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消费不仅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且也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存在的问题是,需求结构失衡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比重偏低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是,通过扩大消费比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发展该产业,通过升级消费结构从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1—2011年贵州省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以及就业角度,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对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应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库尔勒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概况,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库尔勒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3年,库尔勒市第二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最大,对库尔勒市的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作用,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影响最弱。库尔勒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还处在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过渡阶段。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应优化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运用计量模型方法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研究新疆在该时期各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一方面,研究新疆经济增长对各产业产值的影响。Chow Test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转折点在1991年。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结构演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伴随着新疆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下降,即第一产业增速放慢;第二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增加,即第二产业增速变快;第三产业产值对GDP的弹性也下降,即第三产业增速放慢。  相似文献   

5.
提升城市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是襄阳市发展的重点方向。促进城市化进程和优化产业结构休戚相关,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关数据分析分别研究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的关系、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县域产业结构对襄阳市总产业结构的影响三大方面。研究结论为:2011~2017年襄阳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幅度小于产业增加值比重减少幅度,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幅度小于产业增加值比重增加幅度。2017年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093、-0.551、0.755,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2015年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后城镇化率的增长幅度均在1%左右,涨幅不明显。襄阳市三县产业结构占总产业结构约为17%,占比较大,且产业结构较为优良。通过促进三县产业结构优化,加大三县产业产值在总产业产值中的比重从而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采用全国及西部12省区1999~2009年度数据,分析了1999~2009年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经济发展后势强劲。对新疆经济与全国、西部12省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GDP总量及增速、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增加值、人均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新疆经济发展都取得一定成效,但与预期效果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剖析了新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还有待继续转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加大的态势并未呈显缩小之势;投资总量偏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为中央及19省市对口援疆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新疆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新疆应把握好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的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7.
根据1952~2010年新疆统计数据,对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就业弹性系数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52~2010年新疆GDP和总就业人数在不断的上升;三次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也表现为一定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以1992年为分界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各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相对应,但以1979年以后趋势明显;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得到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差异明显;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中,仅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3—2014年安徽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值及三次产业子产业相关数据,对安徽渔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安徽渔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第一产业对渔业经济贡献度虽然最高,但是贡献程度却呈下降趋势;水产养殖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依旧最高,但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产品加工和水产运输为第二、第三产业中对渔业经济贡献程度最大的两个产业;Moore结构变化值和年均变动值均反映渔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显示第二、第三产业均超前发展,且第二产业超前程度远强于第三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文伯  万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19-19820
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三次产业GDP为研究口径,以全国为参照区域,对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研究,测算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与经济相对增长水平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31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水平联系密切,产业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力不足,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效应不协调。根据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效应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分为4类地区,并针对4类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失衡问题一直存在,而且区域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运用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两项指标,比较分析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差异以及二者的协调性问题。结果表明:三大地区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非但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且还呈恶化的趋势;中、西部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大于东部;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不仅都为正值而且越来越小。第一产业仍存在剩余劳动力,尤以西部地区为甚;与此同时,第二、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但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均在下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协整检验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经济总量与第二、三产业产值结构同向变动,而与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呈反向变动;同时,由相关性分析可知,第三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主导作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西北五省(区)林业的产值数据,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M)计算了该区域2006—2014年林业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分析了其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林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其产值由2006年的34.6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15.6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70%;就产业结构而言,该区域林业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6年的91.87∶4.54∶3.60调整为2014年的83.15∶9.69∶7.16,林业结构以传统的林业种植业为主,林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从省(区)间林业产业发展差异上分析,陕西、新疆两个省(区)林业发展水平较高;从区域林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上分析,该区域有较多的林业子产业发展迅速,从动态的角度看该区域林业产业的发展,较快的发展速度弥补了林业基础结构上的缺陷,产业结构总体上正在向逐步优化的方向演化。在此基础上,对西北五省(区)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部门反应弹性值考察慈溪市1980-2014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对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各产业所占比重为权数对各自的增长率加权平均来测度产业结构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慈溪第一、二、三产业的波动都比较明显,1980-1990年产业比重变动对于人均收入增长的反应弹性在逐渐上升,1990-1995年有下降趋势,1995-2000年又一次明显上升,2000年后持续下降;慈溪市产业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表现为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则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且变动不大,2000年后都在60%上下浮动,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2000年后贡献率趋向平衡在35%上下浮动;1980年以来慈溪市的经济增长一直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依赖度过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和以GDP为表征的经济发展两项指标的协同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第一、二、三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二产业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在此结论上,提出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发展提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治国  史常亮  张冠坤  裴阳朔  张大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72-16273,16276
江苏省产业结构经历实现了"二一三"向"三二一"的转变。然而,这一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的有效性以及产业结构格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有待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判别产业结构因素在江苏省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指出江苏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因素并不是主导力量;在三次产业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一产业贡献最大,第二产业贡献其次,第三产业贡献最小,其中房地产业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金融业和建筑业相对较小,工业潜力有待进一步发展。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充分发挥工业对江苏省发展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统计指标,得到2003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工业是当前安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安徽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矛盾,第三产业中仅有文体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为朝阳产业,交运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2009—2013年相比2004—2008年时段产业质量明显改善,房地产业和教育发展不充分拖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国内在预测宏观经济走势时,普遍重视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PMI)的应用,而忽略了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NMI)。据统计,2012年我国的非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工业,第三次产业取代第二次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NMI)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它是否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预测宏观经济走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NMI指数和GDP增长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改革与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一个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制度互动的框架内,着重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与所有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西部开发中,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与所有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唯此才能发挥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变粗放式增长为集约式增长,实现西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健康与否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占有很重要因素。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白银市产业结构的整体特点是 :第一产业规模小 ,竞争力弱 ;第二产业规模庞大 ,结构落后 ,主要产品不具备区域竞争力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规模相对较大 ,竞争力强。产业调整的重点是对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应基于白银市已有的产业环境 ,做到企业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同时兼顾第一产业特色化种植、产业化经营 ,第三产业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收入增长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对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以科布—道格拉斯分配函数为基础导出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决定关系,采用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了GDP及三次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作用,并用谱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周期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中,GDP、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增长均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贡献,但第三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在动态面板模型中,GDP及三次产业的增长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农民收入的波动同时受到农业及非农产业波动的影响,GDP、第二、三产业波动的主周期为7-12年,但第一产业波动的主周期只有2.8年,农业产业的频繁波动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波动程度。未来提高农民收入,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稳定经济增长和农业生产,强化对农业风险的控制,同时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