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D打印以其高效灵活的优势,近年在制造业领域得以快速广泛应用。相对3D打印技术,模具制造属于传统的制造技术,模具行业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工业之母",其在工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就目前的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而言,要将其大范围应用在模具生产和制造方面,尚需时日。传统模具制造技术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劣势,3D打印技术存在着技术升级及人才培养的短板。本文则重调研3D打印技术在我国目前的模具行业应用的现状,并根据这些现状适当调整目前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为模具行业培养具备相应人才及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在我国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对3D打印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前我国在模具制造和设计中的整体效率,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模具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熊海涛 《农机化研究》2019,(10):254-258
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的不断需求,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将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3 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拖拉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部分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往往采用铸造的方式,需要结构复杂的模具。为了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了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加工制造效率。为此,以拖拉机轴承座的设计制造为例,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建立了轴承座的三维模型,最后通过软件切片的方式生产了3D打印模具的工艺文件。通过对传统加工方法和3D打印模具制造方法进行对比发现:采用3D打印技术对拖拉机部件进行设计制造,可以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工序,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的运用到了我国相关行业之中。通过利用3D打印技术,我国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有了空前的发展,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的将其运用到了航空航天、工程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及医疗产业等新兴领域之中,并且为提升我国的制造力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文章主要对我国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以及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优势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为促进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针对模具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的缺点,文章以手机外壳件为实例,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示例表明引入3D打印技术下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快速打印出来的实物来呈现模具设计结构特点,充分激发设计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模具的创新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科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其中3D打印技术就凭借其不可忽视的优势成为当前重点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业机械设备的持续发展是提升农业经济的重要条件。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农机制造中,能够极大地推动农业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本文分析当前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在未来农机制造中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够为3D打印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大范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3D打印作为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种的新技术,近年来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机械行业。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3D打印技术可与模具制造技术融合互补,促进模具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3D打印技术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志性生产工具和热门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技术支撑,更是推动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的主抓手,有助于实现机械制造转型升级。文章阐述了3D打印技术原理,分析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创新应用及应用优势,以期促进3D打印技术与机械制造深度融合和发展,提升机械制造行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现代模具制造中的高速加工技术,阐述了高速切削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机理、技术要求和优劣势.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可有效地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将两种技术综合运用达到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零件制造研究的最新进展,以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为研究背景,对3D打印技术在复杂零件制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分析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指出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提高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新兴技术,通过3D打印,可以将许多结构复杂的零件一体打印成型。农机研发因为设备、技术、周期的制约,一直难以有真正的突破,现主要介绍三种3D打印技术在农机研发中的应用优势,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具有加工周期短、制造方便快捷、不需要额外的模具及加工设备、可加工复杂程度高的零件等优点,在机械加工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3D打印技术就是熔融沉积式(FDM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积式3D打印机的喷头采用加热熔化挤压的形式将耗材喷出,其结构对加工精度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喷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吐丝、堵料等种种问题。本文就熔融沉积式3D打印机喷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将数字模型文件作为技术基础,以逐层打印的形式对金属或者塑料等材料进行粘合,以此来完成物体构造。当前,3D打印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均有所应用,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便利,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科研人员针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此,笔者对3D打印技术原理、类型和具体的打印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内和国外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3D打印技术的关键技术,以期为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佳  于森 《河北农机》2022,(5):73-75
3D打印技术属于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3D打印技术是一种极具重要性的技术,同时认为3D打印技术将引起新的工业革命.此文当中介绍了 3D打印技术的优点,探究了3D打印技术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技的进步催生了越来越多先进制造技术,3D打印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新技术,因其快速成型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领域。高等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设计并制造产品。受课时和设备所限,制造环节往往被省略,3D打印技术能帮助学生实现产品设计与快速制造的有机结合。文章就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设计一体化应用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艾亮 《南方农机》2019,(8):85-85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打印技术,能够应用于高职教学改革之中。对于3D打印技术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分析了3D打印技术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并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高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秦新华 《南方农机》2019,(5):136-136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升级,制造行业的更新换代,市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不断富足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开始追求时尚化和个性化,而3D打印的快速成型技术恰恰符合了客户的个性化要求。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阐述,通过案例设计,研究其在文化用品方面的创新,并展望了3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工业生产对铝合金异形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铝合金异形件具有形状复杂的特点,传统铸造生产技术很难制造该类型产品。因此需要寻找新型生产技术提高铝合金异形件的生产效率。3D打印是一种现代新型生产技术,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的联合应用进行浇铸,从而满足生产要求。3D打印技术提高了复杂铸件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铝合金异形件生产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应用领域相对较广,且发展前进非常可观.本设计对3D打印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对比、对3D打印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详细分析、对3D打印机的原理及特点做了重点介绍.不仅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还分析了3D打印技术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未来努力改进的方向.单从定义来看,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材料,再配以数学模型,在理论上一台3D打印机就能取代整个制造业.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制造的领域,例如模具制造、工业设计、航空航天、医药、建筑、衣服加工等20个以上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3D打印技术的定义、材料和打印原理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的现状,认为3D打印技术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开拓了新思路,并对目前3D打印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实现我国由传统的"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我们要利用好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