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雏鸡成活率是提高养鸡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雏鸡开饮开食,有效控制温湿度、饲养密度、光照时间,适宜通风换气,控制舍内空气质量,可明显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许多养鸡者缺乏科学知识,在雏鸡培育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善、消毒防疫不当,造成雏鸡的死亡率过高.因此,做好雏鸡开饮开食,有效控制温湿度、饲养密度、光照时间,适宜通风换气,控制舍内空气质量,可明显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蛋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随着养殖总量的不断增加,但总体养殖水平、质量和利润却在下降。在此究其原因之一——光照问题。 种鸡场、孵化场及其他途径给养殖户提供了很多有关光照程序的资料,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光照程序非常混乱,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一.育雏期 育雏期是指0-6周龄,因这一阶段雏鸡对外界应激的抵抗力很低而采食量不大,因而光照需要长一些,0-3天,24小时。主要目的是刺激雏鸡的采食量。3天以后则以每周1小时的速度递减到育成期的固定光照时间。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养殖户惟恐雏鸡吃不饱,长不好。直到60天以后仍然给14-16小时的光照,这是不科学的。虽然当时没什么严重后果,但给以后的管理带来隐患,包括啄羽、啄肛等。 二.育成期 提供给养殖户的资料大多数对密闭鸡舍的光照程序介绍很详细而开放式鸡舍的光照程序一笔带过,密闭鸡舍的光照程序对农村的大多数养殖户是不合适的,也很难控制光照。而开放式鸡舍因地区和季节的不同在育成期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光照时间,育成期固定光照时间是7-18周龄中最长自然光照时间。养殖户对这一原则的理解程度不一,因而混乱的光照时间主要表现在育成期。育成期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光照时间,通俗一点的解释那就  相似文献   

4.
家禽的生产性能与产品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禽舍小气候的影响。光是影响家禽繁殖机能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光照的时间、光照的强度和光谱均能影响家禽的生产力和健康。红色和橙色光照会抑制家禽的性成熟。适度逐渐增加光照时间能刺激母鸡产蛋机能,当光照时间剧烈变化时可诱发提早换羽及抑制产蛋。根据这些原理,在30年的实践中建立了雏鸡和产蛋母鸡的光照制度。从出壳后第7天起到14周龄,每日光照时间从24小时逐渐  相似文献   

5.
冬末春初 ,是养鸡生产者育雏的重要时期。此时 ,气温低 ,光照时间短 ,影响雏鸡的发育 ,欲提高雏鸡成活率 ,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 雏鸡的选购与运输购买雏鸡时要选择出壳时间一致 ,匀称整齐 ,活泼健康的鸡群 ,所购雏鸡应脐带愈合良好 ,没有血污 ,抓在手里挣扎有劲。小鸡出壳后要经过熏蒸消毒 ,并在 2 4 h之内注射过马立克氏疫苗 ,在出壳 2 4 h之内应做好雌雄鉴别。雏鸡运输时 ,应选择保温性能好的笼箱。笼箱内温度应保持在 3 3~ 3 5℃ ,并能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雏鸡在 4天之内能运输到目的地 ,可不必开食饮水 ,但运输时间超过 4日 ,则需…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养殖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总体养殖水平如蛋鸡的产蛋量和利润却在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鸡舍多为开放式,养殖户在光照管理上存在许多误区,光照程序非常混乱。因此,只有正确地使用光照,才能促使鸡群健康的生长发育,同时适时开产、稳产、高产,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一育雏期育雏期的光照主要是刺激鸡的采食量,而光照对雏鸡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两个方面。此时容易在光照时间上出现问题。有些养殖户不考虑增重,在育雏的前2~3周就给予8小时光照。雏鸡本身抗应激能力差,采食量小,再加上育雏期免疫用药次数多应激较大,鸡群往往达不到标准体重。如果此时光照时间过短,鸡群采食时间相应缩短,体重将会严重不足,故而弱小鸡只增多,死淘率增加。还有些养殖户育雏时长期给予20小时以上的光照,甚至到60天以后还给予14~16小时的光照。这样虽然鸡群采食时间长,采食量增大,但鸡群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将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进而引起啄羽、啄肛、体质减弱、死淘率升高。我们在育雏前3天采用23小时光照,以后根据雏鸡体重和体质状况,灵活掌握递减光照时间的速度。正常情况下,每周减3小时,直到自然光照或育成期的固定光照...  相似文献   

7.
光照是蛋鸡必需的环境条件之一,对其生长、性成熟以及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蛋鸡在生长期和产蛋期对光照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光照制度来培育和饲养产蛋鸡。蛋鸡生长期(育雏期和育成期)的光照特点是,雏鸡阶段光照时间可以长,光照强度可以强,雏鸡在10周龄前对光照不敏感,长光照和强照度有利于雏鸡的采食和活动,能够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特别是有利于骨骼的发育,使胫骨和体重按时达到标准;育成鸡则不要求长光和强光,它要求光照时间短,每天光照时间不要超过11h,要求光照强度弱,以免造成光照刺激。在10…  相似文献   

8.
雏鸡达到性成熟的日龄及开产后的生产状况,与育雏期光照时间的长短有着很密切的关系。1.育成期光照过短将延迟性成熟,增加饲料消耗和饲养成本,从而降低生产的经济效益。2.光照时间过长则会促使雏鸡的性早熟。性早熟的家禽初产早,开产时蛋重小,产蛋率低,产蛋持续期短。因此,“雏鸡从孵出到20周龄,每天光照的长短都应保持一定或略为减少,而绝不能增加。”这是经典的育雏的  相似文献   

9.
冬末春初,是养鸡生产者育雏的重要时期.此时,气温低,光照时间短,影响雏鸡的发育,欲提高雏鸡成活率,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100只艾维因肉雏鸡随机分为益生菌组、新城疫(ND)疫苗组、益生菌联合ND疫苗组和对照组。采用组织石蜡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ND疫苗免疫后第0天、7天、14天、28天和第42天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和回肠派伊尔结CD4+、CD8+T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益生菌联合ND免疫雏鸡、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上述免疫组织的CD4+T和CD8+T细胞数量分别于免疫后第14天和第7~14天明显高于对照雏鸡和益生菌雏鸡(P0.05或P0.01),表明益生菌作为免疫增强剂,与疫苗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机体消化道局部黏膜免疫组织对ND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蛋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随着养殖总量的不断增加,总体养殖水平如蛋鸡的产蛋量和利润却在下降,其原因之一是光照问题。尽管种鸡场、孵化场及其他资料给养殖户提供了很多有关光照程序的资料,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光照程序非常混乱,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一、育雏期育雏期是指0~6周龄,因这一阶段雏鸡对外界应激的抵抗力很低且采食量不大,因而光照需要长一些。0~3天龄为24小时光照,主要目的是刺激雏鸡的采食量。3天龄以后则以每周1小时的速度递减到育成期的固定光照时间。普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2.
斗鸡又称咬鸡、打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视野的开阔,人们玩斗鸡的热情不断兴起,斗鸡这一古老的娱乐活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使斗鸡娱乐活动的推广普及、人工养殖也展现出良好前景。1只斗鸡售价80~1000元不等,开发斗鸡产业颇有商机。现将斗鸡的饲养与驯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提前预温。育雏舍温度应保持在35~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25℃。2湿度第1周最好在75%~80%,随雏鸡日龄的增长,应逐渐降低湿度,育雏后期湿度为50%~55%。湿度过高雏鸡易患真菌感染性疾病;过低易患呼吸道疾病。3通风在保证温湿度的前提下,要注意适当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以利于雏鸡新陈代谢。4光照雏鸡出壳后3天内应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时间随日龄增长而逐渐缩短,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利用自然光照为止。5饮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要用温开水,温度为18~20℃,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可预防雏鸡胃肠炎和痢疾的发生。6开食饮水后2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煮熟的蛋黄或用开水浸泡的雏鸡料,并在料中加多种维生素。以后用雏鸡料直到育雏结...  相似文献   

13.
孵化时光照可加速出雏,而不增加畸形和死亡率。孵化时光照肉用鸡种蛋(棕壳蛋)的胚胎较蛋用鸡种蛋(白壳蛋)的胚胎增重更快。反之,前者的分化速率较后者慢。大量研究表明,光照对青年母鸡的繁殖性能很重要。由于松果体在孵化时是具有活性的,会因受到光的刺激而使促卵泡激素提前分泌,以致孵出的鸡在以后产生较多的精子和卵子。试验系将肉用鸡种蛋和蛋用鸡种强光照孵化,对孵出的雏鸡和育成的公母鸡分开饲养,以观察雏鸡的生长速度、母鸡的繁殖性能和公鸡的精液。结果是:光照孵化缩短了孵化时间36~48小时;光照孵出的雏鸡,体格较大,增重效果在六  相似文献   

14.
冬春交替时北方天气依然寒冷,气温较低,空气湿度低,光照时间短、强度小,这一自然因素决定了冬春交替季节是疫病的高发季节.为此在雏鸡生产管理工作中.要严防冬春交替时雏鸡呼吸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光照可增强雏鸡食欲,促进雏鸡、育成鸡生长发育;可提高蛋鸡产蛋率。但应有一定规则,著光照异常,则对鸡有害。现按蛋鸡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4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光照 在蛋鸡饲养上,光照与雏鸡发育、青年鸡生长、成年鸡产蛋等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光照的时数与强弱、光照的颜色与波长、光照刺激的起止时间、黑暗期是否连续或间断,都会对蛋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体成熟、性成熟、产蛋率等产生重要影响.光照是蛋鸡饲养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雏鸡在1~42日龄因自身生长特性、饲养密度和通风情况、光照、疾病和饲料等因素常发生啄癖现象。被啄鸡只轻者可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了解雏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并掌握控制雏鸡啄癖的关键点对蛋鸡养殖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苏联季姆泽夫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用间歇光照射雏鸡,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此方法适用于出生后24小时的雏鸡。他们将一天24小时分成4个长短不同的“白天——黑夜”,让雏鸡在这种光照条件下生活了2个半月,结果成活率明显提高。被照射  相似文献   

19.
<正>1光照管理1.1育雏期育雏期光照主要是刺激采食。雏鸡采食量小,免疫密度高,抗应激能力弱,常达不到标准体重。光照时间过短,采食时间相应缩短,体重较轻,弱雏增多;光照时间过长,虽延长采食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控制光照时间石家庄牧工商总公司彭亚飞经理:春季因日照时间变长,光照强度变大,开放式鸡舍一定要控制育成期鸡群的光照时间,防止性早熟。因为鸡育成期光照时间的长短决定着鸡只开产的早晚,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鸡只开产早,反之,开产晚。但是如果鸡只开产过早体重尚未达准,就会导致鸡只总生产效益降低。所以,为了避免鸡只在未达到标准体重前开产,应在雏鸡6~7周龄时让其达到16周龄的光照时间(16周龄的光照时间因各地区均有不同,可在网上查询,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