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薯贮藏烂薯原因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平  严瑾 《吉林农业》2011,(2):119-120
乡文章阐述了红薯贮藏发生烂窖的原因。大棚窖对红薯种薯、商品薯贮藏的关键技术,收挖、入窖、窖内管理的整个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贮藏期监测,病虫鼠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种薯的选择和贮藏非常关键,这项工作不但关系到当年是否烂窖和减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直接关系到下年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全国每年都有一些因贮存不当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案例发生,尤其是那些贮藏条件较差的薯农。因此,熟练掌握马铃薯种薯的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它既耐高温,又怕高温,如果贮藏不当容易受冻或发芽,影响种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新疆马铃薯种薯越冬贮藏的贮藏窖要求、块茎收获后处理措施、入窖前期调控要求、入窖中后期调控要求及出窖前调控要求,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甘薯种薯安全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开芳  左明玉  郑明强  邵代兴  陈敏 《农技服务》2011,28(3):273+277-273,277
从种薯收获时期、薯窖选择及消毒和薯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在贵州甘薯种薯安全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在欧美国家被誉为“地下苹果”,在我国东北地区是赖以越冬的三大菜系之一。种薯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适时收获,种薯在搬运过程中,要防止擦伤,下窖前要挑选无伤口、无畸形、无病变种薯。  2.收获后的种薯要经过一段时间后熟,不能立即下窖,在外面堆放时不能接受光照。  3.为了保持种薯的良好品质,入窖后加强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贮藏前期:从入窖至 12月初,种薯正处在预备休眠状态,呼吸旺盛,放热多,窖温较高,这个阶段主要以降温散热为主。窖口要经常打开,尽量通风散热。随着外部气温逐渐降低,窖…  相似文献   

6.
1.适时收获,精细选种   将种薯在不受低温霜冻的时期内采收窖藏.实践证明,淮河以北应以秋季平均气温在 15℃左右时收获为宜,在平均气温降至 12℃之前全部入贮(霜降前窖好). 在收获前进行株选,并做好标记.收获前 2~ 3天,将地上部分枝叶全部割除,以利土壤水分蒸发并减少种薯带泥土.严格选择种薯,除去有损伤、受霜冻、带病斑、受水渍涝、在露天放置过久的种薯.   2.选择适宜的窖址和窖型   除永久性的高温大窖外,一般采用地下窖贮藏种薯.窖址应选择地势高、干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质坚实、运输方便、向阳背风和保暖的地块,并应在收获前 1个月修好,以充分干燥.无论新窖与旧窖,都要用石灰水喷洒消毒,用枯草残枝烧窖灭菌,窖底铺一层垫料(一般用稻草), 贮藏窖的深度要超过历年冻土层的深度,高于历年地下水位的高度,以免窖内过于潮湿引起烂窖,或温度过低引起冻窖.应根据气候、土质、地势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窖型.沟窖适于不太冷、土质坚实性不太强的地区,棚窖适于不太冷、土质坚实的地区,井窖适于气候较寒冷、土质坚实的地区,窑洞窖适于在较寒冷、土质坚硬的山坡或土丘旁挖建.贮藏窖应有密闭保暖和通风换气的功能 .……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贮藏种薯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窖藏种薯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特点延用至今。一般来讲,贮藏种薯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最适宜的湿度为85%-90%。如果温度超过16℃,就容易引起病害和提前出芽,而低于9℃则会受冷害,引起烂窖。因此,在加强种薯越冬管理上,要严把窖藏四个关口。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种薯繁育是隆德县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针对种薯贮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及技术应用实践,将马铃薯种薯设施窖(库)建造及贮藏管理技术总结为“把好三道关口、掌握一个特性、严防两类病害、严控四项条件、抓好七个环节、注意两个事项”。马铃薯种薯要达到的现代科学化贮藏,需要科学的管理规程,结合种薯质量要求、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确定贮藏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高质量贮藏、减损增效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南州位于贵州的南部,农户贮藏马铃薯种薯均为木楼室内自然堆放贮藏(常规贮藏),从6月左右收获,堆至11月开始播种.由于贮藏时间长,贮藏方式简陋,夏季气温高,造成大量的烂种和长芽种.群众在播种时,常去掉主芽和部分副芽后进行播种,至使种薯质量差,造成马铃薯减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薯种贮藏最适温度为10℃~15℃,湿度为85%~90%。温度超过16℃易引发病害和萌芽,而温度降到9℃以下则易受冷害,发生烂窖。因此在薯种窖藏时必须把好三关。 排湿降温关 从薯种进窖到小雪这段时间,外界气温较高,加上薯种含水量高,呼吸强度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此期间应以通风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干燥,马铃薯种薯窖贮期限长,难度大。我单位近五年来采用网袋贮藏种薯,效果较好。网袋贮藏技术的优点:薯堆内的通风好于散贮,可避免因伤热引起腐烂或发芽等问题,贮藏期间也不必倒堆散热,既节约贮藏成本、又可降低贮藏损失。另外,不同品种可加拴标签分垛存放,避免了不同品种同窖散贮及易引起机械混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山西省马铃薯主产区6个市12县的贮藏窖26座,得知民营企业和合作社以比较现代化的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种薯储藏窖为主,基地农户以传统的井窖和窑窖两种土窖贮藏窖为主。调查了各种类型贮藏窖的通风系统、温湿度调控系统和马铃薯贮藏损失率等,总结分析了各类贮藏窖的优缺点,为提高马铃薯种薯贮藏质量,降低贮藏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种薯处理对防控马铃薯烂薯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榆林马铃薯产区常年发生的田间烂薯问题,通过防控试验,比较药剂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对控制马铃薯烂薯病害的效果,初步分析导致马铃薯烂薯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初侵染源,为大田防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防控的田块,马铃薯产量、薯块商品率及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农户未防治田块;种薯处理结合茎叶喷雾防控的田块,其马铃薯产量比单纯茎叶喷雾防控田块提高15.7%,纯收入增加27.6%。从田间病薯中未分离出晚疫病菌,表明当地烂薯的发生不是由晚疫病菌引起的。种薯药剂处理作为马铃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控制田间烂薯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在陕西榆林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天水市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从种薯基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密度和方法、田间管理技术、收获贮藏及种薯调运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干燥,马铃薯种薯窖贮期限长,难度大。网袋贮藏技术的优点:薯堆内的通风好于散贮,可避免因伤热引起腐烂或发芽等问题,贮藏期间也不必倒堆散热.既节约贮藏成本、又可降低贮藏损失。另外,不同品种可加拴标签分垛存放,避免了不同品种同窖散贮及易引起机械混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栽培是直接用块茎播种,不但留种的重量和体积都居首位,而且种薯比一般马铃薯对贮藏条件要求严格。如贮藏保管不当,不仅会引起腐烂、疫病蔓延,还能加速种薯退化,降低种用价值。我国北方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一般都采用贮藏窖贮藏种薯。而简易贮藏窖设计简单、施工容易,造价低廉、使用方便。贮藏窖修建的好坏,直接影响种薯贮藏的效果。为此,在贮藏窖的选址、设计和施工等问题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贮藏要求,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以利安全贮藏种薯。  相似文献   

17.
《福建农业科技》2010,(6):51-51
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1.贮藏前期管理:从薯块入窖到封窖。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间仍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并会因为呼吸、蒸发、发芽、腐烂和病虫害等因素造成马铃薯品质下降,如何保证种用马铃薯的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种薯损耗,使种薯在贮藏末期能正常发芽,以优良、健康的种用品质投入到生产中去,已是薯农不得不注意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乌兰察布市气候呈冬暖春寒的趋势,春季耕作时地温偏低,不利于马铃薯生产,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有些农民在播种前会对种薯进行处理,但仅限于切刀消毒,种薯包衣。而马铃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种薯休眠。所以打破休眠,催芽播种是重要的农艺措施之一。催芽播种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  相似文献   

20.
甘薯贮藏烂薯原因调查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甘薯贮藏期烂薯主要是由冷害、病害、湿害和缺氧造成的,而采用甘薯贮藏大棚窖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