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考察废旧岩棉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进口新、旧岩棉,国产新、旧岩棉,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现代温室番茄生长、光合作用、果实品质、产量和营养液排液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番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最大叶长宽、净光合速率、果实主要品质参数以及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使用进口旧岩棉和国产旧岩棉均可以正常生产越冬茬番茄。番茄栽培中应该注重排液营养液的定期检测分析,使用旧岩棉基质栽培番茄,营养液中应适当提高S、Mn、Zn、Mo的含量;椰糠基质栽培应注重S、Fe、Mn、Zn、Mo的供给;为便于营养液配方及灌溉策略管理,温室同一灌溉区最好使用同一种栽培基质。该研究为温室岩棉循环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可以有效提升岩棉基质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番茄“树”营养液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层充气法国式现代温室中,试验研究了番茄树的营养液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温室综合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的调控,番茄树深液流栽培系统的建立,番茄品种的选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合理调控,营养液的管理。通过这些技术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在京郊的现代化温室中,水培番茄树栽培的可行性和高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宁夏设施番茄膜下滴灌条件下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宁夏中东部干旱带设施番茄需水规律,在宁夏盐池温室大棚里进行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番茄产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番茄的耗水量不同,平均日耗水量为1.31~3.73 mm/d,开花坐果期最大,日耗水强度达到7.31 mm/d。不同灌水定额处理对番茄茎叶、根的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 mm的处理产量达到195 898 kg/hm2,比对照增产75%,达到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达到3.45 kg/m3。并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4.
番茄岩棉栽培(rockwool cultivation)属于无土栽培,它是以岩棉为基质,以营养液提供植物所需养分的一种栽培方式。番茄岩棉栽培较早应用于荷兰,并且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樱花~农用岩棉配合滴灌等现代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樱花~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对于提高岩棉栽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岩棉栽培技术的全国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温室消毒、播种、移栽、定植、日常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樱花~农用岩棉温室栽培番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番茄简易营养液膜栽培的产量和品质均比稻谷壳灰基质栽培有较大的改善,番茄生长中的耗水量与株间温度和池温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01和0.05的显著水平,NFT栽培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产量存在显著差异(0.05),但在40cm和80cm宽度的栽培床之间的产量并没有差异,同时本文还对番茄开花结果初期营养液中的矿质元素浓度的昼夜 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国外先进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与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对南方温室条件下番茄的光合生理与冠层部位、小气候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部位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相差很大;温室内光合速率在正午时分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主要小气候影响因素是光照与温度,并初步模拟得出了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的非线性方程,结果对进行温室环境调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温室苦瓜耗水规律及作物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耗水规律的研究是优化设施蔬菜灌溉制度、充分挖掘蔬菜种植节水潜力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温室小区软管浇灌试验结合气象数据并利用数理分析方法研究温室苦瓜耗水规律。结果表明:苦瓜全生育期耗水量为310.49mm,平均日耗水强度为2.33mm;苗期、花期、幼果期和采收期的平均日耗水强度分别为0.68、2.39、3.63和2.25mm;苦瓜作物系数与耗水模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作物系数在苗期、花期、幼果期和采收期分别为0.54、1.53、2.90和2.64,相应阶段的耗水模数分别为6.54%、19.23%、46.74%和27.49%。结合各生育期耗水量、耗水强度、耗水模数,各生育期耗水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幼果期花期采收期苗期,幼果期为苦瓜需水关键期,在灌溉管理中应首先保证幼果期灌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设施环境下苦瓜耗水规律,为其灌溉制度的科学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辐热积驱动的温室甜瓜作物系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温室内环境因子(光照和温度)为自变量预测温室甜瓜作物系数的变化,为温室甜瓜耗水量的实时预测及灌溉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2、2013年不同播期试验的甜瓜耗水数据与温室内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对温室甜瓜作物系数进行了连续测定,采用辐热积量化光辐射和温度对作物系数的综合影响效应,以三次多项式形式定量表达充分灌溉条件下甜瓜作物系数与生长期辐热积的关系,建立辐热积驱动的甜瓜作物系数预测模型,并采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甜瓜的作物系数年际间变化不大,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采用辐热积驱动的作物系数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5和0.12。采用有效积温法对作物系数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间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8和0.17。【结论】辐热积驱动的温室甜瓜作物系数模型综合考虑了光辐射和温度对作物生长过程的驱动效应,具有更高的机理性和预测精度,模型形式简洁,是动态估算温室作物生长过程中耗水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干旱地区延后栽培葡萄生产中水分优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葡萄不同生长期设置土壤含水率下限进行调亏灌溉,研究调亏灌溉对延后设施栽培葡萄耗水变化及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亏缺处理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缓慢增加趋势;葡萄萌芽期至着色成熟期,各生育期耗水量总体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葡萄全生育期耗水强度变化规律与耗水量类似。各处理在萌芽期耗水强度为0.16~0.98mm/d;果实横径膨大率依次为ESFSPSCSGSCK,果实纵径膨大率依次为ESFSPSCSGSCK,果形指数各处理均小于对照CK,且与CK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探讨温室膜下滴灌不同生育时期灌水控制下限与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出适宜的番茄生育前、后两时期灌水控制下限组合。【方法】采用了日光温室小区作物栽培试验的方法,对试验数据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番茄的耗水量多少、产量的高低是番茄生育前期和后期灌水控制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后期灌水控制下限的高低对于全生育期灌水量的影响要高于前期,而前期灌水控制下限对产量的影响比后期更加明显;水分利用效率随番茄产量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当产量为9.69 104 kg·ha-1时,水分利用效率有最小值62.28 kg·m-3。【结论】温室覆膜滴灌栽培番茄,应将各个生育时期的灌水控制下限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综合考虑节水、增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因素,番茄生育前期和后期灌溉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分别控制在20和60 kPa左右为宜;与番茄生育后期相比更应加强对番茄生育前期的水分调控管理。研究结果可为温室覆膜滴灌蔬菜栽培的水分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溉土壤水分上限对温室番茄开花坐果期处理的结果表明,灌溉上限为土壤相对含水量90%时,叶片细胞汁液浓度、细胞膜相对透性最小,自由水/束缚水值最大;灌溉上限为土壤相对含水量的85%时,光合速率最大;灌溉上限为80%时,气孔传导值最大,气孔阻力最小.蒸腾速率与灌溉土壤水分上限值呈直线相关关系.细胞膜相对透性、光合速率与灌溉上限呈二次方程曲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节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光温室膜下滴灌和沟灌方式下种植番茄的耗水量、产量和收入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盛果期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比沟灌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了18%;在全生育期膜下滴灌比沟灌耗水量减少了13.6%,可节约灌溉水25%;且滴灌条件下番茄可提早上市8 d,比沟灌增产30.7%,增加产值4.5万元/hm2,年产投比增高0.31.  相似文献   

14.
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以及综合效益的影响,优化西北地区温室番茄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为该地区温室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沟灌(CFI)和交替隔沟灌溉(AFI)两种沟灌方式,以两次灌水的间隔期Φ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为基数,设置0.6E、0.8E、1.0E、1.2E四个灌水量梯度,共8个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主成分综合得分和灰色加权关联度量化番茄的品质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对番茄的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赋权,通过TOPSIS法对各处理下温室番茄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均对番茄品质产生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番茄品质综合评价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两者都得出AFI-0.6E、AFI-0.8E为品质最优的两个处理;AFI-0.6E处理相较于产量最高的AFI-1.2E处理减产达22.56%,而AFI-0.8E处理相较于AFI-1.2E处理仅减产9.42%,且AFI-0.8E与AFI-0.6E的IWUE无显著差异;TOPSIS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AFI-0.8E处理为综合效益最高的处理。【结论】采用交替隔沟灌溉,灌水量设为0.8E,在提高番茄的综合品质的同时又可以使产量和IWUE处于较高水平,从而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温室番茄优质、高产、高效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模式对设施番茄产量与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设施番茄水肥利用率,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试验设置滴灌施肥与传统漫灌施肥两种模式,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设施番茄产量以及设施菜田土壤温度、硝态氮、有效磷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漫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模式能提高设施莱田土壤温度0.5~1.5℃,增产4%~35%,氮肥利用率提高2%~17%。综合节水、氮肥利用和产量3项指标,以每6d滴灌1次,灌溉定额为每次180m^2·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适用于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在日光温室番茄节水节肥增产效能上的差异。【方法】基于负压装置和滴灌系统,研究常规施基肥(CK)、营养液滴灌施肥(DI)和负压供液施肥(NI)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负压供液施肥模式下土壤水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0—20 cm土层含水量周年变化幅度为20.8%—25.0%,低于滴灌施肥处理的19.7%—28.6%。基于负压装置的供液模式(NI)相对于处理CK和DI,不但养分(N+P_2O_5+K_2O)的周年总投入量分别降低了5.0%和17.2%,而且显著促进了番茄植株生长,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其中处理NI与CK相比,番茄生物量提高了23.0%以上(P0.05),产量增加了7.5%—10.0%,而与处理DI相比,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7.3%—21.5%(P0.05)。负压供液施肥模式能够减少水肥用量,降低温室番茄周年耗水量,提高水肥利用率。与处理CK和DI相比,处理NI的年灌水量分别减少了18.4%和17.2%,番茄年耗水量分别降低了12.8%和12.1%(P0.05),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7%—40.1%和10.0%—30.3%(P0.05),肥料偏生产力则分别提高了10.4%—19.6%和14.5%—42.7%(P0.05)。水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是负压供液施肥模式实现节水节肥增产保质等效能的重要原因。【结论】基于负压装置的供液模式不仅减少了水肥的投入量,而且能够促进温室番茄生长、确保产量,同时改善了果实品质并大幅度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可作为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番茄不同生育期的蒸腾作用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称重法,用Penman-Monteith方程模拟了番茄生育期蒸腾速率的变化,以期为北方日光温室节水灌溉、环境调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番茄结果期日蒸腾量最大,苗期最小,结果期的需水量是开花期和苗期的14倍;苗期的蒸腾量在午后12:30时达到最大值为8g·h-1,开花期和结果期在上午11:3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8.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crop growth and water control optimization in closed greenhous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losed greenhouse and the conventional greenhouse in terms of crop growth, yield and 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CO_2 in a closed greenhouse, were far higher than those in a conventional greenhouse. Compared with tomato and cowpea, spinach and alfalfa adapted well to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and their water requireme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closed greenhous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eenhouse.  相似文献   

19.
加气灌溉对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侯会静  蔡焕杰  朱艳  王超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7):3380-3390
【目的】CO_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起到重要作用。加气灌溉通过改善土壤通气状态,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然而加气灌溉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较少,且通过静态箱法系统地研究加气灌溉对设施菜地土壤CO_2排放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分析加气灌溉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对评估加气灌溉技术的农田生态效应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飞越’,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利用文丘里计作为加气设备,通过地下滴灌系统实现水气结合的加气灌溉方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温室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进行原位观测,研究加气灌溉对土壤CO_2排放的调控效应。试验按灌水量(充分灌溉、亏缺灌溉)和加气(加气、不加气)的双因素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加气亏缺灌溉(AI1)、不加气亏缺灌溉(CK1)、加气充分灌溉(AI2)和不加气充分灌溉(CK2),每个处理3个重复。研究加气和充分灌溉较不加气和亏缺灌溉对温室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番茄整个生育期,不同加气灌溉模式下土壤CO_2排放通量随移植后天数增加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番茄开花坐果期。加气和充分灌溉处理较对应的不加气和亏缺灌溉处理增加了番茄整个生育期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和排放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AI1、CK1、AI2和CK2处理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29.31、193.66、259.10和224.76 mg·m~(-2)·h~(-1),且以AI2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最大(6 383.43 kg·hm~(-2)),分别是AI1、CK1和CK2处理的1.12、1.32和1.13倍。此外,不同加气灌溉模式下土壤充水孔隙率(WFPS)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大致呈下降的趋势;土壤温度(T)大致呈上升的趋势,且同一时刻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较小;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且番茄整个生育期SOC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加气灌溉较对应的不加气灌溉降低了T和WFPS,增加了SOC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充分灌溉较对应的亏缺灌溉增加了WFPS和SOC,但不显著,对T的影响不一。此外,经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充水孔隙率呈负相关,与土壤温度和有机碳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得出,加气灌溉增加了土壤CO_2排放,但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评估加气灌溉技术的农田生态效应和设施菜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