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田间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变化及杀菌剂抗性风险,对科学合理用药、治理抗性菌株具有重要意义。咪鲜胺防治稻瘟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连续应用多年,为明确生产上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辽宁省主产稻区2013~2015年分离的277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结果表明:2013年和2014年采集的169株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均为敏感菌株;2015年,大连、抚顺、铁岭、开原和沈阳地区已监测到低抗菌株,抗药性频率分别为7.14%、13.04%、15.38%、10.52%和8.33%。对室内药剂驯化获得的低抗菌株和田间低抗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室内诱导菌株和1株田间菌株经过9代转代,由低抗变为敏感,FS13菌株抗性倍数虽高于5,但已接近敏感菌株;抗性菌株生长速率显著低于敏感菌株的7.67mm·d-1,其中室内诱导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最低,分别为5.99 mm·d-1和6.10 mm·d-1,也显著低于田间抗性菌株;孢子萌发率与敏感菌株无显著差异;TL18-1、TL18-2和TL13产孢量分别为4.26×104个·m L~(-1)、3.91×104个·m L~(-1)和4.35×104个·m L~(-1),显著低于敏感菌株;抗性菌株病情指数小于敏感菌株,TL18-2菌株致病力显著低于敏感菌株,这表明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属低抗药性风险;咪鲜胺与嘧菌酯及稻瘟灵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可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和治理抗药性菌株。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菌落直径法室内测定采自辽宁省6个市的6个稻瘟菌株对咪鲜胺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咪鲜胺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咪鲜胺是防治水稻稻瘟病常用药剂,为明确其产生耐(抗)药性的风险,采用物理诱变和化学药剂诱变产生耐(抗)药性菌株8个,再选取其中突变株3个测其对咪鲜胺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耐(抗)性突变体菌株对对咪鲜胺的敏感性与原始亲本菌株相比都有明显下降,耐(抗)性倍数分别为3.14、5.00和2.06。将选定的3个菌株在咪鲜胺1.0μg·mL~(-1)浓度PDA培养基下连续培养5次,其EC_(50)增加,供试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和三环唑的敏感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从贵州、湖北、河南、湖南省稻区采集分离得到103株稻瘟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水稻苗活体法测定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及咪鲜胺和三环唑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咪鲜胺、三环唑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0.004 2~0.056、0.35~9.67μg/mL,且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可将EC_(50)均值0.027、5.24μg/mL分别作为南方稻区稻瘟病菌对咪鲜胺、三环唑的敏感基线。协同组合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与三环唑以有效成分比为4∶20时,增效作用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77.10,EC_(50)值为1.10μg/mL;该组合在有效成分180 g/hm~2剂量下,药后21 d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达到86.41%。因此,咪鲜胺、三环唑(有效成分比为4∶20)组合可用于田间防治水稻稻瘟病,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180 g/hm~2。  相似文献   

5.
三环唑与咪鲜胺混剂抑制稻瘟病菌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活体稻苗上进行复配药剂筛选,发现三环唑∶咪鲜胺(4∶1)的复配剂的协同作用率为2.28,表现为增效作用。该混剂可抑制菌丝的生长与稻瘟菌孢子的产生,EC50值分别为0.236、0.346μg.ml-1。混剂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的防效分别为82.3%和46.5%。混剂结合三环唑与咪鲜胺两者的优点,药剂持效期为7~10d,对于叶片有伤口的稻苗也有防效,且耐雨水冲刷。  相似文献   

6.
对45%咪鲜胺微乳剂防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咪鲜胺微乳剂每公顷有效成分300g、375g的处理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5d防治效果分别为75.78%、81.54%,生产上建议使用剂量为300~375g/hm2(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
陈永恩 《农技服务》2013,30(8):829-829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佳药剂,进行了25%咪鲜胺EC对水稻穗颈瘟及枝梗瘟不同时期、不同用药量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5%咪鲜胺EC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以1 500 g/hm2在水稻破口50%时防治1次的效果最好,可以作为20%三环唑的主要轮换药剂在生产中应用。综合考虑防治效果以及用药成本,以675 ml/hm2在水稻破口50%、齐穗期进行连续防治2次作为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辽宁省不同地区未使用过杀菌剂咪鲜胺的保护地采集黄瓜褐斑病叶,经组织分离获得代表性黄瓜褐斑病菌116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黄瓜褐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初步确定辽宁省黄瓜褐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为0.162 6μg/mL。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主产区的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抗药性,对2014年分离获得的350株禾谷镰刀菌进行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未出现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抗性菌株,多菌灵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仍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咪鲜胺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多菌灵,以咪鲜胺与多菌灵按1∶7比例复配后的防治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菌抗药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方法测定稻瘟病菌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三环唑对来自当年施用了三环唑的牡丹江地区的稻瘟抑制中浓度为16mg/kg。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药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MNNG)方法对辽宁省7个市最敏感稻瘟病菌进行抗性诱变.紫外线诱导获得1个低抗菌株UV-DL-8,1个中抗菌株UV-FS-10;100μg·mL-1MNNG诱变获得3个低抗菌株MNNG-DL-8、MNNG-DD-9和MNNG-TL-7,2个中抗菌株MNNG-BX-4和MNNG-PJ-9.采用菌落直径法分别测定咪鲜胺和嘧菌酯与三环唑的交互抗药性情况,结果表明:三环唑与二者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药性.从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致病力3方面研究了抗性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率与菌株的敏感性EC50无关,可能与菌株的个体差异有关.各菌株产孢量与其对三环唑敏感性存在直线负相关,菌株敏感性越强,产孢量越大.菌株致病力与其对三环唑敏感性存在直线负相关,抗性越强的菌株,致病力越差.可以推断在田间出现抗药菌株时.抗药菌株也难以形成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7,1988两年对全国重要稻区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抗药性的测定表明:稻瘟菌敏感菌株平均抑制中浓度为15.38μg/ml,30μg/ml 异稻瘟净抑菌率>52.87%;抗异稻瘟净菌株平均抑制中浓度较异稻瘟净菌株高2倍,为46.00μg/ml,30μg/ml 异稻瘟净抑菌率<51.46%。在南方双季稻区存在大量抗异稻瘟净菌株,其中在广西平南县抗性菌株频率达91.67%,而单季稻区抗性菌株频率最高只有10%。稻瘟病菌抗异稻瘟净菌株在部分地区仍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30μg/ml异稻瘟净可用作抗性监测中的鉴别浓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复配杀菌剂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及田间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可知,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EC50为2.232 0μg/m 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750、900 mg/hm2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防效分别为74.69%、80.59%,兴化市戴窑镇试验点防效分别为74.10%、76.80%。结果表明,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建议稻瘟病发生、流行年份,于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以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750~900 mg/hm2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 Cav.]引起的稻瘟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是世界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采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措施,但抗性不稳定,在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情况下往往过早丧失,其最佳年限一般只能维持2~3年。因此,化学药剂作为防治稻瘟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田间控制稻瘟病的杀菌剂,笔者对30%咪鲜·嘧菌酯微乳剂防治稻瘟病开展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嘧菌酯微乳剂135g/hm~2、180g/hm~2、225g/hm~2处理对水稻稻瘟病防效分别可达83.15%、87.96%和88.83%,与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8.75g/hm~2处理防效相当。此外,30%咪鲜·嘧菌酯微乳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也具有较好的兼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0%丙森锌·咪鲜胺锰盐WP不同剂量及其单剂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制剂使用量1.35~1.5kg/hm^2对穗颈瘟防效达68.93%~78.09%。从经济有效角度出发,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30%丙森锌·咪鲜胺锰盐wP使用量为1.35~1.5kg/hm^2。  相似文献   

17.
25.0%咪鲜胺乳油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水稻叶瘟病发生初期,喷雾施入25.0%咪鲜胺乳油,每667 m2用量90 mL、550倍药液,防效达78.6%,高于对照药剂75.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效75.8%),是一种可以推广的防治稻瘟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较好,其最适用量为900g/hm2,最佳施药时间在水稻破口期。  相似文献   

19.
严琼 《农技服务》2009,(12):77-77
进行了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较好,其最适用量为900g/hm^2,最佳施药时间在水稻破口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降解动态试验及最终残留量试验可知,咪鲜胺在杨梅上的半衰期为3.7~8.4 d,最终残留量总体符合施药浓度高、施药次数多、采样间隔短则最终残留量高,施药浓度低、施药次数少、采样间隔长则残留量低的规律,最终残留量与施药浓度、施药次数、采样间隔时间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