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柳林县地处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497.3mm,且集中在7、8、9三个月。玉米制种春种4、5月正值旱季,平均降水量仅40mm。近年来,应用5项抗旱新技术,年年一次下种保全苗。1秸秆、地膜二元覆盖 玉米收获时一边割秆,一边硬茬顺垅覆盖,盖67cm,空67cm。玉米秆排放的顺序是:下一排根压住上一排梢,秸秆上适量压土。翌年春天在空档处翻耕、整地施肥、覆盖地膜,膜上打孔种两行玉米。用玉米秆覆盖一年,可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据测试,覆盖地块土壤含水量可增加2~5个百分点,即等于耕作层增加水分4.5~2…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地膜覆盖制种已被推广应用,但是增产增收还是增产减收意见分歧。为此,笔者1990年在滦平县小营乡搞了掖单2号玉米地膜覆盖制种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取得成功。一、地膜制种经济效益显著 1990年在小营乡两个村十个居民组安排掖单2号地膜制种试验,示范面积650.2亩。试验结果,掖单2号地膜制种平均亩产344.2公斤,比对照(裸地)亩增产100.3公斤,增长41.1%,亩增经济效益160.43元。扣除盖地膜亩增加的投入56元(地膜款27元、化肥款25元、除草剂4元),地膜制种亩净增值104.43元。从试验、示范结果看出,掖早2号玉米地膜制种投入少,效益高,一般亩增产百公斤左右,增值百元以上。二、地膜制种增产增收原因 1.增温保温。玉米制种盖膜后,膜内土壤吸热增温加快,保温程度增高,降低了土壤热量散失。据小营点调查,4~5月份,5~10厘米日平均土温比裸地高1.3~2.4℃,缩短出苗时间4天。同时出苗一致,苗全苗壮,克服了自交系生活力弱、出苗困难的弱点。据测定,地膜制种因地温增高,比裸地制种出叶速度快,盖膜平均3.7天出一片叶,而裸地4.1天出一片叶。盖地膜全生育期可增加温度250℃左右。  相似文献   

3.
1 试验目的、材料及方法为了进一步摸清玉米杂交制种覆盖地膜栽培技术对自交系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覆膜制种两个亲本的适宜播期等问题,并使其规范化,我们收集了当前生产上利用较广泛的掖107等15个玉米自交系,按照试验田的要求规范,分设覆盖地膜制种和露地制种,在种植基础及耕作管理等条件一致的前提下进行试验。 2 覆膜制种对植株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的影响 2.1 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0厘米耕层内,4~6月份覆膜比露地日平均增温3.8~4.7℃,在生育期5~9月份≥10℃有效积温增加261~305℃。  相似文献   

4.
生物可降解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研究旱作条件下生物降解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紫花白’作为试验材料,设置裸地(CK)、聚乙烯塑料地膜、生物可降解A膜、玉米秸秆、生物可降解B膜5种覆盖材料来研究生物可降解地膜对马铃薯耕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裸地(CK)相比,聚乙烯塑料地膜、生物可降解A膜、玉米秸秆、生物可降解B膜4种覆盖材料处理下耕层土壤(0~ 25 cm)日平均温度提高2.02、1.67、1.40、1.47℃;各覆盖材料均可提高土壤含水量,聚乙烯塑料地膜、生物可降解A膜、玉米秸秆、生物可降解B膜覆盖耕层土壤(0~25 cm)平均含水量提高3.12%、2.00%、1.92%、2.48%;各覆盖材料较对照马铃薯块茎产量增加6.25%、21.18%、17.07%、31.71%。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层的温度、土壤含水率以及马铃薯产量,在不同覆盖方式中,生物可降解B膜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覆盖方式对植烟土壤温度和水分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高,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秸秆和地膜双覆盖使0~20cm土层含水量平均比露地栽培提高16.82%,比秸秆单覆盖提高6.45%,比地膜单覆盖提高5.43%,而且烟叶成分较协调,产量与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新海 《种子科技》2003,21(2):115-115
为了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产量,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安全隔离,选用好地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很高,在95%以上。因此,在杂交种制种时必须设置隔离区,以防止外来花粉授粉所引起的生物学混杂。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全部是单交种,其亲本为玉米自交系。玉米自交系生长势弱,生活力低,因此制种田要选择土质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以保证制种产量。2覆盖地膜,适时早播2.1制种田播种时间胶东半岛地区春播制种一般在5月1日前后,如果覆盖地膜,可以提早到3月底至4月初,提早播种一个月以上。根据莱阳农…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模式对免耕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设置免耕覆盖稻草(4cm,8cm)以及免耕覆盖稻草后加盖地膜等6种不同的免耕覆盖模式,探讨其对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稻草4cm的模式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其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免耕覆盖稻草8cm后加盖白色地膜的相对较低;其他模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只覆盖稻草的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的植株提早衰老。所以,粘壤土的栽培环境可以采用免耕覆盖稻草后加盖地膜的模式,植株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还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利用吉林省梨树县运行11年的中科院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站,开展了4个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处理即秸秆不覆盖还田、秸秆33%覆盖还田、秸秆67%覆盖还田和秸秆  相似文献   

9.
高义昌  吴学刚 《种子》1994,(2):41-42,44
为了使地膜复盖制种技术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对现有生产上使用的紧凑型玉米白交系采用地膜复盖制种技术.以便进一步摸清地膜复盖比露地制种对品系在生育期间的生态变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地膜制种两系错期播种时间等问题。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系即紧凑型玉米自交系15个,每品系地膜复盖与露地各种28穴分两行为一小区,采用人小行种植,大行距2.4尺,小行距1.2尺,穴距1尺,每穴定苗1株,重复一次,以露地种植为对照,并在试验田设保护行。本试验选择的土壤肥力均匀,地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菜地,每亩施基肥1500公…  相似文献   

10.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费鸟瑞它为试验材料,进行4种不同冬种马铃薯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的出苗期最早:不同处理中以免耕覆盖稻草8cm的总产量和单株产量最高。因此.生产上采用免耕稻草覆盖8cm或免耕覆盖稻草2cm后盖玉米秸秆栽培方式.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