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霍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本病对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和火鸡都有易感性,在鸭群中常呈流行性,1月龄以内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禽霍乱的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病在大关县农村散养户或小规模饲养户中常见,由于禽养殖户养殖经验不足,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原因,禽霍乱病频频发生,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兽医临床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效果很好,本文提出禽霍乱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于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是2~7周龄的鹅容易感染。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在阴雨潮湿、低温寒冷的季节比较严重。鹅群的发病率非常高,有时能够超过90%,死亡率为5%~80%,给养鹅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1流行情况鹅群感染传染性浆膜炎主要是在秋冬交替和春夏交替的时间段内多见,主要的易感群体是1~8周龄的雏鹅,但  相似文献   

4.
鹅副黏病毒病是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是鹅病当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不同日龄鹅群都具有易感性,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等特点的流行性传染病,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焦旭  毕玉海 《河南农业》2007,(20):18-19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我国新发生的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给鹅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60日龄以下雏鹅,尤以15日龄以下雏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流行于春季和夏季,各个品种的鹅均具有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易感性有所下降,为了研究鹅副粘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免疫机理以及特异性的诊断和防治,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在病原的分离与鉴定、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的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鹅副粘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晨  张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7-11838
[目的]为了确定江苏省某养鹅场2007年春季发生传染病的病因。[方法]从发病鹅群采集病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红血球凝集试验和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通过交叉HI试验测定F2代分离株和Lasota毒株的HI效价,并用稀释的F2代感染鸡胚尿囊液分别感染鹅和SPF雏鸡,观察其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通过SPF鸡胚接种与传代从病、死鹅的脑、脾、胰混合病料分离到1株病毒。经HA和HI试验证明该分离株为禽I型副粘病毒。人工感染鸡和鹅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对鸡和鹅都具有高致病性,同群混饲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属强毒型NDV。这进一步证实该病毒属禽副粘病毒的新成员,即鹅副粘病毒I型。[结论]该研究为NDV出现了某些新的致病特点以及其对鹅同样具有致病性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7.
<正>禽霍乱大多呈现为急性败血症,属于一种巴氏杆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在鸡群中呈地方性流行,具有较大的死亡率、发病率,即便是慢性禽霍乱死亡率也比较高,严重影响着笼养蛋鸡的产蛋率和健康。1发病情况突发禽霍乱的主要传染源为病鸡、带菌鸡,且传播途径比较广,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伤口,最为特殊的是突发禽霍乱还可借助排泄物、饮水、生活场地、分泌物、寄生虫等媒介实现传播,传播速度非常快,且发病率也特别  相似文献   

8.
黄勇 《广西农学报》2011,26(6):52-53
本文从鹅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综合分析,最后诊断该鹅群为棘口吸虫和球虫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彻底控制了疾病。  相似文献   

9.
正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以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病程较长时表现为关节炎、呼吸道炎,低死亡率。1流行特点传染源:病禽、带菌禽。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或皮肤外伤传染。易感家禽:各种日龄鸭、鹅均易感。3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高产禽和肥壮的健康禽多发,死亡率相对较低。传播媒介:病  相似文献   

10.
禽霍乱是由多杀巴氏杆菌感染禽类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禽霍乱病原特性、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进行论述,以期为禽霍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25日龄的雏鹅,个别1个月以上的小鹅也时有发生.雏鹅的日龄愈小,对本病的易感性愈高,成年鹅未发现有自然感染的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感染雏鹅的日龄,以及母鹅群受感染状况和免疫的程度.通常经过1次大流行之后,当年剩下来的鹅都是患病后痊愈或是经过隐性感染的鹅,因而获得了免疫力,这种鹅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被动免疫力,能抵抗小鹅瘟病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因此,本病的流行常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1次大流行后的1年或数年中,往往不见或少见发病,但以后又会暴发.  相似文献   

12.
禽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病原为禽巴氏杆菌,亦称禽霍乱.它常表现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败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凤台县39户7776羽雏鹅疑似小鹅瘟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10日龄以内的雏鹅最易感染,其发病率达81.13%(1720/2120),病死率达93.26%(1604/1720);规模养殖鹅群发病率36.68%(2014/5490)较农户散养鹅群发病率30.45%(696/2286)高,而其病死率79.54%(1602/2014)则较农户散养鹅群95.55%(665/696)低。  相似文献   

14.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发病较慢、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雏鸡最容易的疾病,本病是由埃希错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禽常见病。笔者对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症状以及防治进行初步探讨,以提供养殖户参考,促使他们用科学技术养鸡,减少鸡大场杆菌病的发生机率,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防控好鹅群的疫病,除了平时科学的饲养管理还要做到对鹅群疫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这需要了解鹅常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早采取措施,减少经济损失。1小鹅瘟这个疫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常见于30日龄以下的雏鹅,7日龄以内的雏鹅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鸭和鹅等水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的菌液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株La Sota接种易感鸡胚收获的感染鸡胚液混合,用甲醛溶液灭活后制备成5批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鸭和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结果]5批二联苗对鸭和鹅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鸭和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免疫效力试验表明,免疫后3周,鸭和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4 log2,新城疫攻毒保护率均为100%,禽霍乱攻毒保护率为66.7%~83.3%。[结论]该二联苗用于免疫鸭和鹅安全可靠,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大雁鹅又称朗德鹅、雁鹅,是著名的肥肝专用鹅,其早期生长快,体大毛纯,胸腿发达,肉质鲜嫩,体重可达7—8千克。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5日龄的雏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小鹅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不但有小鹅瘟的典型症状,也会加重单独感染大肠杆菌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正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是以消化道病变为共症的病毒性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对10日龄的雏鹅致死率几乎100%。随鹅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鹅康复后带毒且生长受阻。这两种病即可单独发病,也常有混合感染,无特效药物治疗,是危害雏鹅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1小鹅瘟本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 d的雏鹅,死亡率95%,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鹅瘟的临床特征为严重下痢,有时有神经症状,特征性病变为肠道发生渗出性炎症,小肠黏膜因大片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本病传播迅速,病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们对禽霍乱作若干项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禽霍乱发生、发展和流行的某些规律。 易感动物的最小致死量测定 用C_(4b=1)强毒攻击,结果鸡为2个菌致死,而鸭20—40个菌,鹅100个菌才能致死。家兔和小白鼠对此菌敏感,无法用强毒测定,改用弱毒(807系)株感染。鸡接种100亿活菌无严重反应,兔接种5千活菌致死,小白鼠接种250个菌死亡。由此可知,鼠、兔比较易感,鸡、鸭、鹅相对来说具有一定抵抗力。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因病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带有大量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导致健康鹅发病.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天气突变和阴雨潮湿等因素都能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以青年鹅与新培育母鹅最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