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随着水稻产业的发展,花药培养辅助育种成为研究者重点探索的一种育种方法。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分别从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价值、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探讨,以期待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3个阶段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通过辐射育种和航天育种培育的水稻诱变品种在产量、品质或抗性性状等方面的改良提高.展望了广东省水稻诱变育种的发展策略,提出把水稻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及经典杂交育种等技术相结合,构建广东省水稻综合技术育种体系,进一步提升广东水稻育种的综合实力;加强优良水稻诱变品种示范推广,以水稻育种强省推进水稻产业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是黑龙江省最具优势的作物之一,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概况厦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从超高产育种、品质育种、抗稻瘟病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四方面对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概况做简要回顾和总结,指出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存在育种工作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品种遗传基础单一以及品种配套技术研究相对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稻科技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福平  程式华 《农学学报》2018,8(1):100-106
本文回顾了近百年来中国水稻科技发展的突出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尤其在水稻育种、栽培和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水稻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展望了未来水稻产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作者认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水稻生产、市场、消费和贸易将稳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将不断提升,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趋势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水稻(Oryza sativa L.)种植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新的高效种植模式快速发展,给湖北省水稻育种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针对新形势下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需求,应加强水稻科研团队整合和分工协作,重点开展以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杂交中稻、优质常规稻、再生稻、优质两系杂交中粳稻、节水抗旱稻等为主要方向的育种创新,为湖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汉中市水稻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当地水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全国和湖北省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湖北省水稻育种指出高产、优质、环保、安全的水稻新品种选育、高档优质稻的新品种选育、适合全程机械化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的三个发展方向,并提出充分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提升水稻育种技术手段、发掘和创制优异种质资源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迅速,品种改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推动了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水稻品种特性及应用情况的系统分析,总结了60年来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目前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对黑龙江省水稻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目前白银市水稻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当地水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水稻育种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水稻生产的科技贡献力量逐年增加,不仅提高了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同时也给种植品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缘由是实行水稻育种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但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非常大,于是,既不能通过增加水稻的种植面积来提高水稻的总产量,又要不断的向人们供应稻米,使之不出现粮食短缺问题的工作,就有了很大挑战性。由此,水稻育种技术的新突破和水稻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水稻的种植品种工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也只有不断的改进水稻的品种才能使水稻在有限的土地上发挥出惊人的价值。本文主要是通过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与水稻育种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提供可行的建议与帮助,并即杂交水稻、矮化水稻、超级水稻之后会有更新更好品种的研发出现,实现水稻育种技术的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入世后给水稻育种及稻米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目前的育种现状。提出了大力发展杂交水稻、适当调整常规育种目标、优化栽培技术。实现优质稻米产业化和树品牌。创名牌,走科、企结合,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日本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笔者简要回顾了日本水稻育种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日本在水稻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功能性水稻品种选育、转基因水稻研究和饲料稻育种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日本水稻育种研究对江苏省水稻育种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栽培水稻起源于我国,我国以稻米为主食有着超过3 000年的历史,水稻研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水稻育种历程,育种手段从简单的品种比较发展为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的纯系育种、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等,期间取得了矮化育种、三系法育种、两系法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重大突破。文章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将该历程总结为3个发展时期,分别为科学育种初期、独立发展时期和逐步领先时期,对各个时期的主要育种手段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列举了我国近现代水稻育种历程的一些关键基因,并对水稻育种新技术及今后我国水稻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2011年8月15~18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育种与繁育研究室2011年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颜龙安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出席并全程参加了会议,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主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胡培松,以及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万建民等育种与繁育研究室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农科院任光俊副院长主持,会议就四川育种进展、育种思路、转基因育种以及种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宁夏水稻遗传育种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水稻品种发展历程及育种方法和途径,同时,分析了宁夏水稻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宁夏今后水稻遗传育种改良的主要目标和策略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水利资源匮乏,稻田灌溉水减少,致使水稻种植面积逐渐萎缩,给稻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选择优质早熟抗旱品种,采用直播技术代替育苗移栽,减少灌溉用水,保护和促进水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水稻育种工作者面临的又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南繁是我国发展粮食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在南繁育种中经历了长达60a的时间。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黑龙江省水稻在海南省南繁种植地多次感染检疫性有害生物,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黑龙江省对水稻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关闭了水稻南繁大门,育种单位也按照要求停止了水稻南繁工作。近年随着防控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农委重新启动了水稻南繁,为解决寒地水稻育种困难的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通过综述黑龙江省水稻南繁的历史经验、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就,对黑龙江省水稻南繁的长远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基因工程方式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是目前作物育种的发展方向,它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我国水稻育种的第三次突破将主要采取以植物基因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育种策略.本文结合作者从事水稻育种的研究工作,简要综述基因工程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概况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基因工程在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水稻育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得益于科技发展尤其是水稻育种科技的进步,自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应用以来,我国水稻单产先后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新时期消费者对水稻品种和稻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当前的水稻育种效率仍不够理想,难以满足未来需求。作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在育种过程中的杂交分离世代需要经过多代连续自交才能实现性状的纯合稳定。然而,大田环境下水稻生长周期长、难以进行周年种植,导致水稻育种周期长,成为水稻育种的瓶颈之一。快速育种(Speed breeding)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环境调节和生长调控等综合措施促进作物生长、开花和成熟从而加快作物世代进程的新技术,可以缩短从种子到种子的繁育周期,实现一年多代繁育,有望显著缩短育种年限、提升育种效率。本文以水稻为重点,从作物快速育种技术的兴起、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概况、水稻快速育种中的关键基因、影响水稻繁育周期的环境因素、快速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的融合等方面,系统梳理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重点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推动水稻快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升水稻育种效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冷害是一个长期威胁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概述了水稻冷害的危害性及冷害的类型和发生机理,并对国内外水稻耐寒育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详细回顾与总结,从几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中国水稻耐寒育种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结合水稻耐寒育种目前存在的局限探导了未来发展的策略,最后提出了今后在水稻耐寒育种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