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9,(6):72-74
针对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需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技术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工程规划、设计总体要求、膜下滴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灌溉系统组成、系统水力设计和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该项规范可为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炜明  侯伟 《蔬菜》2014,(9):30-32
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节水高效的农业新技术。介绍了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分类和优缺点,同时介绍了设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的制定及肥料、配套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为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价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效果,重庆市万州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开展了设施辣椒、黄瓜在常规灌溉及水肥一体化两种管理方式下产量、肥料投入、人工投入、工时投入、经济效益等的对比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生产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大幅提高劳动效率、明显降低人工投入成本,增收效果明显,劳动效率提高了7倍;辣椒每667 m2节支801.9元,增收835.3元;黄瓜每667 m2节支515.8元,增收625.7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设施机械化生产水平,在温室草莓灌溉施肥环节分别采用小型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和文丘里吸肥器,探究2种灌溉施肥技术在劳动效率、经济效益、故障率及适用性等方面的差异。生产试验表明:小型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比文丘里吸肥器可提高劳动效率2.7倍,降低成本12.0%,并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每年为每栋温室节省成本100元,且操作简捷、运行稳定,园区认可度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宏正  尤春  倪玮 《中国园艺文摘》2013,(4):140-141,192
水肥一体化是当前设施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当前设施蔬菜灌溉与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步骤、技术优点等;初步制定水肥一体化肥料选择标准,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勃  高强  符小发  任海龙  张龑  仙鹤  张浩 《蔬菜》2021,(1):42-45
为了改善三亚设施甜瓜栽培过程中因根系环境缺氧造成甜瓜减产的现状,引进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作为甜瓜灌溉用水的增氧装置。结合三亚现有以滴灌为主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设计了供水系统、过滤系统、施肥系统、管道系统、增氧系统装置,研发出了具体的增氧和肥水管理方案及其配套的设施甜瓜栽培技术,实现了三亚设施甜瓜水肥气一体化高效栽培,有效提高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667 m~2增收1 612~2 012元。  相似文献   

7.
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节肥特性,改变了以往沟灌和水冲施肥等常规管理模式,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肥等资源的利用率。赣榆县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较大,其中以生产辣椒等茄果类蔬菜更具特色,我们通过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探索总结了一套适于赣榆特色的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具有节水节肥、省工增效、操作简单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设施土壤栽培小白菜生产管理现状调查表明,本地区小白菜生产存在种子成本高、水肥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建议继续加强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建设,推广种子加工处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等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辣椒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辣椒营养丰富,辛辣味美,是广大消费者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在江苏省睢宁县设施蔬菜栽培中,辣椒面积占有较大比重。水肥管理是设施辣椒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农民以前在温室种植中水肥管理粗放,导致棚内湿度大、氮肥用量过大、中微量元素不足,造成棚室内病虫害加重,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为此我们在睢宁现代农业示范区傅楼村、梁集镇北河村和王集镇大吴村建立了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集成示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棚茄科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水肥利用率,潮安区共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中采用科学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滴箭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茄科蔬菜生长对水肥的需求与吸收规律进行全生育期的统筹规划,达到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肥一体化装备进行水肥自动管理有利于实现节水节肥和增产提效,是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方向。本试验基于自主研发的AWF型水肥一体化装备,进行水肥自动管理,并以常规管理为对照,测定叶用莴苣的生长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统计灌溉量,计算成本和效益,分析使用AWF型水肥一体化装备自动灌溉施肥对叶用莴苣生长和灌溉水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自动管理下3茬叶用莴苣的产量分别为2 593.85、1 168.80、1 900.00 kg·(667 m~2)~(-1),比常规管理分别增产25.00%、54.75%、11.76%;灌溉总量分别减少了23.84%、21.71%、28.91%;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64.13%、97.65%、57.24%。成本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使用AWF型水肥一体化装备,年收益可提高2 850元·(667 m~2)~(-1),增产、节水和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节约黄秋葵的生产成本,解决生产过程中水肥资源浪费、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频发等问题,通过规范黄秋葵种植过程中的灌溉和施肥管理措施,总结形成了1套黄秋葵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包括黄秋葵生产的环境要求、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施肥系统选择、施肥系统成本及效益分析、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采收,较传统种植模式可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平均每667 m2增收1 975.6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水肥耦合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肥料减施的贡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研究了水肥耦合条件下底肥减施20%和40%、灌溉量减少15%的条件下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中肥(W2F2)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比高水中肥(W1F2)处理提高2.0%,比常规处理(W1F1)提高4.1%。中水中肥处理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5%、5.8%、6.5%、6.3%、4.5%、10.6%。说明中水中肥处理(80%常规施肥+滴灌至田间持水量的85%,每公顷每次施用51kg大量元素水溶肥随水滴灌4次)不仅能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是设施番茄肥料减施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寿光设施番茄生产体系为对象,研究了根层水肥调控处理(W2FS)和增加促根管理的根层综合调控处理(W2FR)对番茄产量、根系生长、氮素利用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水肥调控(W2FS)和根层综合调控处理(W2FR)与农民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明显节水节肥,灌溉量减少29%,养分投入量N-P2O5-K2O分别降低59%、23%、42%和79%、78%、48%;根层综合调控处理(W2FR)有助于促进番茄苗期根系生长,分别比传统施肥(W1FC)、对照(W2F0)和根层水肥调控技术(W2FS)的总根长提高57%、42%、46%,根表面积增加62%、34%、36%,根体积增加70%、29%、29%;根层综合调控处理(W2FR)提高了氮磷钾的养分偏生产力(PFP),比传统施肥方式分别提高了4.0、3.7、1.0倍,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降低了氮素淋洗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对水肥一体化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在河北永年县开展了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普通施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每667 m2用水250 m3、追肥40 kg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比常规栽培节水34.2%、节肥20%,番茄增产4.74%。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设施蔬菜生产实地调研、设施专家专访和设施内环境因子实时监测等方法,研究并总结分析我国北方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种植户以种植番茄、黄瓜、辣椒等果菜为主,1年2~3茬。北方东部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分别高于100kg·(667m~2)~(-1)和16m~3·(667m~2)~(-1)的比例高达65.5%和72.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大水漫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58.6%和93.1%;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1.7%。与东部相比,北方西部欠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最高范围在81~100kg·(667m~2)~(-1)和6~10m~3·(667m~2)~(-1)的比例均为41.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滴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75.9%和96.6%;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6.7%。采收季,农户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外采收蔬菜的比例占90%以上,设施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总体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温室环境是影响蔬菜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土壤盐渍化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量使用畜禽粪便,加重了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今后,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温室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技术,并提升温室生产的省力化和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景炜明  陈永利  王刚 《蔬菜》2019,(7):59-62
设施黄瓜生产对土壤水分和营养元素养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目前传统灌溉施肥方式,不能满足设施黄瓜生产对水肥的合理需求。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设施黄瓜灌溉和施肥方式、不同生育期水肥用量、肥料种类、营养成分搭配等水肥一体化综合技术研究工作。根据研究结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37.7%,节省水资源65.6%,节水节肥效果明显,建议研究推广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肥管理是直接影响蔬菜稳产高产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总结了我国蔬菜高效灌溉的4种主要模式,介绍了不同种类蔬菜的高效灌溉模式,分析了我国蔬菜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