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提高蚕桑生产综合竞争力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城市现有桑园1.65万公顷,2003年全市共饲养蚕种58.6万张,产茧2.3万t,每公顷饲养蚕种42.3张,每公顷桑产茧收入2.85万元,全市蚕茧产值4.5亿元.亩平饲养量、亩产茧量、蚕茧质量和亩桑收益处于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但是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养殖业、特经业和大棚蔬菜业比较,有着明显的效益差异.由于经济利益和投入产出的影响,导致我市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力转移、劳动人员老龄化、劳动力缺乏、新技术难推广、措施难到位和有桑不养蚕等矛盾已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
<正> 1990年冬白蒲镇引进桑树新品种育71—1,栽植0.8公顷(12亩),其中有一块0.74公顷的连片桑园。此桑园1992年全年养蚕36.125张,每公顷平均饲养蚕种45.16张(亩平养种3.3张)、产茧1235.7公斤,产值13086.55元,每公顷产茧1545公斤,产值16358元,(亩平产茧111.6公斤,亩平产值达1181.1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两年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育71—1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主要生产指标均优于目前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白蒲镇文峰村4组徐汉壁家一块0.033公顷(0.5亩)的桑园,此桑园于1990年冬分别栽植湖桑32号和育71—1各300株,两品  相似文献   

3.
<正> 1992年秋季,宿迁市4650多公顷(7万亩)桑园大面积受到沙蚕毒素类农药污染,使得7.25万张种的中秋蚕中毒,损失蚕种约3万张,蚕茧欠收800吨,蚕农减收500万元,损失近40%。如此巨大的损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整理如下。沙蚕毒素原是海边一种异足素蚕(俗称沙蚕)体内的一种有毒物质。科学工作者根据其化学结构,研究合成了类似沙蚕毒素的新型农药——巴丹。目前农业上广泛使用的杀虫双、杀螟丹以及“扑杀宁”等农药,均属此类。巴丹类农药选择性强,具有触杀、熏蒸、胃毒和内吸作用,  相似文献   

4.
射阳县现有桑园5.5万亩,年发放蚕种16万张,生产蚕茧625万kg.近年来桑园面积、发放蚕种、蚕茧产量稳中有升,为了使蚕桑产业在射阳县持续稳产高产,必须加快老桑园改造步伐,大力推广优良桑品种,科学规划减少大环境农药污染,提高桑园复种指数,提高桑园综合产出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1 临岐镇蚕桑生产现状临岐镇是由梅口、卸岭、夏中三乡合并而成 ,全镇由 38个行政村、1 1 7个自然村组成 ,现有人口 2 1 0 94人 ,6 1 35户 ,面积 2 1 2 0 .9平方公里 ,其中有 2 4个行政村 990户种桑养蚕 ,占全镇总户数 1 6 % ,拥有桑园 74 .93公顷 ,2 0 0 0年饲养蚕种 2 6 38张 ,生产蚕茧1 0 4 .9吨 ,产值 2 2 7.82万元。去冬今春发展新桑园 53.93公顷 ,其中优质品种桑园 8公顷。2 存在不足2 .1 蚕桑生产规模偏小全镇桑园 74 .93公顷 ,2 0 0 0年饲养蚕种2 6 38张 ,发种量居我县第九位 ,蚕茧产值占全镇农业的总产值 1 %。户均规模偏小 ,全…  相似文献   

6.
<正>蚕桑生产是桐乡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1992年,全市蚕种发放量达78万多张,蚕茧总产量2.45万t,为桐乡历史的最高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市占据全国市(县)级蚕茧产量之首,目前仍居全省首位。2013年全市有桑园面积7820 hm2,养蚕农户近7万户。全年饲养蚕种247410张,总产蚕茧11890 t,蚕茧产值52870万元。蚕茧产值占全市农业总收入10.9%,对稳定农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1995年茧丝绸行情严重下滑,全国的蚕业生产陷入了历史未有的困境.我市也和全国一样,桑园面积从原来的21.3万亩减少到6.2万亩,年饲养蚕种从51.4万张减少到16.4万张,蚕桑技术队伍痪散,养蚕设施毁坏,科学技术倒退,生产管理失控,蚕茧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但是,地处我市南大门的富安镇蚕桑生产却呈现一派盎然生机.全镇18500亩桑园面积相对稳定,管护正常,生长良好.1995年至1997年:分别饲养蚕种78510张、61528张、64783张,生产鲜  相似文献   

8.
一、宿豫县蚕桑生产现状我县有蚕桑生产的乡、镇、场计24个,现有桑园面积5273.6公顷(1998年6月26日丁咀会议上统计),1998年全县发放5批蚕种计192430张.年发种量超万张的乡镇有8个,桑园面积达到20公顷以上的重点村有126个.高产典型很多,如丁咀乡继先村楼东组,大兴镇卢集村二组,蚕种场蚕桑村六组,桑园面积均在10公顷以上,公顷产茧达到2250公斤以上,每公顷收入超3万元.蚕茧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98年秋蚕,由于气候条件好,饲养技术到位,加之宣传和实施仪评定价,蚕茧质量有很大提高,平均上车茧率在80%以上,50克干  相似文献   

9.
我县是自治区桑蚕茧生产基地县之一,1988年至1992年间,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产值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1989年桑园面积304公顷,养蚕1.6万张,产茧325吨,1990年桑园面积561.6公顷,养蚕28440张,产茧696.1吨。1991年桑园765.8公顷,养蚕37611张,产茧812吨。1992年桑园890公顷,养蚕43.194张,产茧1047.7吨。这几年间养蚕收入超万元的农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我市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仅1992年和1993年全市就新拓桑园1.1万公顷(16万亩),将近增加了1倍,目前累计面积已达2.2万公顷(33万亩),预计今年可生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市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用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用种量已超过了现有蚕种场的生产承受能力,于是农村原蚕区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和扩大。1992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78.7万张,其中有56.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1.5%(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28.1万张);1993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99.3万张,其中有77.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7%(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35万张);1994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104.5万张,其中有85.4万张是在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83%(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56.5万张)。由此可见,农村原蚕区的蚕种生产已成为我市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几年农村原蚕区生产发展太快,管理不甚完善,局面比较  相似文献   

12.
廖耀民 《广西蚕业》2005,42(3):32-35
1目前我市桑蚕生产情况。据统计:到2005年7月底止,我市桑园面积已达到28.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0%。已发蚕种48.55万张,产鲜茧1.73万吨,农民养蚕收入2.9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14万张、0.12万吨和0.41亿元,分别增长8.71%、7.13%和15.89%。我市桑蚕生产发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丰县栽桑养蚕虽从八十年代开始已有,但1990年冬才开始扩大发展,到1992年冬有桑园面积354.7公顷(其中新桑276.3公顷),由于新桑多且大部份是新养户,技术跟不上。所以1992年全县共发放蚕种8,620张,收购蚕茧175.75吨。试办“小蚕共育室”18个(其中乡镇办2个,管理区办7个,村办3个,个体办6个)。共育蚕种2,826.5张,产茧75,449.9kg,单张产茧  相似文献   

14.
方小友 《蚕学通讯》2001,21(4):43-44
淳安县富文乡重坑村村民方根法 ,全家六口人 ,其中劳力两个 ,现有桑园面积 0 .347公顷 ,其中采叶养蚕面积 0 .2 1 3公顷 ,去冬新种 0 .1 33公顷。去年由于规模生产效益突出 ,曾被评为“淳安县养蚕大户”。今年他更上一层楼 ,全年共饲养蚕种 1 4张 ,产茧 6 0 2公斤 ,产值达 1 .2 4万元 ,平均张产 4 3公斤 ,1 /1 5公顷产茧 1 88公斤 ,1 /1 5公顷产值 3875元 ,蚕茧收入占其家庭总收入的 70 %以上 ,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致富带头人 ,现将其栽桑养蚕经验作一总结。1 注重桑园平衡施肥和治虫工作长期的生产实践 ,使他认识到桑园平衡施肥和桑园治虫…  相似文献   

15.
改革养蚕布局见成效嵊县农业局张碧霞我县近年来蚕桑发展较快,特别是山区种桑,从填补空白到目前南山、北山的桑园面积都在一千亩以上。至1994年全县有桑园面积2970.2公顷,公顷产茧1708.5公斤。有养蚕户34537户,全年饲养蚕种13.2236万吨,...  相似文献   

16.
淳安县浪川乡洪家村徐国良,夫妻两人于1997年承包集体0.8 hm2桑园,一心一意开始了种桑养蚕致富之路.如今拥有桑园面积2.13 hm2,其中成林桑园1.5 hm2.2004年共饲养蚕种90张,产茧3.8 t,平均张产茧达40多kg,蚕茧收入达到6.5万余元,667 m2(亩)桑产值达3 000元,同2003年相比,蚕种增加27张,产茧增加1.3 t左右,蚕茧产值增2.3万余元.养蚕纯收入达4万元,真正成为我县种桑养蚕的专业户,致富的"领头雁".总结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04,35(1):58-59
我市现有桑园面积742 hm2,养蚕农户4300余户.蚕种饲养量1.606万张,蚕茧总产量664.7t,蚕茧销售收入1108.9万元,户均蚕茧收入2579元,蚕桑生产产值达到1672.9万元.现有年产150t茧的乡镇1个,年产25t茧的村4个,年产500kg茧的户35个.这些重点乡镇村,桑园面积和产茧量占全市总面积和总茧量的80%,成立了5家蚕桑专业合作社.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蚕桑发展,省农业厅特制定了<浙江省蚕桑西进发展规划>战略,并把我市列入了蚕桑西进重点发展的八个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盐城市桑橙瘿蚊发生情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由于苗木调运、气候变化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桑橙瘿蚊自1986年在盐城市滨海县蚕种场首次发生以来,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传播,以每年10~15km速度蔓延危害,至1993年扩散到阜宁、射阳、建湖、盐都、大丰和东台的部分乡镇,发生面积达3.3万公顷,占全市桑园面积的67%,秋季桑叶减产2成以上,减发蚕种10万余张,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因此,我市将桑橙瘿蚊列为主要防控对象。现就我市桑橙瘿蚊发生及调查概述如下,谨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是整合山东省所有的蚕种产业资源形成的大型蚕种生产经营集团。集团生产技术力量雄厚、生产环境优良、质量管理严格,现有蚕种生产员工8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20人,拥有专用桑园267公顷,生产用房20万平方米和冷藏能力300万张蚕种以上的大型蚕种冷库,年生产一代杂交种180万张,原种10万张,保育全国性蚕品种资源120对,所属各分公司生产设施完善,检验设备齐全,并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山东省鲁丝桑蚕种质量检验所,对广通蚕种实施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20.
<正>蚕种催青质量关系到孵化率高低、孵化整齐度、蚁体强健、蚕茧优质高产问题。我市近几年蚕桑生产发展速度较快,每年发种量以5~10万张的速度递增,1991年发种93.8万张,1992年发种103.8万张,1993年发种109.2万张,1994年发种115.6万张。由于我市强化了对催青技术质量的管理,实用孵化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1991年春为97.1%,1992年春为97.5%,1993年春为97.2%,1994年春为98.20%。我们就近四年的实践,对我市强化蚕种催青(农村)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