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讨经高温无害化处理的微生物有机肥(发酵羊粪)配施土壤调理剂对黄潮土区重茬大蒜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常规施用化肥+旋耕(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土壤调理剂(T1)、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微生物有机肥(T2)、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微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T3)、常规施用化肥+深耕+微生物有机肥(T4)对重茬土壤养分含量、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大蒜病情指数、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用化肥+旋耕(CK)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微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养分含量,提高酶活性,从而促进大蒜生长发育,降低病害病情指数,提高产量.其中,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微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T3)处理效果最好,与常规施用化肥+旋耕(CK)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2.06%、13.47%、18.80%、14.89%,土壤粉粒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显著增强,菌核病、叶枯病、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到63.36%、66.47%、60.15%,大蒜株高、茎粗及蒜头直径也得到提高,并增产25.64%.综上,常规施用化肥+旋耕基础上配施土壤调理剂与微生物有机肥(T3)对重茬大蒜土壤改良以及大蒜病害防治、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化肥减施的同时实现苹果增产增收已成为威海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条件下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应因素,于2020年1—11月,以“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化肥施用量减少25%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肥,并按照施肥时期和施肥量的不同设置8个处理,[(1)CF1,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2)CF2,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3)T1,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4)T2,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5)T3,50%化肥+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6)T4,50%化肥和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7)T5,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8)T6,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25%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明显提高土壤质量及果实品质。与CF2相比,T2处理总酸度显著降低11.8%,产量增加5.96%,单果重增加5.13%;土壤EC值、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VP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硝态氮、铵态...  相似文献   

3.
拟研究不同施肥处理[CK(不施肥)、氮磷钾(NPK,100%化肥)、M(复合微生物菌肥)、MNPK(8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生长、产量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PK、M、MNPK处理组相较于CK组,均有利于提高白菜的株高、根长、鲜质量、产量等生物量指标和土壤微生物学指标,MNPK处理组的效果最明显,与NPK处理组相比,白菜的株高、根长、鲜质量、含水率、产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钾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土壤细菌数量、土壤放线菌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碳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7.66%、7.86%、10.96%、1.60%、21.13%、11.39%、1.70%、6.63%、4.42%、3.39%、4.71%、4.19%、13.79%、42.72%、33.33%、36.11%、4.35%,霜霉病发病率、土壤真菌数量分别降低了60%、3.28%;在施肥处理下,白菜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8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对白菜的生长、增产、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有机肥在化肥减量化技术上的应用,以传统施肥为对照,设置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的6个处理,分析不同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增加肥料效益,增产顺序依次为30%的有机肥配施70%的化肥处理(CF+M1)施用100%普通化肥处理(CF)80%的有机肥配施20%的化肥(CF+M3)50%的有机肥配施50%的化肥(CF+M2)施用100%的有机肥(CF+M4,CK2);减少30%~80%的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情况下,配施4 500~12 000 kg/hm~2的有机肥不仅可使玉米产量达到或略低于施用化学肥料的玉米产量,对玉米的稳产也具显著作用,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30%比例的玉米产量、肥料效益和产投比最高,既经济又环保。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草莓科学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粉玉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了菜籽饼(T1)、羊粪(T2)、生物有机肥-藻优菌(T3)处理,以不施肥任何肥料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草莓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不施用底肥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91.10%、93.71%、108.99%和333.05%。T2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8.33%和85.67%,草莓折合产量较CK增加了37.81%。综合来看,T2处理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最为显著,其对草莓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生姜种植中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面源污染加剧、土传病害加重等问题,提高生姜种植效益,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组合,探索枣庄地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生姜生长状况、产量、效益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生姜抗茎基腐病能力,增加生姜产量和效益,其中以处理4(30%替代比例,施用复合肥1.89 kg、生物有机肥7.2 kg)产量和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测定化肥(T1)、中药渣有机肥配施化肥(T2)、复合微生物肥料配施化肥(T3)、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T4)4种施肥方式下设施番茄的产量;并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表明,T2、T3、T4处理组番茄产量均显著高于T1、CK处理组;T2处理组土壤Chao1指数、物种数、进化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K处理组;T4处理组的物种数、进化多样性指数也显著高于CK处理组;施用不同肥料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reia)相对丰度,同时中药渣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均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基于主坐标分析(PCoA),T3、T2和CK处理组物种构成较为相似,而T4、T1处理组细菌群落构成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不仅可以提高番茄产量,还能够丰富土壤细菌多样性,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究减量施氮配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旱地苹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苹果园减肥增效和合理使用化肥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设置4个施肥处理:常规施氮+复合微生物肥料(T1)、常规施氮+清水(T2)、氮肥减量15%+复合微生物肥料(T3)、氮肥减量15%+清水(T4),连续3年观测苹果叶片和果实生长、产量、品质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较,氮肥减量15%不会显著影响苹果产量、品质及叶片氮磷钾含量,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能显著增加苹果产量和提高部分品质项目,常规施氮和氮肥减量15%模式下,分别可使苹果产量增加11.11%和13.27%,果形指数增加0.07和0.06,糖酸比增加19.02和24.40,天冬氨酸含量增加0.048和0.020mg/100g,总酚含量增加0.253和0.323mg/g,并显著增加了叶片磷含量。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可有效增加苹果产量并提高苹果品质,是实现旱地苹果园减肥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复合微生物菌肥配施化肥对芥菜生长及菜地土壤环境的影响,为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芥菜栽培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田间设单施100%化肥(T1)、7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T2)、85%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T3)和100%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T4)4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芥菜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及菜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T3处理芥菜的株高最高,且显著高于CK(P0.05,下同),单株重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公顷产量(29 390 kg)最高,较CK显著提高107.45%,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粗纤维含量为0.70%,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总酸含量(0.10 g/100g)低于其他处理,总糖含量(1.33 g/100g)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T3处理菜地土壤中的3种酶活性均最高,其中蔗糖酶活性为110.1 mg/gDW,土壤脲酶活性为0.125 mg/gDW、酸性蛋白酶活性为67.9μg/gDW,与CK和T1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629.14%和80.79%、135.85%和35.87%及63.22%和5.43%。T3处理菜地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最低,水解氮含量为136 mg/kg,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较T1处理降低9.33%;有效磷含量(19.7 mg/kg)较T1处理显著降低29.64%;速效钾含量(176.0 mg/kg)较T1处理显著降低57.89%,较CK降低58.97%;T3处理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土壤磷的潜在污染风险。【结论】芥菜栽培采用85%化肥+复合微生物菌肥(600 kg/hm~2)施肥模式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及改良土壤环境、降低水体和土壤磷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甜椒种植的最佳施肥方式,提高甜椒产值产量。以优质甜椒品种富裕(35-613)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施肥处理,即常规施肥(T1处理)、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T2处理)、单施基肥处理(CK处理),同时监测土壤变化,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甜椒生长性状、产量、产值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基肥处理(CK)相比,常规施肥处理与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处理均能增加甜椒果长和果重,促进甜椒结果、壮果,其中,水肥一体化+水溶肥料施肥处理在减少化肥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甜椒的产量和净产值,效果最好,并且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缓解土壤酸化,适合田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果园不合理的施肥现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果品产量、品质下降的现象,研究了不同配比 有机无机肥用量对金秋梨果园的影响。试验在等施氮量条件下设置了4 个处理,分别为100%化肥(CK)、20%有机 肥+80%化肥(T1)、40%有机肥+60%化肥(T2)、100%有机肥(T3)。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金秋梨的产量,其中 以T2 产量最高。在品质方面,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总糖和Vc 含量增加,硬度和总酸含量逐渐降低。此外,土壤微 生物、微生物量与有机肥间有正相关关系,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生物量量 碳、氮含量亦有增加的趋势。金秋梨根系主要集中在0~30 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须根数量逐渐减少。当有机肥用 量加大时,各土层的根数量均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氮肥运筹对烤烟养分积累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在低肥力植烟土壤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减量施用化学氮肥的潜力,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氮肥减施20%+3 300 kg·hm-2有机肥(D1)、氮肥减施30%+4 950 kg·hm-2有机肥(D2)、氮肥减施40%+6 600 kg·hm-2有机肥(D3)和常规施肥(CK),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烟株干物质积累、养分累积特性及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D1和D2处理增加了烟株干物质积累量,促进氮、磷和钾的吸收及其向烟叶的转移,提高了氮素表观利用率。D1和D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烟叶产量,促进内在化学成分协调。除产量外,D2处理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显著高于D1处理,D3处理在各方面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综上,低肥力植烟土壤施用有机肥条件下,减氮20%+有机肥3 300 kg·hm-2和减氮30%+有机肥4 950 kg·hm-2均有利于烟株养分吸收及积累,减氮30%+有机肥4 950 kg·hm-2处理最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生物有机肥对枸杞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化肥、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对枸杞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改善枸杞品质及提升枸杞园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化肥、50%化肥配施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共4个处理,测定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枸杞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枸杞产量比对照增加3.6%~7.4%,差异不显著;枸杞可溶性固形物、百粒重、枸杞多糖、总糖含量分别提高9.6%~9.4%、10.5%~20.2%、29.8%~50%、41.8%~60.2%;土壤pH值降低7.2%~8.6%,有机质含量提高26.8%~31.8%,速效氮磷钾分别提高27.7%~41.6%、26.3%~34.2%、26.9%~33.3%;细菌数量显著上升,真菌数量显著下降。【结论】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枸杞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枸杞品质和土壤养分,并可明显优化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途径之一,以紫色土为基质,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试验,采取6种施肥模式:农民常规化肥施用量FCF,四川省农业厅推荐化肥用量CK,化肥分别减量10%、20%、30%、40%的处理T-10、T-20、T-30、T-40,用有机肥补足这4个化肥减量处理的损失肥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春甘蓝产量,提高春甘蓝品质;相比于对照组CK的产量,T-20、T-30的增产率均在9.8%以上;其中,T-30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安全品质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由此说明,在化肥减量的条件下,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春甘蓝产量与品质,这是西南紫色土区春甘蓝提质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为紫色土区域有机养分资源的利用和春甘蓝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有机氮肥替代部分无机氮对汉中盆地水稻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旨在探索该区水稻生产的氮肥减量技术。试验共设不施肥(CK)、无机氮肥(100%N)、沼渣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RO)、微生物有机肥替代20%无机氮(80%N+BOF)、秸秆替代20%无机氮(80%N+SW)5个处理。采用稀释涂平板的方法测定水稻移栽前期、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并测定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结果表明,80%N+BOF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CK和100%N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77.21%和2.72%;水稻整个生育期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先降低再升高,放线菌先升高再降低;80%N+BRO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量,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各生育期B/F值、降低真菌数量,并减小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在水稻孕穗期和成熟期效果最显著。80%N+BOF处理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产量构成要素、水稻籽粒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且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为适宜于汉中盆地稻田化学氮肥减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the soil micro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yield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winter wheat, by conducting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A single application of N, P and K (NPK) fertilizer was taken as the control (CK) and three organic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were used: NPK fertilizer+pig manure (T1), NPK fertilizer+straw return (T2), NPK fertilizer+pig manure+straw return (T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organic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T1, T2 and T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oth soil total N (ST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from 2008 onwards. In 2016, the SOC content and soil C/N ratios for T1, T2 and T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for CK. The three organic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creased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In 2016, the activity of urease (sucrase) and the soil respiration rate (SRS) for T1, T2 and T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CK. The organic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lso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and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SMBN), the SMBC/SMBN ratio and the microbial quotient (qMB). The yield for T1, T2 and T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K, respectively. Over the nine year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 average yield increased by 9.9, 13.2 and 17.4% for T1, T2 and T3,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initial yield for each treatment, whereas the average yield of CK over the same period was reduced by 6.5%. T1, T2, and T3 lowere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wheat yield and increased the sustainable yield index (SYI). Wheat grain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f the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P<0.01).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organic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can stabilize crop yield and make it more sustainable by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改善烤烟土壤环境及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微生物菌剂为研究对象,共设7个处理,即10、25、50、100、150 g/株微生物菌剂、不施肥(CK)和常规烟草专用肥,研究施用微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土壤微生物含量上,施用微生物菌剂平均比CK提高了62.68%,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土壤生物活动,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烟株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平衡;施用微生物菌剂可增加叶片面积,提高烟叶质量,改善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产值和产量平均值比CK和单施化肥分别增加了33.74%、15.42%和13.60%、5.44%。[结论]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改善植烟土壤环境,提高烤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兴佳2号’马铃薯为材料,在减施化肥22.22%~50.00%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生物有机肥60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微肥与化肥配施(T2,微肥6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无机互混肥(T3,1500 kg/hm2)、复合微生物肥(T4,1500 kg/hm2)和螯合腐植酸复合肥(T5,937.5 kg/hm2)等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对照(CK1,复合肥1500 kg/hm2)、减量施肥对照(CK2,复合肥1125 kg/hm2)、不施肥对照(CK3)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T5、T1和T2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T5、T2和T1产量分别比CK1增产19.82%、11.65%和8.2%,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2提高74.87%、57.75%和50.52%;CK2比CK1减施化肥25%,产量仅降低3.21%,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61%;各处理间干物质、淀粉、V–C、蛋白质、钾、还原糖含量等差异显著。在减施化肥25%的基础上,螯合腐植酸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或微肥与复合肥配施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较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后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玉米生产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设3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MNPK)(等养分条件下,氮、磷和钾替代比例分别为10.0%、18.3%和15.0%),设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结果】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MNPK)较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CK),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期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片SPAD值;改善了玉米的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玉米产量增加83.47%、14.94%,净收益增加419.58元/hm2;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3.08%~39.29%、71.97%~95.70%、13.29%~45.13%、20.00%~23.26%,提高含水量,降低土壤pH和土壤容重。【结论】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促进玉米生长、增产增效和培肥土壤的一种经济可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施肥是影响土壤养分、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西南紫色土地区冬春茬甘蓝露地栽培条件下,增施有机肥对甘蓝栽培的影响,以早熟耐抽薹的2个春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100%化肥(CK)、70%化肥+30%有机肥(T1)、50%化肥+50%有机肥(T2)及100%有机肥(T3)共4种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比处理,系统比较了增施有机肥对春甘蓝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及甘蓝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增施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甘蓝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同一甘蓝材料,根际土壤转化酶、β 葡萄糖苷酶、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表现为T3>T2>T1>CK,大量增施有机肥的处理T3、T2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处理T3、T2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也明显高于CK,以T3含量最高,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则无显著差异;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外,T3处理的春甘蓝综合品质最高,T2与T1次之。同种施肥处理下,不同甘蓝品种间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品质差异显著。由此说明,减少化肥投入、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西南紫色土地区的土壤质量,促进甘蓝综合品质的提高,研究为生产安全优质的蔬菜产品及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