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采用PCR.SSCP方法对马Mu阿片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压域进行分析,以求发现SNP位点。[方法]以纯血马、三河马、乌珠穆沁马、锡尼河马、巴尔虎马和乌审马6个类型马共计297个个体的血样为研究材料,对马Mu阿片受体基因的第一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PCR—SSCP分析,并比较不同品种的基因型频率。[结果]通过PCR-SSCP分析确定不同品种马MOR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域存在多态性,共发现了AA、AB和BB3种基因型,且AA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较B为优势等位基因.除纯血马外,其他各群体中3种基因型均有分布。对AA和BB2种基因型个体PCR产物进行的竞隆测序发现,AA型在第167位发生了A—G的转换。[结论]该研究为丰富马品种的种质特性资料库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Cytb基因探讨家马的母系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目前GenBank中登录的所有家马Cytb基因的850nt(核苷酸)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应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家马的母系起源及其驯化过程,以期为家马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结果发现家马在该基因区域内存在丰富的多态现象,尤以蒙古马的变异最为丰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家马的该基因的同源序列聚为了A~G7个分支.蒙古马具有多重母系起源,而韩国Jeju马的母系来源较单一.另外,普氏野马与蒙古马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4个品种马MxA基因第13外显子的多态性。[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Mx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从三河马、锡尼河马、乌审马和巴尔虎马血液基因组DNA中扩增MxA第13外显子基因片段,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该基因片段多态性并进行测序。[结果]只有乌审马MxA基因第13外显子存在多态性,第2 018位点发生了突变,鸟嘌呤(G)→腺嘌呤(A),由此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由谷氨酸(G lu)→丙氨酸(A la)。[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马MxA蛋白基因抗病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 5 个家驴品种 89 个个体 mtDNA Cytb 基因的全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到 26 种单倍型 30 个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为 0.722~0.826,核苷酸多样度为 0.0042~0.0050,表明中国家驴的遗传多态性丰富.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中国家驴有2个母系起源即索马里和努比亚支系.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组成的面板数据,以静态效应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高城市化率组和低城市化率组、高制度质量组和低制度质量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且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在高城市化率组与高制度质量组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科学评价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环境,是防范化解中国企业对外农业直接投资风险、保障海外农业投资利益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有效市场假说,构建了中国投资本位和农业产业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风险的评价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对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2020年的农业直接投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风险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农业投资环境趋向越来越不稳定;各大洲农业直接投资风险整体呈现亚洲<南美洲<非洲,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因此实施海外农业投资风险防范管理不能忽视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风险水平上,重点大洲(亚洲)投资风险呈现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中亚。(2)若继续沿用西方机构主导的评级体系则对中低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直接投资风险存在高估,以此会错失广大收入层次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机遇,建立符合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本位特征的风险评级体系是必要且迫切的。(3)现阶段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依然存在“投资悖论”现象,但...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日益密切。本文以稻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例,考察了2001—2018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演变,估算了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虚拟水资源和虚拟耕地资源流量。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净进口的虚拟水资源和虚拟耕地总量不断增长。2013—2018 年,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粮食累计达到3 571.74 万t,年均净进口虚拟水资源52.49 亿m~3,年均净进口虚拟耕地资源122.62 万hm~2。分品种来看,稻米和玉米是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主要粮食品种,小麦和大豆净进口规模仍然不大。就来源地而言,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稻米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自越南等东南亚4 国和巴基斯坦,小麦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源国是哈萨克斯坦,玉米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自于乌克兰,大豆及虚拟水土资源进口主要来自于俄罗斯。鉴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量占中国粮食贸易总量的比例仍然不高,不超过10%,这意味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水土资源紧缺压力,可能的潜力仍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制度距离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市场出口效率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2004—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水平和变化趋势,并把制度距离引入贸易非效率项,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国家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并均呈现负的时变效应;制度距离对贸易效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除此之外,关税和汇率对出口效率的提升也有阻碍作用,贸易双方签订自贸协定、贸易对象国为WTO成员国或APEC成员国对贸易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最后就提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的出口效率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引力模型是研究两个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一种重要方法。为研究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变系数贸易引力模型,并用来分析研究2004-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流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国家的GDP和贸易开放度对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则起到阻碍作用;此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加速了中国GDP对于中国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但削弱了沿线国家GDP对于中国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 “一带一路”话语旨在向国内外传播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规划相关的进展、事件和信息等。其重要职能之一便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在宣扬中国的积极立场的同时适时说服、引导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为此,中国“一带一路”话语常借助议题设置、论叙结合和认同模式等叙事策略提升话语权威、引导受众的情感倾向、优化说服效果。统筹兼顾的议题设置能让受众感知到中国所倡导的多维共同体,表达了中国的友好合作形象;论、叙结合展现中国的担当和责任,彰显其深受沿线国家欢迎和被合作的积极形象;认同模式借助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机遇等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基础,凸显中国的合作共赢愿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cytb基因探讨家绵羊和多角绵羊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家绵羊起源进化以及多角绵羊和普通家绵羊的亲缘关系。【方法】测定8个省区42个绵羊个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结果】本试验的绵羊个体可定义为4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97±0.006,核苷酸多样度为0.793%。中国绵羊群体可分为4个支系(A、B、C 和D),其中支系D首次在中国绵羊群体中被检测到;支系B与支系C的差异最大,分化时间大约为595±150万年。多角绵羊与家绵羊聚在一起,而与野绵羊亲缘关系较远,分属于支系A、B和D。【结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绵羊有多个母系起源或经过多次驯化,未发现盘羊、东方盘羊和亚洲摩佛伦羊与绵羊母系祖先形成相关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通过构建农产品贸易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GSIM,利用2005—2018年相关贸易和经济数据,计算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相关参数及其校准值,测度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并设计不同的模拟情境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2013年之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相关政策实施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下降了48.5%,“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双边贸易壁垒,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单边与双边效应之间变化均呈现一定差异,中西部地区边境效应的减少多于其他地区,进口边境效应的减少多于出口。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框架的完善和政策实施,贸易成本和本土偏好下降及农业技术进步将进一步降低边境效应,地区间贸易水平差距将逐渐缩小,农产品双边贸易活动趋于活跃,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新疆绵羊系统进化与起源,本文测定了新疆10个羊品种的Cytb序列,并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地方绵羊共有37种单倍型,60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度为0.785±0.00193,核苷酸多样度为0.00368±0.01185,表明新疆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不论是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还是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系统进化树都表明新疆地方绵羊共分为3支,说明新疆地方绵羊至少有3个独立的母系起源。本研究为确立新疆地方绵羊种群关系和保护物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全面了解新疆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为后期选种、保种和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新疆13个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 cytb)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除和田羊外,其余12个品种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中性检验显示和田羊经历过种群扩张;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显示和田羊与策勒黑羊遗传距离最近,与巴尔楚克羊遗传距离最远,其它品种与巴尔楚克羊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显示,13个地方品种分为3个分支;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群体内变异占91.33%,群体间变异占8.67%,品种间分化不明显。【结论】新疆13个地方绵羊品种有3个母系起源,其亲缘关系与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和田羊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加强遗传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5.
我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斯里兰卡等7个国家开展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专题培训,为“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培养农业技术人才。2020年9月5日,我院与北京农学会、毛里求斯社会服务理事会、毛里求斯福尔肯公民联盟、毛里求斯大学农学院共同开展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项目,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上宣布启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国家养双峰驼系统进化及其与野生双峰驼的进化关系,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我国双峰驼的遗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测定了37峰家养双峰驼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的部分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家养和野生双峰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对家养双峰驼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测得的家养双峰驼Cytb基因序列1 024 bp的位点中,有1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2 27±0.001 27,共定义了1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20±0.044,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327,表明家养双峰驼群体的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显示,家养双峰驼起源于同一母系,但与野生双峰驼不是同一母系起源。【结论】我国家养双峰驼的祖先与现存的野生双峰驼并非同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蒙古马mtDNA D-loop区247bp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蒙古马的起源。【方法】采用PCR方法、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将本试验所测得的21匹蒙古马的mtDNA D-loop区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43条蒙古马的对应序列,及世界范围内家马、普氏野马和内蒙古地区古马的mtDNA D-loop区序列一起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蒙古马具有39种单倍型,37个多态位点,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756±0.00967,单倍型多样度(h)为0.979±0.007,表明蒙古马mtDNA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引用世界家马、古马、普氏野马和蒙古马共1074条mtDNA D-loop序列及本研究中21条mtDNA D-loop序列,共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蒙古马分布于A、B、C、D、E和F支系。【结论】蒙古马为多重母系起源,且与国内古马的母系起源几乎一致,推测蒙古马可能是中国北方家马的重要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18.
胡玥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6):166-166,168
中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有效地促进了亚洲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动明显加强,对接了多边合作机制,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带来重要契机。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新思路,带来了新机遇。本文拟对东亚一体化进程加以概述,并梳理一带一路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中国家驴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分子生物学基础,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家驴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308bp片段序列的变异进行检测来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发现了3种基因型,结合GenBank已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国家驴品种中共存在15个突变位点,17个单倍型,通过计算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发现中国家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另外,还通过与两种非洲野驴的Cytb序列进行比对和网络聚类分析方法对所有家驴的样品进行了母系起源的研究,证明家驴起源于非洲的索马里驴和努比亚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地方山羊品种的起源与分化,了解其遗传背景,为山羊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3个中国黑山羊群体和1个韩国黑山羊群体共39个个体的mtDNAD-环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测定的序列经排列比对后选取441bp分析,发现了55个多态位点,单一多态位点11个,简约信息位点44个,确定了29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84。构建系统发育树将29种单倍型分成了明显的3个分支,角猾羊聚入A分支。同时利用群体间的单倍型的错配分布和遗传距离分析了各群体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4个黑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至少拥有3个不同的母系起源,角猾羊是家山羊的一个母系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