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分析,在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取得的成效基础上,论述了在人力资源、资金筹措及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制约发展的人的问题、资金问题和政策问题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地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可或缺。根据崇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从培训对象、培训师资、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为推动崇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性循环发展,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提出并实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顶层设计方略,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典型案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5,(5)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谁来种地,谁来发展农业"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必须加强新型经营体系的构建,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培育好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体系的构建才会健康、有活力。本文从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出发,提出政府进一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巢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当前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和重点工程。该文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要意义出发,介绍了巢湖市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总结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吕佐珍 《甘肃农业》2016,(12):55-57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就抓住了解决谁来种粮和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的金钥匙,就抓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关键。通过采取不同的培育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笔者提出我县抓好新型农民培育的几点认识,作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4年,安徽省启动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下面以霍山县  相似文献   

8.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以中青年农民为农业发展主体,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相结合,培育一支能够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并懂得合理经营和管理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1]。本文立足于云南省,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并且从四个方面分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分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互联网相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头人的选拔;新型职业农民与青年回乡创业相结合;政府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现依据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对现阶段武进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思考,以期进一步提升武进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和从业技能,推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为了进一步推动和维持西峡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西峡县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入手,总结分析了现阶段西峡县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彩芬  张爱莉 《河南农业》2016,(11):142-143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力量。基于此,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新型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出发,阐述开展新型农民培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析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新型经营体系的核心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理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职业的培训现状,例举了我国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同时还有利于通过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组织,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廊坊市近年来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大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技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2012年廊坊市永清、大城两县列入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围绕本地种植、养殖、农技  相似文献   

14.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发育还不成熟,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以下方面提出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培育策略:立足小农户,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关注主体带头人,增强主体发展活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生代职业农民;同时建议以基层组织公益化服务为基础,积极扶持建立各类市场化服务主体。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武威市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5年,武威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21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市推进试点市。市里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市推进工作实施意见》,市、县区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开展新型职  相似文献   

16.
从2016年至今,灯塔市已连续4年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灯塔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灯塔市农业农村局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整个培训我们以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为主,主要参加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培训。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这就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业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与先进的科学技术间的桥梁和纽带,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新型职业农民必将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经营主体和浙江已整体上进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阶段的判断,建议浙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遵循做好顶层设计、落实政策扶持、推进转型升级、优化人力资本、壮大新型主体等战略路径,提出把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战略载体等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本人就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推动培育进程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提出几点看法,望大家指正。一、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现状嵩县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1家;全县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92家,其中市级示范社17家,省级示范社4家;家庭农场217个。(二)产业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2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事关"谁来种地?""谁会种地?"问题。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就我市农民素质教育及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及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从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趋势等三个方面阐明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以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阐述了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顶层设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训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营建优良的政策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