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鸡志贺氏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研制的鸡志贺氏菌平板凝集抗原及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我国河南、山东等不同地区35家鸡场具有拉稀病史的670只鸡血清灭活样品进行了检测。通过检测对鸡志贺氏菌病的发病率、流行地区、品种,日龄及其混合感染等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存在有鸡志贺氏菌感染,其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达28.3%(155/547)~33.7%(226/670),已远远超过鸡白痢鸡伤寒(1.4%)。目前该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已广泛流行,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血清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固始鸡和罗曼鸡血清阳性率高于其他品种,幼雏血清阳性率高于成鸡。鲍氏血清型阳性率高于痢疾型,并以二者混合感染为主,而该病与鸡白痢鸡伤寒的混合感染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2.
3.
银川地区部分鸡场鸡白痢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银川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感染现状,于2007-2009年间,随机选择不同鸡场和农户的鸡1 702只,进行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鸡白痢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 702份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110份,平均阳性率为6.46%,统计结果显示,该次调查中较大规模的鸡场鸡白痢的感染率小于小型养鸡场和农户(P<0.05):鸡白痢的感染率与鸡的品种、日龄、饲养方式无关.3年间,鸡白痢的感染率呈现递减趋势(P<0.05).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潍坊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鸡大肠杆菌临床发病的问卷调查及笔者所在门诊2006年-2008年三年中鸡大肠杆菌确诊病例的统计,对山东潍坊地区鸡大肠杆菌的感染及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某些发病鸡群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潍坊地区鸡大肠杆菌的感染具有较高的比例,O78、O2、O15为该地区的主要优势血清型。该研究为指导潍坊地区鸡大肠杆菌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羊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时有发生。为了解呼伦贝尔市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流行状况,通过建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以羊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对呼伦贝尔市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荚膜血清群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应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找到针对本地区流行株的敏感药物。结果显示:从采集的35份病羊肺组织病料中,分离出12株B群、9株D群多杀性巴氏杆菌,未分离出其他血清群;分离菌株对青霉素、链霉素耐药率最高,对氯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流行的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以B群、D群为主,且分离菌株对青霉素、链霉素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需指导和监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研究查清了本地区流行的优势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群,找到了针对性敏感药物,这为该市羊巴氏杆菌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流行病学监测和基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0~2013年吉林部分地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2010~2013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状况,本实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吉林省三个羊主要养殖区域(包括白城,双辽和长岭),两个主要养殖群体,绵羊及山羊进行了布氏杆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0~2013年期间吉林省羊布氏杆菌血清阳性率从10%以上降低至5%左右,以白城,双辽为代表的西部草原地区感染率高于中部农牧区,但差异并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感染率比较发现绵羊感染率显著高于山羊。尽管本检测结果提示吉林主要养殖地区布氏杆菌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血清阳性率仍远高于国家控制区标准范围,提示吉林省部分地区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依据自已收集的资料,对2005年甘肃地区的鸡病流行情况作了统计分析,认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大肠杆菌病以及混合感染是该地区的主要鸡病种类,同时提出蛋鸡肿头综合征和鸡坏死性皮炎有待进一步调查与关注。文章作为某一地区鸡病发生情况的总结,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45株鸡卡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形态学检查、鉴别培养、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PCR鉴定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对101只鸡的10种组织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最终鉴定出45株鸡卡氏杆菌,其中43株分离自输卵管炎产蛋病鸡,2株分离自具有呼吸道病史的产蛋鸡,而从SPF鸡、公鸡及马立克病患鸡体内未能分出卡氏杆菌;分离的卡氏杆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及磺胺类药物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与产蛋鸡的输卵管炎具有相关性,鸡卡氏杆菌的抗生素耐药现象较普遍,为预防该病原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毒素GtxA对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利用自然转化和正向筛选法构建了1株G.anatis gtxA缺失突变株,初步探究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与亲本菌株比较,突变株溶血活性消失,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并未出现显著改变,其对小鼠的致病力下降。外毒素GtxA参与G.anatis致病过程并扮演一定角色;G.anatis gtxA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探究为更好的了解其致病机理和研发出更为高效安全疫苗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外定量法检测20株鸭源鸡杆菌的被膜形成能力,并对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1株鸭源鸡杆菌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质、营养条件)下产生生物被膜(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鸭源鸡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被膜的能力,其中3株被膜形成能力中等,2株形成能力较强;鸭源鸡杆菌在银染法、试管法和微量板定量检测法中形成BF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是24、60、24h。其生长周期为8h开始起始黏附、20h大量黏附阶段、24h时形成了完整的生物被膜、32h生物被膜老化散播,之后起始新一轮的被膜周期。葡萄糖、蔗糖及NaCl的加入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被膜的形成,且随着加入量增加NaCl对被膜形成抑制更显著,而低质量浓度的MgSO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BF的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物被膜内鸭源鸡杆菌聚集成团状、相互黏连形成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鸭源鸡杆菌(G.anatis)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对鸡杆菌分离株进行种类鉴定,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G.anatis12656-12株的gtx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合成扩增rpoB基因的引物作为内参基因,建立了G.anatis双重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以G.anatis Yu-PDS-RZ-1-SLG株DNA为模板进行的双重PCR检测能够扩增出两条目的片段;其它16株细菌包括副鸡禽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均只扩增出了一条目的片段;该方法可以检测到浓度为6.5×102 cfu/mL的G.anatis;3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扩增出了两条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此外,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的rpoB基因序列与鸭源鸡杆菌种参考株(CCUG15563)的同源性最高(97.5%~99.0%),属于鸭源鸡杆菌种.本研究建立的G.anatis双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含gtxA基因鸡杆菌菌株的鉴定及临床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外膜蛋白W(outer membrane protein W,OmpW)在鸭源鸡杆菌抗渗透应激中的作用,分析了鸭源鸡杆菌RZ及其ompW基因缺失株ΔompW在渗透应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生长性能差异;并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了两者外膜蛋白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差异,并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OmpW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相对于鸭源鸡杆菌RZ,ΔompW在高渗透环境中(3% NaCl)的生存率较低(95.17% vs 83.50%,P<0.05),且其生长性能受渗透应激影响更大;在高盐BHI中培养时,鸭源鸡杆菌RZ OmpW的表达被上调,且OmpW mRNA的表达被上调至正常盐度(0.5%)时的1.19倍(P>0.05)。本研究表明OmpW与鸭源鸡杆菌抗渗透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9株鸡杆菌进行了血清分型,并应用8条随机引物对该9株鸡杆菌和3个参考菌株(1株巴氏杆菌、1株大肠杆菌和1株链球菌)共12株细菌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型研究。结果显示,9株鸡杆菌分别属于血清Ⅰ型(1/9)、血清Ⅱ型(3/9)和血清Ⅳ型(5/9)。所用8条随机引物中有3条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产生差异显著的指纹图谱。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了不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此绘制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12株细菌共分为4个聚类群,其中9株鸡杆菌位于同一聚类群中,且又可分为4个聚类亚群。3个参考菌株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聚类群。不同血清型的鸡杆菌菌株具有相似的指纹图,同一血清型的菌株指纹图存在差异。结果表明,RAPD基因分型是目前鸡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分离鉴定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21株分离自河南及山西地区的鸡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分离株的进化关系并确定其在鸡杆菌属中所属的具体种。采用PCR方法扩增其16SrRNA基因序列,然后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21个菌株的序列及GenBank中已公布的鸡杆菌属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发现21株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0oA~100%,同鸭源鸡杆菌F279(Gallibacteriuman atis F279)(AF228002)的同源性为95.3%~99.3%,同输卵管炎鸡杆菌F150(Gallibacterium salpingitidis F150)(EU424000)的同源性为88.3%~91.5%,同虎皮鹦鹉鸡杆菌F450(GallibacteriummelopsittaciF450)(EU339196)的同源性为90.3%~93.3%,同海藻糖发酵鸡杆菌52-S3-90(Gallibacteriumtrehalosi fermentans52-s3—90)(EU339199)的同源性为88.2%~91.4%,同多杀性巴氏杆菌CCUG179(P.multocida CCUG17977)(AF294411)的同源性为85.5%~88.8%,对21株细菌的序列同以上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21株细菌同鸭源鸡杆菌F279(AF228002)构成一个单独的大分支。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首次大量报道了来源于河南、山西省不同地区的鸡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为鸡杆菌分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的流行病学特性,本研究采用从自然病例分离得到的鸭源鸡杆菌人工感染4日龄SPF雏鸡,通过形态学、PCR、荧光定量PCR和组织学等方法分别对感染后SPF雏鸡的组织脏器进行了细菌分离、检测和鉴定,用ELISA对其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鸡无临床症状,组织学检查感染鸡的肝脏、气管和肺脏组织均有损伤.人工感染后第3d和同居感染第2d鸡体内可分离出鸭源鸡杆菌,人工感染后第96d仍能够分离到鸡杆菌.ELISA方法证实人工感染后47 d和同居后32 d出现抗体高峰,持续2~3周,人工感染组和同居组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料结果显示人工感染组和同居组的气管组织中细菌含量最高.本研究表明雏鸡在4日龄即可感染鸭源鸡杆菌,并能通过同居传播,长期带菌、排菌;感染后抗体产生缓慢、持续期短.本研究为鸭源鸡杆菌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研究及防治措施的制定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探究福建省龙岩地区的2018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及流行概况,本试验随机选取龙岩新罗区、连城县、武平县以及长汀县的部分规模化猪场共21个,应用ELISA法对763份血清样品PRV g E抗体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样品检测总阳性率为30.41%,其中保育猪、育肥猪、能繁母猪及后备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25.29%、30.98%、30.85%、31.75%;用SPSS19.0对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阶段的猪群gE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741>0.05);各场场均阳性率为31.89%;各地区阳性率分别为:41.58%、18.18%、30.14%、26.29%,场均阳性率分别为41.14%、23.50%、29.60%、33.33%,对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示不同地区之间gE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003<0.001),即各地区之间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更需要加强其控制和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