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豆越橘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豆越橘中所含的花色苷及红豆越橘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综述.红豆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隶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为常绿小灌木,是我国重要天然绿色的野生资源,越橘属植物的果实中含有花色苷的含量很高,是一种具有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的新兴树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野生越橘的种类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态习性、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提高认识,加强资源保护管理、育种和果品加工技术研究的建议,以更好地开发利用黑龙江省野生越橘属浆果资源,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越橘资源潜力,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建立了首个越橘(蓝莓)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基地占地面积5.5hm~2,栽培方式包括露地、塑料大棚、日光温室3种。采用实地考察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野生资源及栽培种越橘(蓝莓)进行摸底,通过模拟生境的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异地保存,对越橘(蓝莓)资源开展环境模拟和适应性、经济性状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6年共收集保存越橘(蓝莓)资源2 621份;其中野生越橘(蓝莓)资源20份,栽培品种资源41份,杂交后代2 560份。经驯化选育筛选野生优良资源2份,创新杂交优良资源16份。  相似文献   

4.
蓝莓作为功能性小浆果的核心种类,因其果实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现已形成全球规模的产业集群。蓝莓品种开发源于美国,追溯其历史均与美国越橘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关。美国野生越橘属资源有150余种,现利用其部分资源开发的蓝莓新品种有400多个。由于蓝莓育种过程中人为定向选择的因素较大,致使选育的品种遗传基础逐渐狭窄,抵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也逐渐下降。而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在长期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积累了大量优质性状基因,是进行蓝莓品种改良的重要亲本材料。介绍了美国越橘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生物学特征,阐述了利用美国主要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培育蓝莓品种的过程,最后结合蓝莓育种目标,分析了美国野生越橘属资源的开发利用趋势,并对未来蓝莓品种改良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越橘是一种极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果树树种,作为产业化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现通过对越橘的种质资源、栽培研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介绍,为我国各地实行越橘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遗传结构分析能够提供个体的血统来源及组成信息,是遗传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研究越橘栽培种和中国野生种的遗传结构差异,以期为我国越橘育种中野生越橘资源的发掘、利用提供遗传背景依据。【方法】筛选EST-SSR引物并对越橘属84份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ABI 3730xl DNA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统计条带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利用STRUCTURE软件构建遗传结构图并进行基于Nie’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从54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到8对高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01个等位变异,平均值12.63,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分别为8.711、2.262、0.523和0.86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40~0.915,平均值为0.845,所选引物多态性高。2)贝叶斯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当K=4时,ΔK最大,供试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S1主要是红豆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和蔓越橘(V.macrocarpon),以红果类型为特征;类群S2主要是笃斯越橘(V.uliginosum),以抗寒为特征;类群S3主要包括南高丛越橘(V.corymbosum SHB)和兔眼越橘(V.ashei),以低需冷量为特征;类群S4主要包括北高丛越橘(V.corymbosum NHB)和半高丛越橘(V.corymbosum HHB),以高需冷量为特征,表明越橘种质资源内部存在明显的遗传结构差异,4个类群与材料的抗寒性、低温需冷量特性等有明显的对应关系。3)N-J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越橘与引进的栽培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远。4)供试84份材料中Q值≥0.6的品种占91.67%,绝大多数供试越橘资源遗传背景较单一。【结论】从国外引进的越橘栽培种和我国野生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不存在绝对的生殖隔离,可以通过杂交的方式获得变异植株,实现越橘种质创新和遗传基础拓宽,应加大我国野生越橘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越橘属栽培品种及野生资源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差异SNP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变异,了解不同类型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基因交流、群体结构,为越橘种质创新提供遗传背景依据。【方法】以越橘属9个种的62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seq)获得的基因组SNP标记比对到品种Draper参考基因组上,进行供试材料遗传研究。【结果】测序获得169.87 Mb reads数据,平均Q30值94.99%,包含172 513个多态性SLAF标签,筛选到高质量SNP标记4 133 595个,均匀分布在越橘12条染色体上。基于SNP标记的系统进化树准确反映了供试野生、北高丛和南高丛类群遗传差异以及品种间系谱遗传关系,反映出野生类型与栽培品种遗传差异显著,供试野生种具有独立的遗传背景且种间无基因交流发生,但野生种到栽培种存在单向的基因流;栽培品种类群存在明显的亚群结构,亚群间存在普遍的基因交流;半高丛品种北陆和南高丛品种军号与北高丛类型紧密聚类,矮丛品种美登、半高丛品种北村、黑珍珠遗传背景倾向于野生种。【结论】栽培品种近亲杂交和骨干亲本高频率使用导致品...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保健水果:蓝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莓(Blueberry)学名越橘,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野生蓝莓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美国人类营养研究中心发现,蓝莓是花青素含量极丰富的水果,在供研究的40多种果蔬中其抗氧化能力排名第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第3代水果和世界五大健康食品(苹果、杏、香蕉、黑莓、蓝莓)之一。北美和欧洲是较早开始人工选育和大面积栽培蓝莓的地区。美国、加拿大蓝莓产量约占世  相似文献   

9.
董克锋  李春雷  孙莹 《果农之友》2013,(3):18-18,23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小浆果果树,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果树树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同时蓝莓做为一种高档保健水果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想引种栽培蓝莓的人越来越多。虽我国有广阔的适合种植蓝莓的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蓝莓产业自身及技术体系等尚不健  相似文献   

10.
蓝莓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橘,属杜鹃花科越橘属(Vaccinium)植物,多年生灌木,栽培历史不到百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蓝莓通常分为三大类:高丛蓝莓、兔眼蓝莓、矮丛蓝莓。其中栽培和引种较多的是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单位先后从国外引进100多个蓝莓品种,并进行了栽培和育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