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农家妇女陈小宝,瞄准市场养龟,产品走红广交会,3年时间收入30多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女能人。 别看陈小宝是个农家妇女,可她特别注意观察、分析市场,对市场看得准,行动快。当地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观赏、滋补、保健、药用于一体的龟类将俏销市场的信息后,毅然引进50对名贵龟种一鳄龟,在饲养中,她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饲养管理,仔细观察鳄龟在水中、岸上活动、栖息习性和食性,掌握鳄龟的捕食规律,时刻注意温度变化对鳄龟生长的影响,为了全面掌握生物学特性,她从不放过鳄龟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和任何一种不起眼的现象。她根据鳄龟食性,为它配制了适口的饲料,同时还在龟池里混养了蚌、螺等,为龟提供了营养丰富的活性动物饵料。为了提高鳄鱼的繁殖率,她除做了雌雄配比外,还掌握了龟卵的人工孵化技术,使龟的产卵和孵化率大大提高,由于她养的龟繁殖多,增重快,出肉率高,在广交会上成为抢手货,每公斤卖到240美元。 善于捕捉信息的陈小宝,时刻注意市场的发展变化,当她在广交会上了解到,观赏和食用价值较高的绿毛龟货少价高,每只能卖到1000美元~3000美元,她打起了培育绿毛龟的念头。她一边四处拜师,一边翻阅有关技术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蜗牛品种有非洲褐云玛瑙、白玉蜗牛、光亮蜗牛、散大蜗牛。白玉蜗牛是褐云玛瑙的变异种,经我国人工选育、批量繁殖而成。 我国蜗牛养殖技术,可以说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过近20年的探索,我们掌握了蜗牛的生活习性、产卵、孵化和从幼蜗牛到成年蜗牛的整套养殖技术。 蜗牛养殖的效益,经饲养实践表明,蜗牛极易饲养,温度在20度以上就能正常生长繁殖。食性杂,一切青绿饲料均可喂蜗牛。养殖场地也很简单,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可养3至4万只蜗牛,一亩地年可生产6至8吨鲜活蜗牛。蜗牛从幼体到性成熟只需4个月,…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殖蚯蚓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被誉为“盈利的行业,健康的卫士,环保的功臣”。它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高。蚯蚓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高,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此外,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其它未知生长因子。蚯蚓除营养价值高之外,还具有适口性好,诱食性强的特点.是畜、禽、鱼类等的优质蛋白饲料;将蚯蚓搬上餐桌,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蚯蚓粪则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是一种土壤改良剂,有作蔬菜、花卉和农作物的营养土,肥效显著,能增产增收。蚯蚓的饲料:蚯蚓是杂食性的环节动物,喜欢吞食各种有机…  相似文献   

4.
鳄龟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以其体壮多肉而闻名于世,故又叫肉龟,是龟类中的珍稀极品,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出肉率居龟类之首,达85%一89%,是一般龟的2倍,鳄龟年平均增重550~11009,是一般龟的数倍。1生活习性鳄龟在3~45℃水温中均能生活,20—30℃最活跃,28~31℃生长最快,15℃以下冬眠,在一5℃水中的冰层下不至冻死,1℃以上可安全过冬。鳄龟喜栖安静环境.食性较来,喜食水中小动物和水草,在岸上也吃死、活动物、鲜嫩草叶及花果类。人工饲养的饲料有:新鲜小鱼虾、螺、蚌、昆虫、折蚓、…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01,1(1):35
大头鱼是我国著名的药、食兼用龟,肉味鲜美,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益肝健骨、凉血止血、骨蒸劳瘵,去温解毒、强身之功效。用于培育绿毛龟,头、甲、尾上都有毛,比黄喉水龟培育的绿毛龟珍贵而美观。大头龟体内含有解蛇毒物质,善于捕食毒蛇,其唾液可治蛇伤。药用、食用、观赏价值较大。生活习性大头龟,以群落为单位群居生活,把两只陌生的大头龟放在一起,需经过较长时间,熟悉后才能合群和交配。三、四月份天气较暖时开始寻食、发情,5至9月食欲最旺,秋末冬初,则钻入沙土,草丛或潜于水底冬眠。食性广,如蛇、鸟、规、贝、虾、鱼、蟹、蛙、昆虫和蜗牛、螺、蝇蛆、动物屠宰下脚料以及米糠、麸、豆饼、果实或水果皮等均可。养殖场建造人工养殖大头龟,可选用排灌方便、有长流水的水塘、山坑、溪边等自然环境改造而成,也可在水池、水田周围挖筑。在养殖场四周离水面2m~3m处用砖砌围墙,墙高2m左右,墙内壁抹光,墙基深人土中30m~50m。面积100m的龟池,池中内构筑10cm~40cm的小岛,岛呈35度斜坡,东侧设置30cm~50cm厚沙土和设置龟窝。环岛栽种矮化多枝的桑树、柳树等,岛的西侧堆放石块和栽种南瓜、豆角、红薯等植物,供大头龟遮阳、栖息,攀树捕食小鸟、...  相似文献   

6.
《技术与市场》2001,(10):34-34
龟类养殖场的经验证明,采用新方法,可节约饲料成本50%以上,效益翻番。浙江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养殖场18年来养殖20个珍稀龟品种,龟种数万只,年收入40余万元,获利20余万元。其六新法是; 1、改变投饵法。改水中投饵为岸上投饵,可避免水中投饵沉底,乌龟捡食不净,造成浪费并污染水质及危害乌龟健康的弊端。将饵料投在岸上固定点,让乌龟爬来采食,有利于观察了解乌龟采食食性、食欲、食量、体质。 2、改变粗养法为精养法。每平方米饲养密度要合理,成龟3至4只,小龟10至15只。有条件者,应以小鱼虾,螺蚌类与动物内…  相似文献   

7.
乌龟、蟾蜍、蚯蚓同池养殖,解决了春夏秋兰季乌龟的饲料问题,节省了饲料及大量人工饲喂劳动;蟾蜍(癞哈蟆)不用饲喂,捕获蜗牛、蛞蝓、蚂蚁、蚊子等对乌龟有害的动物为食物,蟾蜍与龟同养可防治乌龟疾病并能促进乌龟生长;使乌龟模拟自然环境自由采食,生长迅速;蟾蜍还能有蟾酥、蟾衣的经济收入;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科协特种养殖学会会员蒋建月应用龟蟾蚓同池养殖方法当年就比上年增收2万元~3万元,证明龟蟾蚓同池养殖效果比单独人工饲喂乌龟较显著。现将蒋建月的龟蟾蚓同池养殖方法介绍于下: 池底铺30厘米厚的淤泥,以利于乌龟…  相似文献   

8.
龟类庭室养殖是利用闲置房间、阳台、楼顶或院坝养龟,是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城乡居民创业的项目之一。 龟是长寿吉祥动物,集观赏、食用和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深受人们推崇和喜爱。可野生资源日趋枯竭,部分品种频临灭绝,人工养殖势在必行。率先引种养殖者获利可能丰厚。 养龟投资可大可小。条件好的可投入若干万元建成较大规模的养龟场,资金短缺者几千元也可起步,一般先从价格较低的普通龟养殖开始,逐步学习技术,积累经验,为规模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龟技术容易掌握。龟分水栖、陆栖和水陆两栖等,但需水量小,对水质要求不高,大多数龟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广泛而充足;龟耐饥饿,耐缺氧,抗病力很强,一般不生病。稍有畜禽饲养知识的人就能养龟,养好龟。 家庭养龟不占耕地。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尤为宝贵,特别是下岗职工及广大城镇居民无田无土,可利用庭院、阳台、楼顶及闲置房间养龟;一间约15m。的房屋,建成3层龟池采用立体控温饲养方式,可养龟1000只左右。笔者曾两次目睹一家庭院数量可观的各种珍稀龟类,包括乌龟、花龟、大头龟、平胸龟、黄喉水龟、眼斑水龟、绿毛龟等;另外还有已在进行控温饲养的彩龟和鳄龟;特别是客厅水族箱中那雍容华...  相似文献   

9.
饵料多样性 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生生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口味好,河蟹非常喜欢摄食。蟹池投放螺蛳,不仅提供了优质天然饵料,降低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龟卵的孵化率及稚鱼的成活率,人们往往采取人工恒温孵化龟卵,但在稚龟出壳后放往大池时,往往会因为温度、环境的突然改变造成稚鱼大量死亡,针对这种情况,蒋张林在养殖技术上不断摸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稚龟放入大池时可有效的避免稚龟的死亡,他摸索的大池放养稚龟防死经验是: 1、适温移池。人工刚刚孵化出的稚龟因为长时间生活在温度恒定的环境里,一旦移进大池,造成对温度急剧变化调节能力差,若稚龟超过5℃温差,就容易引起生理机能紊乱死亡。稚龟移入大地时,最好选择晴天温暖天气,作好安排,一是大池的准备,包括清池消毒,加注适量池水,搭建晒台,完善防逃设备,饲料台准备等。二是适当给稚龟生活的环境逐渐降温,待与大池水温温差基本差不多时,即可将稚龟移往大池。 2、移池前停食。刚投喂过饲饵或喂食间隔时间不长,稚龟仍处于饱食状态,由于捕捉、挤压很容易造成内脏受伤死亡,所以移池前必须停食1至3天,让其饥饿空腔。另外,在停食前5至7天,按每公斤饵料,添加2克复方新诺明连续投服,能明显的增强稚龟移出时体内外受伤的自愈能力。 3、移地前防受伤。在往大地移稚龟时要轻快操作,捕捉、消毒等工作必须做到动作轻、速度快、避免受伤,严禁用脚...  相似文献   

11.
1、腐皮病 该病是由于养殖环境恶化,鳝体受伤,荧光假单胞菌侵入所致。病鳝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呈现许多大小不同的红斑,腹部两侧皮肤糜烂,烂成漏斗状的小洞,可见骨骼和内脏。该病发病季节为5月~9月,可导致大批鳝苗死亡,危害极大。主要防治方法是:养殖过程中,一切操作要小心仔细,防止碰伤鳝体;鳝种放养时,用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平时要保持养殖水域清新活爽,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发现此病后,病鳝用3%食盐水浸洗10分钟~15分钟,或用磺胺胍按每10千克鱼体重使用1克药物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5天~7天,有较好的疗效。 2、红斑病病鳝背部及身体两侧出现黄豆大小的圆形病斑,发炎充血,严重时,皮肤溃烂。此病发病季节为6月~9月份,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方法:其一用生石灰全池泼洒,净化水质,或用漂白粉消毒。其次取几只蝎赊,去皮用绳系好在养鳍池内来回拉若干次,可收到杀菌除病的效果。 3、水霉病此病是由于鳝种放养密度过大,饵料投喂不足,引发黄鳝相互咬伤,或操作不慎碰伤鳝体,水霉菌由伤口侵人感染所致。病鳝食欲不振,很少摄食,最后消瘦死亡。防治方法是:第一,彻底清池消毒,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饵料投喂质优量足,操作小心仔细。第二,用...  相似文献   

12.
庭院饲养肉鸽,须根据幼鸽年龄、发情和性成熟期适时进行人工配对繁殖,才能提高养殖效益。 科学分养 幼鸽长到5至6月龄才开始发情,防止早配和品种退化,在鸽子发情前,应将雌雄鸽分开饲养,即在鸽子到4月龄时将雌雄分成两群,分别饲养在不同的栏里,同一性别的鸽子,也应小栏饲养,每栏50~100只。公鸽饲养密度应小些,因为公鸽在发情后会相互追逐、殴斗,密度太大会使鸽子被啄伤或咬死。 适时放配 鸽子长到6至7月龄时,神态活跃,情绪不稳,早晨的“咕噜”声比平常响亮,若雌雄放在一起,则相互挑逗,以喙相吻,此时鸽子已达到发情性成熟年龄,应及时放鸽交配。交配方法两种:一是自然交配法。就是让成群的鸽各自找对象,双双成对。这种方法易造成近亲交配,使品种退化,不利于获得优良后代。二是人工放对交配法。人为地将种鸽配合成对进行交配。配前,应先将公鸽放在同一排或同一鸽舍里,公鸽上笼后2至3天熟悉环境后,用同样方法选择雌鸽上笼与雄鸽配对。 给鸽筑巢鸽子配对后7至10天开始产卵,每窝产2枚,一般是第一枚蛋产下后,隔1至2天才产第二枚。鸽子产下第二枚蛋后,亲鸽双双参与抱窝孵化。因此,事先应为种鸽筑巢,用松软稻草等原料编成直径15厘米、高度5厘米的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