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鄂魔芋1号’是以花魔芋为母本,白魔芋为父本,经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平均产量26.77 t · hm-2,平均繁殖系数13.7。三龄鲜球茎干物质含量16.60%,葡甘聚糖含量55.85%。抗软腐病、灰霉病和干腐病,易感白绢病。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期146 d。适宜湖北省西部山区海拔800 ~ 1 300 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马继琼  杨奕  尹桂芳  孙道旺  许明辉  王玲 《园艺学报》2017,44(Z2):2703-2704
 ‘云魔芋迷乐2号’为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muelleri),生育期155 d左右,单株球茎增长倍数平均8.35倍,平均产量56 250 kg · hm-2,球茎葡萄糖甘露聚糖含量38.0% ~ 43.0%,粘度2 500 ~ 4 000 mPa · s,适宜400 ~ 1 300 m海拔的湿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李川  崔鸣  王显安  赵兴喜  李增义  刘列平 《园艺学报》2014,41(10):2161-2162
‘秦魔1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岚皋花魔芋农家种群体选育出的新品种。株形紧凑,平均产量达22.75 t ? hm-2,较当地农家品种增产29.04%。鲜魔芋含干物质21.21%,干物质中含葡甘聚糖57.77%,生育期约160 d。适宜在秦巴山区海拔700 ~ 1 200 m区域的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耿芋2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的珠芽类魔芋。平均产量45 t · hm-2,抗病性好,较当地种植的花魔芋增产近50%,软腐病发病率降低60%。生育期240 d,商品芋精粉葡甘聚糖含量43.69%,粘度14 600 mPa · s,平均出粉率52.8%。适宜西南地区海拔600 ~ 1 600 m的山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昆明、曲靖、丽江、楚雄、保山5个地方对楚魔花1号魔芋进行区域性比较试验,以当地魔芋种质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楚魔花1号在不同地区间表现较为稳定,在参试的7个魔芋品系中,楚魔花1号综合表现最好,萌芽出苗所需天数最少,生育期较短,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占有优势,抗病性强,产量高于当地主栽种质,下一步可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魔芋专用肥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海拔不同魔芋专用肥施用量对魔芋产量和发病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发病率降低,海拔700m以上区域较适宜魔芋生长。施用魔芋专用肥的各处理鲜芋产量和膨大系数均高于不施肥(CK),其中667m2施肥75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和膨大系数较高,发病率较低。播种种芋大小与出苗率呈正相关、与膨大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富魔1号’是通过系统选育方法,从云南富源地方花魔芋资源中选出的新品种。2年生平均产量为35.94 t ? hm-2,繁殖率为7.1,精粉葡甘露聚糖含量74.8%,粘度21 567.0 mPa ? s。适宜在云南海拔1 600 ~ 2 300 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黄飞燕  黄姚 《西南园艺》2004,32(5):36-36
魔芋又名蒟蒻,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的催芽选苗移栽是恩施市沙地乡邓祥光同志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即改魔芋直播为育苗移栽,此方法成本不高,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一般可增产10%~15%,值得在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种植方式对珠芽魔芋的增重系数和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湖北恩施二高山地区(海拔400~800 m)不同种植方式对珠芽魔芋生长发育、抗病性和产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玉米套种,珠芽魔芋植株不仅抗病抗倒、无太阳灼伤,而且其增重系数大、产量高,可以作为二高山地区及其他类似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进行栽培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尹桂芳  马继琼  孙道旺  杨奕  王玲 《园艺学报》2015,42(Z2):2877-2878
‘云魔芋迷乐3号’是2009年从泰国北部地区达府引入的群体种进行系统选育,经去杂纯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4代繁育后获得性状稳定的株系,并进一步扩大繁育得到的新品种。膨大系数12.7倍,葡甘聚糖含量30.0% ~ 35.0%,粘度1 500 ~ 2 500 mPa · s。适宜在海拔400 ~ 1 300 m的湿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罗燕  蒋华 《蔬菜》2023,(4):69-73
为掌握不同海拔区域不同朝天椒品种的生育、经济、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抗逆性,通过对遵义指形朝天椒的3个品种遵辣9号、骄阳6号、朝天椒8号进行不同海拔区域的多点试验,结果发现:在低、中、高3个不同海拔区域,总平均667 m2产量遵辣9号(1 168.53 kg)>朝天椒8号(1 164.42 kg)>骄阳6号(1 047.11 kg);遵辣9号、骄阳6号的抗逆性总体好于朝天椒8号;随着海拔的升高,3个指形朝天椒的生育期和采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后,抗病性呈增强趋势;朝天椒8号和骄阳6号的产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遵辣9号的产量在中海拔区域最高、其次是高海拔区域;海拔对3个指形朝天椒的植物性状、经济性状、抗倒伏性、耐涝性、耐旱性等影响不明显;遵辣9号更适宜于中高海拔区域种植,朝天椒8号和骄阳6号更适宜于低海拔区域种植;因此不同的海拔区域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辣椒种植高产、高效,选育了早熟、质优、丰产的辣椒新品种辣冠3号。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辣冠3号表现出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线形,青熟果绿色,口感品质好等优势;结合良种良法,可实现667 m2产量3 200 kg以上,667 m2产量1.2万元左右,丰产性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6个平头型结球甘蓝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品种的表现情况,为四川省绵阳地区结球甘蓝种植户品种选择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春福来、西园056、京丰1号(CK_2)、乐匠2号、绿崎、优秀4号、夏御所、中甘101、乐匠等9个品种熟性较早,均为中熟品种;冬武者、寒将军(CK_1)、越冬王、冬御所、越冬王子、优秀甘蓝、冬青等7个品种熟性较晚,耐寒性较强,适宜作为越冬栽培品种;晚熟品种667 m~2产量均较高,其中冬武者最高,达到了7 069.4 kg;中熟品种667 m~2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春福来,为5 960.1 kg,其次是西园056,为5 367.8 kg。  相似文献   

14.
根据花魔芋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对照雷公山区的气候资料和土质报道,指出雷公山区海拔600~1 500 m区域的生态环境适合花魔芋种植,其中600~900 m、900~1 300 m、1 300~1 500 m依次为次适层、最适层和可适层;深入研究抗耐酸土魔芋种质发现,就近选择凉爽场地扩繁、轮繁种子,能更好适应基地建设就地供种要求;只有应对好酸土锈田、缺磷少钾、春秋低温、凝冻霜害、连作障碍的不利影响,拓展间作、套作,魔芋基地才能有望稳步扩大并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5.
丽芸1号是以地方品种红花黑籽为母本,黑珍珠为父本,杂交组配并连续多代自交,比较鉴定,单株选择育成的品种。生长势较强,嫩荚长约17.2 cm,单荚质量约10.8 g,荚色较绿,不易纤维化。海拔550~800 m的高山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1 666 kg左右,耐热性和耐旱性较好,适宜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