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南部丘陵地区马铃薯密度、肥料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了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旱地马铃薯密、肥丰产栽培技术,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 旱地影响马铃薯产量因素依次是 氮肥〉磷肥〉氮磷肥配合〉农家肥〉密度。要想获得1500kg/667m2以上产量,密、肥最优方案是 施氮肥5.42~5.85kg/667m2,磷肥5.31~5.82 kg/667m2,农家肥1589~1896kg/667m2,种植密度3818~3959株/667m2。  相似文献   

2.
旱地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了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旱地马铃薯密肥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旱地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依次是:氮肥〉磷肥〉氮磷肥配合〉农家肥〉密度。要想获得1500kg/667m。以上产量,密肥最优方案是:施氮肥5.42-5.85kg/667m^2,磷肥5.31~5.82kg/667m^2,农家肥1589-1896kg,种植密度3818-3959株/667m^2。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期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顺序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密度>氮肥施用期>钾肥施用量。磷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在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在山区通过增施磷肥来增加产量是一项高产、低耗的措施,但同时还必须配合增施尿素和适当增加密度,以发挥其更大的增产作用。优化措施方案筛选结果表明,要获得高产,其氮肥施用期以分蘖肥50%+拔节肥50%和分蘖肥50%+种肥50%的施肥方式为最好。产量250~270 kg/667 m2的组合优化方案为:密度14.54万~15.84万株/667 m2,施尿素37.31~39.91 kg/667 m2、普钙43.27~49.77 kg/667 m2、硫酸钾9.93~12.10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分蘖肥50%+拔节肥50%。产量在230~250 kg/667 m2的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12.15万~13.05万株/667 m2,施尿素37.81~39.62 kg/667 m2、普钙41.36~45.87 kg/667 m2、硫酸钾8.27~9.77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产量210~230 kg/667 m2的措施优化组合为:密度11.39万~12.16万株/667 m2,施尿素35.87~37.41 kg/667 m2、普钙36.32~40.15 kg/667 m2、硫酸钾8.74~10.02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或种肥30%+分蘖肥20%+拔节肥50%。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料结构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因素饱和设计,定位研究了农家肥、麦草、氮、磷化肥配施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降水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施肥措施,可使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4种肥料对土壤水分生产效率影响的顺序为;氮肥>农家肥>磷肥>麦草.其中农家肥和氮肥是正效应,麦草和磷肥呈负效应;各肥料间尚有一定的交互效应.当前提高羊地小麦水分生产效率的较好的肥料结构为:农家肥7500kg/亩,氮肥12.5 kg/亩,磷肥2~5kg/亩,不施用麦草.  相似文献   

5.
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旱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施肥耦合栽培技术,用以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施氮量、施磷量、氮磷配合、施农家肥量、种植密度。要获得22500kg/hm^2以上的产量,其密度与施肥耦合最优方案是施纯氮81.30~87.75kg/hm^2、五氧化二磷79.65~87.30kg/hm^2、农家肥23835.00~28440.00kg/hm^2,种植密度57270~59385株/hm^2。  相似文献   

6.
以牛蒡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牛蒡子产量的影响,为中药材牛蒡子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高。单因素分析表明,肥料增产效果依次为磷肥>氮肥>钾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磷、氮肥对牛蒡子增产作用显著,钾肥对其产量影响不显著。同时,牛蒡子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因此,获得理论高产量时对应施肥方案为氮肥19.13 kg/亩、磷肥13.55 kg/亩、钾肥12.76 kg/亩。优化后,牛蒡子获得高产时的施肥方案为氮肥16.45~17.48 kg/亩、磷肥12.45~13.06 kg/亩、 钾肥6.32~9.68 kg/亩。  相似文献   

7.
寒地青贮玉米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为决策变量对寒地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模拟寻优确定了本地区种植该品种产量在63288.7kg/hm2以上的最佳肥密措施为:种植密度8.09~8.66万株/hm2,施氮肥339.81~364.48kg/hm2,磷肥150.96~170.82kg/hm2,钾肥96.44~110.25kg/hm2。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覆膜免耕冬麦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栽培关键因子播种期、密度、氮磷肥用量及追肥时期进行计算机寻优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旱地冬麦覆膜免耕种植实现经济产量2 250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15.5%、经济纯收益5 250元/hm~2的优化组合方案为:播种期10月4~7日,播种密度298.5万~328.5万株/hm~2,氮肥施用量59.7~72.3 kg/hm~2,磷肥施用量78.6~94.5 kg/hm~2,追肥时期为3月20日~3月26日。  相似文献   

9.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50.30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占总氮量的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移栽密度2.6万窝/亩。实现亩600 kg以上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9.77 kg/亩,基肥施氮占49.04%;磷肥施用量:4.22 kg/亩;钾肥施用量:6.72 kg/亩;密度:1.73万窝/亩。  相似文献   

10.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优质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88.95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比例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密度3.0万窝/亩。实现亩产600 kg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10.09 kg/亩,基肥施氮比例:45.74%,磷肥施用量:4.07 kg/亩,钾肥施用量:6.90 kg/亩,密度:1.99窝/亩。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及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茶叶产量的关系模型及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有机肥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对茶叶产量的影响,以茶叶品种龙井43为试验材料,通过4因子(1/2实施)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田间试验,建立有机肥及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与茶叶产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对茶叶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有机肥磷肥;有机肥与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存在协同作用,氮肥和磷肥、氮肥和钾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协同促进作用,但是过高的施肥量则表现出拮抗作用。通过综合分析施肥模型得出茶叶高产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有机肥11 991.0~13921.5 kg/hm2,纯氮肥229.5~253.8 kg/hm2,纯磷肥225.0~257.1 kg/hm2,纯钾肥170.7~203.7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马铃薯新品种"华恩1号"的产量,本文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华恩1号"高产栽培的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因子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华恩1号"产量大于2800kg/667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4530~4891窝/667m~2、尿素施用量13.94~16.06 kg/667m~2、过磷酸钙施用量36.10~43.90kg/667m~2、硫酸钾施用量35.76~44.24kg/667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五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冀西北地区播种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试验单因子效应结果表明:播种期和氮肥在五因子中作用较大。试验两因子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磷肥和钾肥、密度和钾肥3对互作效应较大。食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的最佳综合农艺组合为:播种期6月6~7日,密度33 195~34 305株/hm2,氮肥117.9~127.8 kg/hm2,磷肥51.2~52.8 kg/hm2,钾肥108.3~113.4 kg/hm2,适宜的N︰P2O5︰K2O平均为1︰0.41︰0.91。采用该组合试验示范,较当地传统种植模式增产5.8%~9.5%。  相似文献   

14.
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的试验方法 ,在影响马铃薯产量的诸因素中选择垄距、穴距以及氮、磷、钾施用量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马铃薯产量为目标函数,所得结果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对模型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密度影响马铃薯产量中,穴距比垄距明显;氮肥、磷肥、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经计算模拟,氮肥、穴距和钾肥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方案为垄距80 cm,穴距15 cm,施氮肥(纯N)25.5 kg/667 m2、磷肥(P2O5)10 kg/667 m2、钾肥(K2O)39 kg/667 m2,氮、磷、钾的比例为1.00∶0.39∶1.53。  相似文献   

15.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马铃薯产量与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马铃薯产量与各因子间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各因子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钾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模型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只有合理密植并结合氮肥的适量施用,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通过对模型模拟优化,得到马铃薯产量≥1 700 kg/667 m2的农艺措施:种植密度5 209~5 422株/667 m2;尿素(N含量≥46.4%)28.16~32.18 kg/667 m2;过磷酸钙(P2O5含量≥12.0%)61.10~66.67 kg/667 m2;硫酸钾(K2O含量≥51.0%)28.75~33.99 kg/667 m2。  相似文献   

16.
保山市冬马铃薯生产中普遍存在氮肥用量偏高、磷钾肥施用不足的现象,探究该区域冬马铃薯高产施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通过频率分析得到高产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保山市冬马铃薯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为Y=11 507.21+28.136N+25.759P+13.841K,目标产量30 000 kg/hm~2的施肥方案为N 376.4~422.5 kg/hm~2、P2O5122.8~177.5 kg/hm~2、K2O407.3~514.3 kg/hm~2,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38∶1.15。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且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增产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增产效应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17.
研究兴佳2号的需肥规律,为合理施肥、减少和避免不合理施肥所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磷、钾施用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建立相应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于马铃薯高产栽培种,钾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用量和氮肥用量。由此可见,增钾、控氮、适磷的施肥措施是马铃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产量高于25.0 t/hm~2和利润大于2.0万元/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用量116.42~156.13 kg/hm~2,磷肥用量85.45~119.75 kg/hm~2,钾肥用量229.69~318.25 kg/hm~2。为了高产不能偏面增加肥料用量,需要将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同时应做好土壤培肥工作。马铃薯栽培中的优化施肥技术研究可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对马铃薯与玉米间作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水平和密度水平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密度为4000~4545穴/667m~2范围内,施农家肥3000kg/667m~2、磷肥45kg/667m~2、钾肥30kg/667m~2、尿素7.5kg/667m~2,马铃薯单产最高,比(对照)农家肥1500kg/667m~2、磷肥15kg/667m~2单产高55.9%。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矿物质肥、氮肥、磷肥配施对辣椒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以矿物质肥、氮肥、磷肥为因变量,辣椒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得出:矿物质肥、氮肥、磷肥对辣椒的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在两个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三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矿物质肥料>磷肥。在低水平条件下,辣椒的产量会随着矿物质肥、氮肥、磷肥的用量增加而升高;当用量过高,产量会下降。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只考虑产量时,产量在4 500~6 000 kg/hm2之间,施肥方案为矿物质肥635.34~659.46 kg/hm2,氮肥(N)239.20~247.69 kg/hm2,磷肥(P2O5)66.95~69.44 kg/hm2;考虑经济效益,当获得最大经济效益56 037.25元/hm2,则矿物质肥料、氮肥、磷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62.65、329.53、108.45 kg/hm2。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科学》2017,(4):23-26
为探索出花生吉花1号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最优施肥方案,本研究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设计,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型,确立了高产优化栽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种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产量大于3 300.00 kg/hm~2目标产量的优化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13.292万~13.767万穴/hm~2;施氮(N)量每公顷应达到217.7~241.1 kg,施磷(P2O5)量每公顷应达到179.52~206.36 kg、施钾(K_2O)量每公顷应达到191.68~210.68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