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钵苗插秧机落户常州国产插秧机迎来新技术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用户所熟知的毯状苗插秧机技术模式,迎来了新的竞争伙伴——钵苗育插秧技术。 中日知名农机企业牵手 行业对插秧机的认识多停留在对日本久保田、洋马和韩国东洋等企业的产品,对技术的了解也大多限于这类企业所代表的毯状苗育插秧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机科技推广》2014,(11):66-66
<正>10月27日,苏州久富牌新型插秧机产品在武汉隆重发布。据介绍,久富牌"增产型"插秧机既可以插钵苗,也可以插毯状苗,一机两用。该型插秧机不但首创独特的钵体苗输秧控制装置,还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发布会上,多位农机专家、农技专家公布了久富牌插秧机的实际使用和增产数据。据黑龙江省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专家介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水稻品种类型多样化、生产条件差异大、机械作业行距固定、机插毯状苗生产潜力小等问题,在久保田SPV—6C型高速水稻插秧机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钵苗插秧机移箱机构,实现对钵苗的精准取苗和栽插,发挥钵苗和宽窄行种植的优势。按照农机农艺融合的原则,确定移箱机构螺旋轴的结构参数,并建立关键部件的三维模型,分析螺旋轴的结构模态以及对螺旋轴组件装配体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螺旋轴在最高转速时的激振频率为11.08Hz,远小于其第一阶固有频率236.428Hz,不会与插秧机发生共振;滑块圆弧中心点位移约为217mm、质心水平移动速度约为272.87mm/s,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所设计的移箱机构达到了预期性能要求,为进一步实验验证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稻钵苗育插秧技术是一项以水稻钵盘育秧为核心的新型机械化栽培技术,通过不同插秧机现场试验后各指标的系统对比,得出结论: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在水稻伤根率、秧苗长势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机插秧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7月召开的湖南双季稻插秧机行距研讨会上,全省水稻育种、栽培、植保、农机和管理等方面共20位专家对双季稻插秧机行距进行了研讨。专家们结合不同行距、株距机插秧现场考察情况和各自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在综合分析研究机插操作、水稻品种、病虫防治等农艺要求,以及机具制造与购置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对适合湖南双季稻栽植的插秧机行距标准进行了记名表决,其中18位专家同意在湖南双季稻生产中主推行距为25cm的插秧机。省农业主管部门同意多数专家研究和认定的结果,确定今后在湖南双季稻生产区主推行距为25cm的插秧机。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近2666.67万公顷,机械化种植水平约为6%。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人力插秧机,1967年开始定型生产机动插秧机,逐渐发展为多种型号。1979年按不同行距和适应苗高编制系列,统一设计成2Z系列机动插秧机,主要代表产品是延吉插秧机制造厂生产的2ZT系列机动水稻插秧机及2ZB633型水稻钵苗移栽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积极引进日本久保田、洋马及韩国东洋机动插秧机技术。2001年江苏东洋插秧机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以生产高性能水稻插秧机为主要产品的中韩合资企业,2…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4月19—20日,江苏省农机推广站在南通市海安县组织召开2018年水稻机插秧现场会。江苏省农委、省农机局、省推广站等部门负责人,全省各县(区)推广站负责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农民群众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现场会上,苏州久富工作人员为与会人员精彩地介绍了水稻钵体毯苗机械化育秧插秧新技术。该项新技术采用新型钵体毯苗育苗技术,与传统的毯状秧苗相比,使用久富G6钵插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贵州省首次引进了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为研究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开展了常规毯状苗、钵苗和大钵体毯状苗3种育插秧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模式下的秧苗素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钵体毯状苗有利于培育壮苗,移栽后的根系损伤率为常规毯状苗的42.30%,根系损伤小,发根力与钵苗基本一致,秧苗素质明显优于普通毯状苗。钵苗、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移栽与同期人工相比,产量增幅分别为12.20%和11.08%,明显高于常规毯状苗的6.41%,且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较钵苗和常规毯状苗种植收益分别提升21元/667 m2和38元/667 m2,经济效益好。该技术为贵州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1.
郑毅  陆进  肖洁 《农业装备技术》2022,(3):29-30+33
研究贵州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技术方法,在同一区域地块开展水稻宽窄行钵苗机械插秧与毯状苗机械插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采取两种栽插及三种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比,宽窄行钵苗机插秧单产均高于毯状苗机插秧单产,探索水稻机械化关键环节技术,提高水稻产量,为贵州丘陵山区水稻种植大面积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机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直播有水直播、旱直播,还有手工撒播、机械直播等等,不同的种植模式作业效果不同。水稻直播工序最省,方法最简单,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常用的水稻插秧机根据操作方式和驱动行走形式分步行式和乘坐式两大类。其中步行式又分为手扶自动式插秧机和手扶拖拉机配套插秧机;乘坐式又分为独轮驱动行走乘坐式插秧机和四轮底盘插秧机,四轮底盘插秧机又有普通插秧机、高速插秧机两种。手扶插秧机主要插毯状苗,存在的问题是根系  相似文献   

13.
《农机科技推广》2023,(3):18-21+30
<正>为提高春耕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机械化技术到位率,针对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和北方地区春玉米(大豆)生产提出本技术指导意见,其他地区可参照应用。一、南方地区水稻育插秧水稻机械化育秧移栽技术包括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钵体苗机械化育插秧、钵体苗机械化有序抛秧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毋庸置疑,培育出合格的机插秧苗是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关键。文章通过在重庆市梁平区开展水稻机插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并应用于超过25.9万亩机插秧面积,可有效预防立枯、青枯病的发生,又能满足插秧机秧苗根系盘结良好而成毯状要求的关键技术为:在水稻育秧播种时喷施敌克松药液进行土壤消毒,在秧苗生长到1叶1心和2叶1心时,各喷施一次"立枯净"药液;当秧盘营养土pH值大于6时,在育秧播种和1叶1心时,每平方米用"食醋"100克兑水浇施进行营养土调酸;秧苗1叶1心时起,在田间灌1cm左右浅水护苗。同时,对东洋牌手扶插秧机行走链条箱采取"开孔后补焊"的办法更换损坏链条,对插秧机秧爪采取摩托车轮辐钢丝代用的办法进行修复,有效降低了插秧机维修成本。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窄行距插秧机机插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余姚市水稻种植以早稻、晚稻套种为主,部分地区种植单季稻。经多年引进与推广,水稻插秧机深受农户拥护,机插面积不断扩大,到2012年底全市插秧机保留量达到471台,2012年全市机插水稻面积超1.53万hm2,涉及农户2.6万多户,水稻机插已深入人心。现广泛使用的高速插秧机机插秧苗行距为30cm,比较适应早稻、单季稻杂交品种的种植要求。而在晚稻机  相似文献   

16.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应运而生,是我国水稻移栽及农艺发展的一次创新,体现了农机与农艺的完美融合。采取水稻钵苗分蘖机械移栽技术,不仅解决了普通水稻插秧机伤根还需缓苗的技术问题,而且满足了秧苗带蘖下田的农艺要求,促进了水稻的分蘖能力,延长了水稻生育期,提高了粮食的品质,实现了粮食高产。对比普通毯式育苗插秧机,尤其在春季气候较低或秋季早霜来临的季节,增产效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生产全程的各环节中,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在水稻种植机械化。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具有培育壮苗、插秧时机械化对秧苗损伤小、快速返青、高产等特点,该技术的推广可着力解决传统水稻平盘毯苗机插秧返青期长导致双季稻种植茬口紧张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选田、选种、播种、育苗、秧田管理、栽插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泥育旱管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泥育旱管技术是在无工厂化育秧设备情况下的一种简易育秧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对育秧设备投入要求不高、秧苗成毯性较好、可不使用育秧基质、育秧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势;该技术适合在南方稻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等茬口紧张的优质稻机插地区应用,有助于江西省水稻机械化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水稻生产分布广,不同地区的水稻生长环境不同,对行距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地区,水稻由于种植品种和种植条件不同、分蘖能力不同,对插秧机行距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水稻宽窄行种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通风透光性能和光合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普通水稻插秧机作业行距固定。近日,安徽农业大学朱德泉教授的科研团队经过4年攻关,研制成功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该插秧机可根据不同地区对水稻插秧行距的  相似文献   

20.
正针对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和生产条件的差异性,安徽农业大学朱德泉教授领衔的水田机械课题组研制了一种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据介绍,这种插秧机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插秧行距和水稻宽窄行种植,满足了不同品种、土壤肥力和种植模式等对水稻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的农艺要求,改变了水稻传统机械栽插方式,实现了机插密度大幅度可调,提高了插秧机的农艺适应性和使用效率。该机器行距无级可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市场上杂交水稻制种插秧机行距最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