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谦  陈香艳  王晓 《新农业》2022,(3):47-48
丹参以根部入药,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近年来,丹参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课题组成员在全面总结传统的栽培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从丹参育苗、丹参种苗分级细微源头处入手,规范了适用于沂蒙山区丘陵地带种植的紫花丹参、白花丹参的种苗分级标准,以期为广大丹参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丹参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 cm。用途广泛,以根入药。是山东省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沂蒙山区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宜丹参种植,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复种指数提高,丹参根腐病发病田块在逐年增多,受害程度越来越严重。据近年来调查监测,丹参根腐病的盛发期在7~8月份,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田间土壤积水,或干旱时大水漫灌,以及多年连作、重茬地块发病普遍,危害较重。丹参根腐病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严重时减产40%以上,甚至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本文作者介绍了丹参根腐病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总结出较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丹参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沂蒙山区茶园种植特点,总结了新茶园、生产茶园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等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茶园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窦家聪  孙晓 《农业知识》2023,(12):12-13
<正>山东省是常用大宗药材丹参的道地产区,省内16市均有种植,总面积约20万亩,以泰山、沂蒙山为核心道地产区。由于丹参种植不耐重茬的特性,以及国家土地“非粮化”“非农化”政策的影响,目前我省丹参的种植已逐步由大田生产向山地丘陵、盐碱地生产等方向转型。为了探索解决盐碱地丹参生产的关键技术,集成总结盐碱地丹参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托中央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项目,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药典和医药行业的标准,结合丹参主产区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丹参种植的土壤、繁殖方式、田间管理以及采收加工等标准。本技术规程对丹参药材的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丹参规范化产业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磊  田成玉  李军  孙居文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42-1845
丹参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材。近年来,丹参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种植技术和产业规模不能满足质量和产量的需求。2011年4月至2017年,围绕丹参高产、稳产、增质种植过程中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丹参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制订了丹参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引种选育丹参良种,确定山东蒙山地区适宜种植密度和采收期,平均折干产量达6 030 kg·hm-2,比当地常规增产14.9%,丹参素含量稳定在1.7%左右,丹参酮ⅡA达0.35%~0.48%。此外,在总结主要技术措施和管理经验基础上,采取文献研究、分析对比等方法针对目前丹参研究和种植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育苗是丹参生产的重要环节,采用集约化的育苗方式,更利于保证育苗技术到位,提高丹参苗素质,而且更适于规模种植的要求,本研究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丹参育苗技术,以期为丹参的育苗和移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蓝的生产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了适合于沂蒙山区及周边地区的保护地绿色食品甘蓝的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丹参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芬  刘喜民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8):131-132,136
丹参是我国重要的大宗类药材,山东是我国丹参的主要产区,发展丹参生产是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山东省丹参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沂蒙山区绿茶的茶园建立、土肥水管理、修剪采摘、越冬防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总结出了适合沂蒙山区茶树无公害栽培的成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36-138
2019年4—6月在丹参道地产区沂蒙山区进行害虫调查时,发现一种叶甲类害虫严重为害丹参,经鉴定,确认该虫为薄荷金叶甲(Chrysolina exanthematica Wiedemann),系国内首次发现为害丹参。本文对薄荷金叶甲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特点进行初步描述,并提出丹参上该虫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丹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丹参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陕西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研究项目>在山阳县实施之契机,通过反复试验及调研,探索丹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我们重点从选地、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研讨,改进栽培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种植效益,增加药农收入.  相似文献   

13.
商洛是"道地"丹参的老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同时丹参是商洛市优先发展、形成产业链的"五大商药"之一.为研究丹参种植的"土宜"状况,避免基地盲目发展,依据我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中关于土壤肥力分级的参考指标及丹参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对商洛45个土属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pH、质地、土层厚度等7个项目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土壤适宜丹参生长.根据土壤性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土培肥建议,以期促进商洛丹参种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谦  陈香艳  尹长军  王晓 《新农业》2022,(16):26-27
近年来,中草药课题组人员在长期试验种植过程中,摸索出丹参种子直接穴播或条播于丹参生产大田的种植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栽培方法出苗全、出苗齐、出苗壮,节约了生产成本,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节本增效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临沂市处于沂蒙山区,全市耕地面积67万多公顷,生态环境优良,农业资源丰富。近几年,临沂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很快,已有蔬菜、果茶、粮油等56个产品分别被农业部、山东省认定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3.86万公顷,年产量60多万吨,这对于提高临沂市农产品知名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无公害农产品或产品原料的种植生产基地建设至关重要,这既是农产品达标生产的基础,又直接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状况。没有符合标准要求的无公害种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充分利用沂蒙山区宝贵的野生树莓资源,针对树莓引种种植过程中存在管理粗放、坐果率低、病虫害 严重等问题,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选育自主树莓栽培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为树莓在国内大规模栽培及产业化开发 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迁西县是唐山市北部唯一的纯山区县,全县现有山场面积158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33.6万亩。近年来,迁西县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宜种则种"的原则,积极发展以丹参、知母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林下丹参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亩均效益达2 000元以上。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迁西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林下丹参种植关键技术,有力的促进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林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迁西县是唐山市北部唯一的纯山区县,全县现有山场面积158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33.6万亩。近年来,迁西县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宜种则种"的原则,积极发展以丹参、知母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林下丹参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亩均效益达2 000元以上。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迁西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林下丹参种植关键技术,有力的促进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林下  相似文献   

19.
鲁南地区地处沂蒙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苹果种植面积较大,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研究,总结了鲁南地区苹果栽培历史及种质资源,供研究者及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眼下正值航天丹参收获的时节。在山东省文登区葛家镇占甲埠村航天丹参种植基地,参农们正忙着机械化收获航天丹参。文登区丹参协会会长吕海泓介绍,占甲埠基地种植的50亩航天丹参平均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据介绍,航天丹参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不仅抗病性强,种植成本低,而且具有当年收获、见效快、管理简单、产量高等优势,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