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膜缓释肥料是商丘市高科农业开发公司研制的玉米专用肥料,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高科双膜缓释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夏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11.5~15.6粒和0.8~1.6g;产量平均增产28.9~46.7kg/亩,增产率为5.6~9.6%,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1]。  相似文献   

2.
双膜缓释肥料是商丘市高科农业开发公司研制的玉米专用肥料,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高科双膜缓释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夏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11.5~15.6粒和0.8~1.6g;产量平均增产28.9~46.7kg/亩,增产率为5.6~9.6%,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1]。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玉米作物上的缓释肥料示范试验,校验其在大田中的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类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施用包膜型缓释肥料(“沃夫特”23-11-12 双控双膜)处理与常规施肥比较,亩增产9.87%;施用添加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料(“施可丰”稳定性复合肥料)处理与常规施肥比较,亩增产10.73%;施用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料(“恩久”稳定性长效复合肥 15-15-15)处理与常规施肥比较,亩增产8.15%。  相似文献   

4.
<正>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本试验于2013年6月安排在柘城县原种场内。试验土壤为潮土,质地为两合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14.8 g/kg,全氮0.87 g/kg,有效磷(P_2O_5)17.2mg/kg,速效钾(K_2O)112.8 mg/kg。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为500kg/667 m~2。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浚单20。供试双膜缓释肥料(N+P_2O_5+K_2O≥40%,28-6-6,缓释氮含量18%),种肥同播每667 m~2用肥50 kg。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缓释肥料在江汉平原水稻作物上的施用效果,通过设置随机区组试验系统研究"金正大"缓释肥料对水稻作物生育特性、产量性状、经济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金正大"缓释肥可有效促进作物中后期籽粒的形成发育,可实现作物亩增产23.0~38.6 kg、亩增收44.9~76.0元,且养分利用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生理利用率分别提高5.99%~8.85%、2.70~8.18 kg/kg、2.71~3.76 kg/kg、0.31~1.62 kg/kg,其中以全量或减氮10%基施的轻简化施用方法在实现作物稳产增产、省工节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1、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及特点2013-2014年度全场小麦播种面积90341亩,收获面积82125亩,总产5.0977万吨,比去年增产8550吨,增幅20.2%。通过全场十六个农业分场和四个农村小麦实收产量及各单位的调查汇总,小麦生产有以下几大特点:1.1单产提高明显播种单产564kg/亩,比去年增产95kg/亩,增幅20.3%;收获单产621kg/亩,比去年增产122kg/亩,增幅24.4%。其中,十六个农业分场小麦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7.
<正>辛集市常年种植小麦玉米60余万亩,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一项适合本地小麦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即"两适、两配套、两抢、两增、两节、两灭"技术。实施此项技术后,每亩增产小麦30~40 kg,增产玉米50~60 kg,亩节水80 m3,共增收节支150~170元/亩。1"两适"即玉米适期晚收、小麦适期晚播玉米收获期应为10月1~5日,小麦播种期在  相似文献   

8.
以寒地稻区常规施肥(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释肥料可提早抽穗期1~2d。说明施用缓释肥料比常规施肥增产631.5kg/hm2,增产率为7.6%。试验表明,应用缓释肥料可以实现肥效平稳释放,挥发流失少,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缓释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缓释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包膜型缓释肥料沃夫特双控双膜(23-11-12)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9.87%;施用添加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料施可丰稳定性复合肥料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10.59%;施用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料恩久稳定性长效复合肥(15-15-15)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8.0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夏玉米双膜缓释配方肥料种肥异位同播施用方式及合理施用量,特安排本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种肥间距20 cm和15 cm与间距10 cm、5 cm相比,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种肥间距以15~20 cm为宜;夏玉米采用种肥异位同播方式,亩施用40%(28-6-6,其中16%缓释氮肥)双膜缓释配方肥料50 kg与农户习惯施用普通复合肥料相比,增产效果极显著,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51.4粒和10.1 g,亩增产73.9 kg,增产率达13.1%,亩收入增加127.6元,增幅达18.5%。  相似文献   

11.
2015-2016年度开展不同播种量和施氮量下超迟播稻茬小麦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超迟播稻茬小麦的产量及产量结构在不同播种量和施氮量下任一氮肥运筹方式及其与播种量、施氮量的互作效应与对照相比都达极显著水平。每增播种子1 kg/亩,5种氮肥运筹方式亩增产范围在0.67~24.83 kg,每增施1 kg纯氮各处理亩增产10.92~56.42 kg。产量最高的分别是亩播种量为32 kg时"轻施返青肥,重施基肥和拔节肥"处理、亩施氮量16 kg时"氮肥后移、返青肥和孕穗肥等量"两个处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6种不同播量对开麦21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播量10 kg/亩为最佳播量,产量最高,以播量12.5 kg/亩为较好播量。开麦21要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其最适播量为10~12.5 kg/亩。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开麦21时,建议高水肥田块播量控制在10~12.5 kg/亩,中低等水肥地块播量控制在12.5~15 kg/亩,以获取最高的小麦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稻收割期推迟,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后茬小麦产量则不断降低,当日均温≥16℃时,收割期每推迟1天,每亩水稻增产13.1 kg、小麦减产约3.2 kg、周年产量平均增加9.9 kg/日;当日均温在13℃~15℃时则每亩水稻增产约2.5 kg/日、半冬性小麦减产约5 kg/日、春性小麦减产约3.2 kg/日、周年产量分别下降2.5 kg/日、0.7 kg/日;当日均温≤13℃时则每亩水稻增产≤1.0 kg/日、半冬性小麦减产约5.7 kg/日、冬前出苗的春性小麦减产约1.4 kg/日、周年产量分别下降4.7 kg/日以上、0.4 kg/日;同时,稻田墒情不足能推迟收割期使水稻产量增幅下降,麦田墒情不足常常造成冬前小麦主茎少长出0.5~1.2叶;周年产量在灌溉水源偏紧的淮阴区10月19日收割水稻时最高(1 188.6 Kg/亩·年),灌溉水源充足的洪泽县则在10月25日最高(1 184.6 kg/亩·年),水稻收获、小麦播种的最佳衔接期分别是10月20~25日、10月25~30日;适宜苏北地区周年高产的稻麦品种的接茬模式是"中大穗型、适度偏迟熟水稻——晚播早熟小麦"。  相似文献   

14.
2014-2018年,济宁市围绕解决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用种量偏大、化肥农药使用量偏多等问题,通过实施小麦绿色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重大项目,研究集成了"一选二改三减四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即选用优质高产广适品种;改白茬旋耕为秸秆双还田深耕、改"双窄"播种为"双宽"播种;减量化播种、减量化施肥、减量化用药;坚持适期抢播、坚持抗逆应变管理、坚持测墒补灌、坚持农艺农机融合提高生产效率。该项配套技术在济宁市累计推广应用1 471.8万亩,小麦亩增产3%,累计增产小麦2.4亿kg,实现节本增收10.9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双赢生态复合肥的合理用量及配方平衡施肥规律,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3个施肥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研究双赢生态复合肥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以单施双赢生态肥处理产量最高,平均513.6 kg/亩,较对照增产小麦222.3 kg/亩,增幅为76.4%,较NPK配方平衡施肥处理亩增小麦13.3 kg,平均增幅2.7%;NPK配方平衡施肥处理次之,平均亩产500.3 kg,较CK处理亩增小麦209.5 kg,增幅72%;CK处理产量最低,平均亩产291.1 kg。充分说明施用双赢肥料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离开肥料施用,小麦生产不可能获得高产;初步认为双赢生态复合肥施用量按70 kg/亩效果比较好(基肥施49 kg/亩,分蘖期追肥21 kg/亩)。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缓控型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缓控型肥料、常规肥以及配方肥等对小麦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缓控型肥料组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均最高,分别为45.3万穗/667m2、46.2g;试验的缓释肥料组小麦产量574.9kg/667m2,与常规肥相比,增产71kg/667m2,增产14.1%;试验的缓释肥料组的收益最高,较常规肥增收190.4元/667m2。因此,缓控型肥料能够明显提高麦田肥力,增加产量及收益,肥料利用率与施肥效益明显提高,是可推广的小麦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17.
在干旱地区旱作农田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和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本试验结果是:麦—豆—油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45.8~46.8kg/亩,增产幅度36.4%~37.2%,3年增值33.81元/亩,增值幅度37.37%,水分利用率提高0~054kg/mm;洋芋(马铃薯)—油—豆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138.1kg/亩,增产幅度1倍,3年轮作产值增加153.55元/亩,增值幅度近2倍,水分利用率比连作小麦增加0.161kg/mm,合理轮作是此类型地区调控水分和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独瑜 《甘肃农业》2016,(7):42-43
本文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分析比较了相对产量、相对吸收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以此得出了不同礼县川坝河谷区冬小麦的施肥模型;采用三元回归和二元回归分析并结合小麦和N肥价格,科学制定了礼县川坝河谷区冬小麦最大施肥量N17.83~26.85(kg/亩),P_2O_5 5.82~13.58(kg/亩),K_2O5.38~14.01(kg/亩),最大施肥量产量336.22~416.84(kg/亩);经济量佳施肥量N16.14~24.39(kg/亩),P_2_O5 5.93~13.33(kg/亩),K_2O4.67~13.15(kg/亩),最佳施肥量产量337.35~416.26(kg/亩).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效益有一定的影响,合理施肥是促进粮食高产、肥料高效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施肥模式对小麦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氮、磷、钾3种肥料对比,小麦对氮肥最为敏感。平均施肥模式全肥区产量水平最高,氮肥贡献率为43.5%,磷肥贡献率为8.0%,钾肥贡献率为10.7%;氮肥农学效率为23.5 kg/kg,磷肥农学效率为7.3 kg/kg,钾肥农学效率为13.0 kg/kg。推荐亩施纯N 13.5 kg/亩、P_2O_5 8 kg/亩、K_2O 6 kg/亩。  相似文献   

20.
方城县小麦高产创建的做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杰 《河南农业》2012,(19):53-54
一、创建成效近年来,方城县承担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个,整乡推进万亩示范方3个,同时,自建万亩方2个,千亩方12个,百亩方16个,合计面积0.75万hm2。今年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平均产量603.7kg/667m2,整乡推进3个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平均产量551.8kg/667m2;自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产量503.7kg/667m2,比去年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产量481.6kg/667m2,增产4.6%,比今年全县小麦平均产量425.9kg/667m2高出18.3%。二、主要做法(一)精心组织,明确责任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高产创建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