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BQM——2型气吸式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针对玉米免耕播种的特定农艺要求,阐述了气吸式玉米免耕播种机的设计原则和思想,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和技术参数,并对切茬开沟器部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田间相关试验表明,施肥平均深度87mm,播种平均深度52mm,粒距合格率96.8%,种肥间距35mm.该机能在留茬地上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以及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作业时,土壤扰动少,并可满足高速精量播种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结构免耕开沟器对土壤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免耕播种过程中,免耕开沟器的结构形状能够影响前进阻力,从而影响拖拉机的动力消耗,因此制作了不同入土角、不同入土隙角以及不同侧翼的开沟器,并在土槽中试验测定不同角度开沟器的受力情况以及开沟后的土壤扰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角度开沟器对侧向力和垂直反力的影响不大,对前进阻力有明显影响,开沟器的入土隙角在5°左右时有最小的前进阻力,有侧翼的开沟器比无翼的前进阻力增加了17%,但地表土壤扰动不明显.有前刀的开沟器比无前刀的前进阻力降低了27.3%,而且地表的土壤扰动明显降低.因此,在设计开沟器时必须考虑到有较小的入土角、入土隙角以及锋利的前刀,以降低前进阻力,这为新型开沟器主要参数的选取提供了试验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东省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轮作区的农艺特点,以及小麦收获后秸秆覆盖量大、免耕播种玉米时容易产生堵塞等问题,研制了2BMFY-4型智能玉米免耕播种机。设计了苗带浅旋动力防堵结构,能防止小麦秸秆在排肥开沟器耧腿上的堆积;设计了垂直勺盘式排种器与种肥一体式开沟器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排种高度并提高播种精度;研制了株距调节变速器,播种作业时能适应多种玉米种植农艺规格和不同玉米种子公顷株数的要求。根据免耕播种机田间高速作业时性能监测的要求,研发了可视化分布式的播种作业性能监测系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动力防堵单体解决了相邻两组施肥播种开沟器的拥堵问题,通过性良好,种肥施播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7.2%,18.6%,株距合格率为97.2%,监测仪计数精度96%,播种作业效率和精度明显提高;免耕播种时,一次可同时完成小麦秸秆粉碎后抛、小麦根茬破碎、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个农艺环节,作业费用降低了30%左右;作业时,刀轴上甩刀入土浅,动土量为20%,土壤扰动小。  相似文献   

4.
旋转拨刀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瑞  李洪文  何进  王涛 《农机化研究》2012,(3):149-151,158
针对我国一年两熟区免耕播种小麦机具易堵塞问题,设计了旋转拨刀式小麦免耕播种机。主要设计了动力传动方案、开沟器、立式拨刀防堵装置等关键部件,并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能够有效清除秸秆、杂草,保证机具的通过性,播种深度为41.5mm,施肥深度为89.6mm,种肥间距为45.2mm,一次可以完成拨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土壤扰动量少,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施肥是播种机作业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正交实验合理安排播种施肥的试验次数,利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找出播种深度、种肥间距、种子肥深度和底肥深度等因素对玉米综合苗情指数的影响关系。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各因素和水平的最优组合方案,为设计和完善深施肥玉米播种机提供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2BQMF-5型气吸式施肥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设计了一种2BQMF-5型气吸式施肥免耕播种机.该播种机主要由气吸式排种装置、五圆盘破茬开沟施肥装置和镇压传动装置等组成.田间试验证实该播种机破茬防堵性能好,施肥平均深度为78mm,播种平均深度为43mm,种肥垂直间距平均为35mm,侧向间距平均为30mm.机具一次进地即可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豆垄三栽培模式下播种机施肥开沟器土壤扰动影响种-肥、种-种的空间配置关系问题,设计了一种双锥环型种床整理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在典型东北黑壤土、含水率20%和仿形机构下拉弹簧刚度4.48 N/mm条件下,双锥环型种床整理装置关键结构参数取值范围;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收土整形环母线长度和仿形下拉弹簧预伸长量为试验因素,选择种床平整度、垄顶5 cm深度土壤坚实度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变异系数、种子横向偏移离散度和种肥间距合格率为评价指标,实施关键结构和运用参数组合优化试验及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小于等于14.4 km/h、弹簧预伸长量为90 mm、收土整形环母线长度为42 mm时,增设该种床整理装置的播种单体可以实现种床平整度达6.22 mm、垄顶5 cm深度土壤坚实度变异系数达17.39%、播种深度变异系数达13.74%、种子横向偏移离散度7.65%、种肥间距合格率达87.86%,较未设置种床整理装置播种单体的播种深度一致性和种肥间距合格率分别提高19.71%和24.26%,种子横向偏移离散度降低44.02%。研究结果为大豆垄三栽培配套高速精量播种机的...  相似文献   

8.
玉米扎穴精播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扰动、降低投种高度、减少动力消耗、解决开沟器易被田间杂物缠问题,实现玉米的精量播种。为此,以扎穴式玉米精播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槽试验,分析了扎穴机构的结构参数,研究了扎穴机构对成穴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开合销安装角度、成穴鸭嘴入土深度、成穴鸭嘴锥角为影响因子,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出机构各参数对成穴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得出参数优化组合区间:开合销安装角度5°~13°,成穴器入土深度100~118mm,成穴器锥角15°。优化后的参数可满足玉米播种的性能要求,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皖北地区小麦茬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免耕播种玉米时小麦秸秆堵塞严重、种肥深浅间距不一致和播种质量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免耕穴播机。该机采用防绕及肥种复合仿形开沟和覆土侧方镇压等机构。可一次完成拨开秸秆、仿形开沟、种子侧下方条带施肥、单粒播种、覆土及种侧镇压碎土、种上二次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时土壤扰动小,播种作业质量可满足皖北地区农艺要求,为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2BMX-5型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用于一年一熟区免耕播种机的尖角型开沟器易磨损,且磨损后导致土壤扰动大、动力消耗增加、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研究了能够拆卸前刀的楔刀型免耕开沟器以及传动机构,设计了刃口为圆弧形的前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2BMX-5型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样机分别在内蒙古、宁夏等小麦、水稻茬地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过程中未发生堵塞,楔刀型免耕开沟器提高了通过性,开沟破茬效果良好,播种后土壤扰动小,种肥深度能够满足播种要求,在稻茬地的破茬率超过85%。  相似文献   

11.
驱动圆盘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针对东北垄作区免耕播种玉米时存在机具堵塞严重、条带旋耕功耗大、垄上作业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驱动圆盘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提出了驱动圆盘破茬、限深轮稳定装置为一体的破茬开沟稳定机构,对本装置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驱动圆盘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通过性能好,破茬能力强.机具破茬深度约为87 mm,种肥间距稳定在48 mm时能够满足播种要求,播种施肥开沟器在主动圆盘开出的沟槽中进行二次开沟,减少了土壤扰动和动力消耗.与条带旋耕毛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相比,油耗降低8.5%,地表动土量减少约50%.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播种时,使用玉米播种施肥机,通过设置适宜的种子和肥料间距,安全有效地将种子和缓控释肥一次性播入土壤的技术。该技术可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深施缓控释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一、山东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自2012年起,省财政连续两年对缓控释肥"种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可以灭茬、旋耕、播种小麦的双轴式旋耕灭茬播种机,该机采用联合作业方式,可一次完成灭茬、旋耕、开沟、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项作业.灭茬刀轴转速500 r/min,旋耕刀轴转速250 r/min.开沟器为钝角开沟器,先施肥、后下种,种肥垂直距离50 mm左右.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工作性能良好,防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GBSL-180型双轴式旋耕灭茬播种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可以灭茬、旋耕、播种小麦的双轴式旋耕灭茬播种机,该机采用联合作业方式,可一次完成灭茬、旋耕、开沟、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项作业.灭茬刀轴转速500 r/min,旋耕刀轴转速250 r/min.开沟器为钝角开沟器,先施肥、后下种,种肥垂直距离50 mm左右.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工作性能良好,防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两熟区玉米覆盖地小麦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针对中国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玉米收获后秸秆覆盖量大,免耕播种冬小麦易产生堵塞等问题,设计了2BMDF-12型小麦免耕播种机,提出了动力驱动粉碎刀轴与双圆盘播种镇压单体联合防堵机构,并进行了田间播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破茬尖角开沟器前的动力驱动粉碎刀轴解决了铲柄堵塞问题,紧随其后的双圆盘播种单体解决了相邻两组播种机构的壅堵问题,通过性良好,播种深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9.8%、21.3%,提高了播种质量;一次作业可同时完成秸秆粉碎、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费用降低了50%左右;作业时刀轴上甩刀不入土,动土量为20%,土壤扰动小。  相似文献   

16.
2BQM-2型免耕气吸播种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国内免耕播种机存在防堵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功耗大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免耕气吸式播种施肥机.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能够在较简单防堵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免耕播种作业,玉米粒距合格率达到了97.1%,播种平均深度为35mm,施肥平均深度为88mm,种肥间距为53mm,一次进地可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作业时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玉米-大豆轮作免耕种植模式下,针对玉米根土结合体较大且垄向分布不均匀,阻碍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开沟器垄向运动,导致播种深度均匀性和行距一致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锯齿式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开沟器。在阐述锯齿式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开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前刀曲线进行了设计,推导出前刀曲线方程;分析了侧刃切割根系力学模型,确定侧刃为锯齿形;对玉米根土结合体进行农艺学测量,确定了锯齿形侧刃的关键参数;根据大豆播种的农艺要求,明确了开沟器主体内导种管以交错形式布置,同时确定了锯齿式开沟器的入土隙角为5°。离散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锯齿式开沟器能有效切断玉米根系且有较优的工作稳定性,进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在机组前进速度7 km/h、开沟深度50 mm条件下,以根系切断率为主要指标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锯齿形侧刃有较强的锯切能力,平均根系切断率达97.25%。与双圆盘开沟器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锯齿式开沟器比双圆盘开沟器开沟深度变异系数降低43.33%、种子横向距离变异系数降低60.81%。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均表明锯齿式开沟器满足免耕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并列组合式种肥分施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东北垄作区春季玉米免耕播种时施肥量大,正位垂直施肥易烧种,侧位施肥易堵塞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并列组合式种肥分施防堵装置。在玉米碎秆覆盖地试验结果显示,该装置土壤扰动量为17.8%,播种平均深度为44mm,施肥平均深度为78mm,种肥水平间距为32mm,垂直间距为34mm,种肥间距合格率达93%,提高了播种质量。与正位垂直施肥和前后侧位深施肥方式相比,该装置防堵能力强,种肥分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2BMF-5固定垄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固定垄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茬地垄作免耕播种小麦秸秆堵塞严重和播种质量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驱动圆盘式固定垄小麦免耕播种机。整机主要由驱动圆盘式破茬装置、开沟施肥装置、单体仿形播种装置及镇压传动装置等组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驱动圆盘刀的平均入土深度为10cm,平均播种和施肥深度分别为5cm和10cm。该机一次作业可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和镇压等工序,作业时土壤扰动小,播种作业质量可满足西北地区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小麦免耕播种机驱动双向螺旋刀开沟防堵装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河北省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免耕播种机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驱动双向螺旋刀作为向种行两侧推开秸秆和切断种行上玉米根茬的开沟装置,通过分析确定了双向螺旋刀、弧形种肥开沟器的主要参数和双向螺旋刀在刀轴上的排列方案。田间试验表明,驱动双向螺旋刀具有较强的向种行两侧推开秸秆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切断或切碎种行上的玉米根茬,安装双向螺旋刀与弧形种肥开沟器的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性能较好;施肥深度为8.56cm,播种深度为4.3cm;出苗情况表明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小麦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