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蚕种生产上化性和眠性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性和眠性是桑蚕重要的经济性状,决定于品种的遗传性,但其表现受到外界环境的很大影响.现行蚕品种大多杂交育成,品种不同,其遗传稳定程度有较大差异.近年来,蚕种生产中因化性和眠性变化造成了不少损失,即由于某些环境因素诱导所致.但一定的环境条件引起一定的性状变化,必有其规律,若能认识其变化规律,掌握在哪个时期给与怎样的环境条件,其性状向哪个方向变化,就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控制化性、眠性向生产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2.
滞育是家蚕生活史中的自然现象 ,由于家蚕的滞育特性不同而形成了其不同的化性 ,也就是确定了家蚕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世代数的多少。家蚕的化性形成 ,既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1] 。因此 ,家蚕的化性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环境条件而控制其发展方向 ,使化性向着有利于蚕种生产的方向变化 ,为生产化性稳定的优质蚕种服务。1 家蚕化性形成的遗传机理家蚕的化性遗传具有母性遗传和部分伴性遗传的特性。母性遗传特性表现为 :母蛾所产卵的化性决定于母体的基因型及母体世代所处的环境条件 ,而与交配雄蛾的化性基因型无关。诸星根据多年… 相似文献
3.
4.
5.
6.
<正>在繁育蚕种中,往往出现了较多的生种与不良卵.从蚕品种看,不仅杭7、杭8有较多的生种发生,严重的达37.5%,且菁松、皓月、浙农1号、苏12等品种亦有发生,所以研究催育环境和蚕卵滞青与否的关系,是育种工作者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影响家蚕滞育 相似文献
7.
家蚕限性品种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初,家蚕品种先于其它农业动植物,利用生物杂种优势,普及应用一代杂交种,在蚕丝业生产上取得了十分显的经济效益。制造一代杂交种必须在发蛾前分离对交原种(原原种)的雌雄。雌雄鉴别是蚕种制造过程中,有效时间短、要求精度高的工作。传统的方法是根据幼虫或蛹尾部腹面的生殖原基——石渡氏腺和赫氏腺进行鉴别,这种方法要有熟练的技术和花费大量劳力,而且效率低,错误率高,严重影响了一代杂交种的杂交彻底性。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生种时有发生,给蚕种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一些单位提出并采取了许多防止措施,但成效仍不显。2003年11月4日在云南蒙自县西部家蚕选原种学术研讨会上,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顾家栋先生建议采取“催青后期高温法”处理防止生种的发生。受此启示,2004年我场将此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见表1、表2),现将主要方法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正>蚕种是重要的蚕桑生产资料,是蚕茧高产稳产的基础。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生产环节多、劳动密集型、过程复杂的产业。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可以通过胚种传给下一代,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疫病。在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防控是生产优质蚕种的基础和关键一环。根据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规律,结合近几年我市蚕种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微粒子病防控措施,供蚕种生产者参考。1传染规律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孢子寄生家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蚕种生产的角度介绍了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病规律和检查方法,总结提出了原蚕饲育中的微粒子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观察与调查之后,摸出了广东种的化性与饲育期光线的关系。这不特在带有广东种血统的蚕种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还对蚕品种化性认识上做了重要的科学补充。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1950年发现了诱导家蚕卵越年化的器官,其后1953年以来从事抽出决定化性的物质(休眠激素),到1956年7月、9月休眠激素的抽出成为可能,以后继续进行休眠激素的性状调查及改善抽出的方法。兹述最初抽出方法于次。把产下越年卵催青,饲育到化蛹。约从15000头蛹中摘出脑——喉下神经节连合体。把连合体根据下述方法处理,则判明休眠激素是存在于氯仿(Chloroform)的部分中。即使氯仿完全蒸发后,在残渣中加水1.6cc 作为注射液,把这种注射液以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