群体作了初步分析鉴定,遗传研究揭示,叶色标记突变均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9.
水晶型标记二糸不育系"水晶2051S",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在2004年从D优7号/宜恢1577的后代株系F7代中发现的1株带绿、白色条纹叶隐性标记性状的7231突变株系.通过导入培矮64S二系基因,经4年7代培育而成的具有叶片呈水晶型叶隐性标记性状的二系不育系.该材料属新型独创材料,为我国二系育种开创了新型标记质源.  相似文献   

20.
水晶型标记二糸不育系“水晶2051S”,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在2004年从D优7号/宜恢1577的后代株系F7代中发现的1株带绿、白色条纹叶隐性标记性状的7231突变株系,通过导入培矮64S二系基因,经4年7代培育而成的具有叶片呈水晶型叶隐性标记性状的二系不育系,该材料属新型独创材料,为我国二系育种开创了新型标记质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