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疏果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单穗留60、80和100粒果不同的疏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粒大小、果形指数、果穗性状和等级果率等相关品质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0和80粒处理对提高单果质量作用效果极为显著。3种处理都能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0粒效果最为显著。3种处理均能促进果实生长,增大了果个,纵径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 %、8 %、4 %,横径分别增加了4.4 %、6 %、2.4 %。果穗的形状和紧密度以80粒留果量为适中。留果量与红地球葡萄果形指数、果实着色和等级果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灌水量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指标、香气组分积累、香气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差异,确定灌水模式与鲜食葡萄感官品质形成间的关系,为限根栽培葡萄最佳灌水量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食葡萄‘阳光玫瑰’为试材,设置对照组CK、轻度水分亏缺组(DI-1)、重度水分亏缺组(DI-2),系统比较不同灌水量对葡萄果实外观形态指标、色泽指标、香气组分、萜烯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影响葡萄果粒的形态与质地特征,采收期时葡萄果粒的纵径并未受到灌水量的显著影响,而亏缺灌溉组果粒的横径、单粒重显著降低(P<0.05)。葡萄果肉的硬度也受到亏缺灌溉的影响而下降,特别是DI-2组,葡萄果肉硬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亏缺灌溉组DI-1、DI-2的葡萄果实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重度亏缺组DI-2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轻度的亏缺灌溉(DI-1)并未对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亏缺灌溉处理下葡萄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出现降低,DI-2组果皮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最低。灌水量影响到葡萄果实中香气组分的积累,对于萜烯类物质,轻度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赤酶素(GA3)与塞苯隆(TDZ)组合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和苦涩味物质含量的影响,为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葡萄保果和膨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巨玫瑰葡萄生理落果初期和膨果初期用25.0 mg/L GA3+2.5 mg/L TDZ浸蘸果穗,测定分析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基本生理指标及苦涩味物质含量.[结果]25.0 mg/L GA3+2.5 mg/L TDZ处理可明显提高巨玫瑰葡萄果实单粒重和增大果粒纵横径;显著降低成熟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0.05,下同),抑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从而抑制果实着色;促进果实苦涩味物质(可溶性单宁、类黄酮和总酚)积累.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着色指数与苦涩味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苦涩味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巨玫瑰葡萄生理落果初期和膨果初期以25.0 mg/kg GA3+2.5 mg/kg TDZ混合水溶液均匀浸蘸果穗,可提高其果实产量和增大其果粒,但会减缓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果实着色,并促进苦涩味物质积累,不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避冻新品种“春花1号”枇杷高接换种树为试材,设置单穗留果3、6、9、12、15五个处理,研究单穗留果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春花枇杷新品种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春花1号”枇杷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和商品果率均随单穗留果量增加而降低,其中单穗留3个果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最好,单果重达29.08g,商品果率为94.44%。随单穗留果量增加,果实内含物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单穗留9个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含量及糖酸比均最高。综合比较认为,“春花1号”枇杷单穗留果量为9个,果实外观内质及产量更好,利于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设施限根棚架栽培的7年生“红十月”葡萄为材料,通过控制单株相同留穗量(20穗)和每穗不同果粒数(60粒、80粒、100粒)处理,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对“红十月”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0粒处理的葡萄单穗重显著小于80粒、100粒处理,其果实单粒重、果粒纵径、果形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红色色度a*、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两个处理,且果实全部着色。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红十月”葡萄设施限根棚架精品化栽培适宜负载量为单株保留20穗,每穗留果60粒,每667 m2产量控制在1 4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细胞分类素(CPPU)对葡萄果实香气组分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香气物质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在花期时用25 mg·L~(-1)GA_3处理花序,花后2周时用25 mg·L~(-1)GA_3+0 mg·L~(-1)CPPU处理果穗作为对照(CK),设置25 mg·L~(-1)GA_3+5 mg·L~(-1)CPPU(Ⅰ)、25 mg·L~(-1)GA_3+10 mg·L~(-1)CPPU(Ⅱ)、25 mg·L~(-1)GA_3+15 mg·L~(-1)CPPU(Ⅲ)3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脱氧木酮糖磷酸合酶基因(DXS3)、香叶基二磷酸合酶基因(GPPS)和里那醇合成酶基因(LIS)的表达变化,并利用GC-MS技术测定葡萄香气组分。[结果]与对照相比,处理Ⅰ和Ⅱ的果实显著增大、增重,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所下降,外观品质提高,处理Ⅲ因CPPU浓度过高而引起葡萄品质下降。与对照相比,香气种类减少,萜类物质特征香气里那醇、顺式氧化里那醇、香叶醇等相对含量降低,风味变淡,且CPPU浓度过高,不利于香气的产生。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CPPU处理的果实中香气合成相关基因DXS3、GPPS、LIS表达量高峰推迟且峰值下调,浓度越高,推迟时间越久,峰值更低,基因表达受抑制,这与萜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相一致。[结论]25 mg·L~(-1)GA_3+5 mg·L~(-1)CPPU处理能够改善‘阳光玫瑰’葡萄外观品质并保证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一年两收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夏果和冬果)无核膨大处理的配方与方法,为广西地区阳光玫瑰葡萄一年两收高效、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赤霉素(GA_3)、吡效隆(氯吡脲、CPPU)、噻苯隆(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夏果设置10个组合和浓度处理,冬果设置19个组合和浓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对一年两收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进行无核化及膨大处理。果实成熟后每处理采取5~10穗正常果穗,分别测量果穗长度、果粒数、果粒纵横径、果梗直径等,分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结果]不同处理中GA_3+CPPU和GA_3+噻苯隆均能使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阳光玫瑰夏果和冬果的果粒增大,品质提高,但所有处理中,果粒最大、综合果实品质优良的处理为满花后3 d用25 mg/L GA_3+5 mg/L噻苯隆处理第一次,夏果间隔10 d、冬果间隔7 d后用30 mg/L GA_3+2 mg/L噻苯隆处理第二次,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夏果果实平均单粒重为13.40 g,最重果粒达17.44 g,无核率为84.00%,固/酸为33.51;冬果果实平均单粒重为11.32 g,最重果粒为14.96 g,无核率达96.00%,固/酸为25.57。[结论]一年两收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能使果粒显著增大,增加其单粒重,提高其无核率并提升果实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6BA对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提高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梅洛’葡萄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400 mg/L)6BA处理,研究6BA对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花色苷含量与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100 mg/L 6BA处理可提高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花后110 d达到最大,为5.21 mg/g;100 mg/L 6BA处理葡萄果实PAL、CHS1、F3′H、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90 d显著提高,200 mg/L 6BA处理F3′5′H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400 mg/L 6BA处理则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100 mg/L 6BA处理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与CHS1、UFGT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200和400 mg/L 6BA处理组花色苷含量与PAL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100和400 mg/L 6BA处理组MybA1与UFGT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质量浓度6BA处理有利于提高果实花色苷含量,在果实着色后期可影响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6-BA对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提高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梅洛’葡萄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400mg/L)6-BA处理,研究6-BA对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花色苷含量与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100mg/L 6-BA处理可提高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花后110d达到最大,为5.21mg/g;100mg/L 6-BA处理葡萄果实PAL、CHS1、F3′H、UFGT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后90d显著提高,200mg/L 6-BA处理F3′5′H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400mg/L 6-BA处理则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100mg/L 6-BA处理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与CHS1、UF-GT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200和400mg/L 6-BA处理组花色苷含量与PAL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100和400mg/L 6-BA处理组MybA1与UFGT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质量浓度6-BA处理有利于提高果实花色苷含量,在果实着色后期可影响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巨峰葡萄第2造果果实存在含酸量偏高和果粒较小的问题。[方法]以巨峰葡萄为材料,研究多肽及不同施肥配方处理对巨峰葡萄第2造果产量、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增施有机肥能够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果实酸含量,有利于叶片P、K元素的吸收,增加葡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明显;喷施800倍多肽,能促进果实中Ca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提升第2造果果实品质,对葡萄产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增施化肥则对叶片、果实N元素吸收与积累作用最大。[结论]增施有机肥和喷施多肽有助于提高巨峰葡萄第2造果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麝香葡萄酒中萜烯类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葡萄酒的香气质量,本研究以‘小白玫瑰’‘玫瑰香’2种麝香葡萄为材料,于转色期在葡萄果实表面喷施10 m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成熟后采收、酿酒,测定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MeJA对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处理后‘小白玫瑰’‘玫瑰香’葡萄酒中总酸含量、酒精度和总酚含量均显著增加;在处理组和对照组酒样中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物质,处理组酒样中醇类、酯类、萜烯类物质的含量以及香气物质总量均显著增加;酒样中共有的且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值大于1的香气物质包括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和芳樟醇,这些物质是麝香型葡萄酒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其中辛酸乙酯的OAV值最大,对葡萄酒香气贡献最大。在MeJA处理后,‘小白玫瑰’葡萄酒的花香明显提升,贡献突出的是丁酸乙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芳樟醇、反式-β-罗勒烯和香叶醇,‘玫瑰香’葡萄酒的果香明显提升,贡献突出的是癸酸乙酯、乙酸异戊酯、β-月桂烯、D-柠檬烯和香茅醇。综上,MeJA处理麝香葡萄果实可提高葡萄酒中香气物质含量,使葡萄酒的花香和果香更明显,本研究可为提高麝香葡萄酒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玫瑰香"葡萄6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测定分析,揭示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组分和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果实共检测出60种香气成分,在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芳樟醇,相对含量从转色后期的3.24%迅速增加到成熟期的55.26%;其次是C13烷,相对含量从转色前期的1.63%激增至转色后期的18.84%,增加了10.56倍,之后迅速降低,到成熟期消失,与芳樟醇的变化呈负相关;萜类化合物是"玫瑰香"葡萄的主体香气,其中芳樟醇是最主要成分;转色前期—转色后期是香气成分前体物质的合成时期.  相似文献   

13.
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处理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火焰无核葡萄果实负载量的减小,果实的单果粒重量增加,当留果量为20穗时,单穗重量最大,达到0.91kg,单位面积产量最大达到2 645.77 kg,而且着色指数为Ⅳ,果品外观较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16.8%,总糖含量也最高,达到14.5%;当留果量最多(30穗)时,有机酸含量也最高,达到18.85%,另外随着负载量的增加,Vc含量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说明负载量过多会影响葡萄果实的糖酸比以及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白葡萄成熟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品种白葡萄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差异。[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水晶葡萄、白香蕉葡萄和阳光玫瑰3个品种成熟果实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品种白葡萄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水晶葡萄和白香蕉葡萄分别检查出36、33种香气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烯烃、烷烃及少量其他化合物,酯类物质含量最多,所占比重较大,水晶葡萄中氨茴酸甲酯和β-紫罗兰酮为特殊致香物质,白香蕉葡萄则以大马酮为主。阳光玫瑰仅含有醇类、醛类、酯类、烷烃和烯烃5类,共29种香气物质,其主要致香成分除主要几种单萜醇类,还有月桂烯、罗勒烯和柠檬烯。[结论]不同品种白葡萄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特征香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新郁”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新郁”葡萄果实着色初期,喷施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改善“新郁”葡萄果实着色影响.每种试剂分别设置3个浓度,20 mg/L,60 mg/L,100 mg/L,以喷清水为对照.分别测定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果皮色差、果皮叶绿素、花色苷等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利用植物调节剂调控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对葡萄植株全部果穗进行喷穗处理,设置坐果期喷施100 mg/L ABA、转色期喷施清水(ABA处理),坐果期喷施0.4 mg/L EBR、转色期喷施清水(EBR1处理),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0.4 mg/L EBR(EBR2处理)和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清水(对照处理,CK)4个处理,取成熟葡萄果实酿造葡萄酒,测定不同处理葡萄果实的穗质量、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及葡萄酒的残糖、pH值、干浸出物、酒精度和挥发酸;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成熟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ABA和EBR处理能提高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加速葡萄成熟,并提高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酯类、醇类等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CK、ABA、EBR1、EBR2 4种处理葡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28,34,31,31种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醛酮类、萜烯类、酸类和酚类等。与CK相比,ABA、EBR1和EBR2处理葡萄果实香气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4.50%,11.16%和17.17%。3个激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酯类、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且以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葡萄果实酯类物质总量较CK提高了27.82倍,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2.29%和24.13%。【结论】外源激素ABA和EBR处理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提升及香气物质的合成。ABA处理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及EBR1和EBR2处理醇类物质含量均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香格里拉地区不同留果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葡萄结果枝16枝/株的情况下,测定不同留果量对葡萄果实中总糖、可滴定酸、p H值、总酚、单宁、花色苷含量,以及一年生葡萄枝条中总糖与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留果量为12、16或20穗/株时,果实的总糖含量、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滴定酸含量却明显减少;当留果量为16穗/株时,果实的总酚、丹宁含量均达到最大值;而果实的p H与总花色苷含量却随着留果数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处理的果树一年生枝条的总糖及淀粉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在香格里拉地区,赤霞珠葡萄栽培生产过程中最佳留果量为16穗/株,即梢果比为1∶1时,亩产约为900 kg,且果实糖分高、酸度低,酚类物质丰富,可以有效改善葡萄果实风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最佳修剪叶幕厚度。[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机械修剪的工作效率及4种叶幕厚度(30、40、50、60 cm)对葡萄生长、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叶幕厚度增加,葡萄枝条节间变细变长,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果穗质量、果粒质量、果实纵横径减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采用机械修剪比常规夏季修剪方式省工约57.69%,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40 cm为最佳修剪叶幕厚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直立龙干扇形整形的‘赤霞珠’葡萄果粒的品质并分析果实的异质性。【方法】调查直立龙干扇形整形的‘赤霞珠’葡萄果穗距地面高度、果穗紧密度对果实品质(果穗质量、穗粒数、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可滴定酸、总酚、花色苷、酒石酸、苹果酸含量等)的影响,分析果穗不同部位(穗尖、穗中和穗基)果实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可滴定酸、总酚、花色苷、酒石酸、苹果酸含量等的差异。【结果】与上部果穗相比,靠近地面的果穗质量分布更广,果粒大小不均一,酸度低,在果穗质量、穗粒数、果粒质量、紧密度指数上的变异系数分别比上部果穗高35.39%,23.15%,6.42%和4.36%,可滴定酸含量较上部果穗低0.60g/L;果穗紧密度对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但松散果穗的果穗质量、穗粒数分别比紧密果穗少23.34g和18.10个,花色苷、总酚、苹果酸含量分别比紧密果穗高3.0%,12.1%和9.7%;果穗不同部位果粒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但苹果酸、总酚、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穗尖果实成熟度较其他部位果粒差,含糖量低,含酸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为20.43°Brix,显著低于其他部位,含酸量比穗中和穗基部位果粒高0.89g/L,从穗基到穗尖,果粒的苹果酸含量和总酚含量逐渐降低,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结论】对直立龙干扇形整形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来说,果穗间和果穗内果粒异质性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亚精胺(Spd)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雷司令葡萄为材料,于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进行不同浓度(0.3 mmol/L、0.6 mmol/L、0.9 mmol/L、1.2 mmol/L)的亚精胺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亚精胺处理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与含量的影响;利用PEN 3.5电子鼻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无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线性判别分析(LDA)及主成分分析(PCA),明确不同处理主成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葡萄果实中共检出3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包括9种醛类、10种醇类、8种烃类、1种酯类、1种酮类、2种酸类、1种醌类、1种酚类、1种萜烯类、1种醚类及1种杂环类。其中,0.9 mmol/L Spd浓度处理的葡萄果实中总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最高为28 085.39μg/kg,较CK提高15.63%。0.3 mmol/L、0.9 mmol/L、1.2 mmol/L亚精胺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中醛酮类、酯类化合物含量,0.6 mmol/L、0.9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