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经济价值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野味浓厚的优点。其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需的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刚产下时身上有野猪特有的条纹,故取名为特种野猪. 1前景 目前,特种野猪产销市场缺档,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1经济价值 特种野猪瘦肉率高,野味浓厚,肉香,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1~1.5倍.  相似文献   

3.
特种野猪     
<正> 1 特种野猪的涵义:是指选用优良山林雄性野猪与优良瘦肉型家猪进行杂交后,经人工选育后的野猪新品种,其基因稳定,后代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特种野猪集家猪、野猪之长,显示出很好的杂交优势,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肉质鲜美、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势,又攻克了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和不易饲  相似文献   

4.
将野猪与家猪杂交,杂种猪称之为特种野猪.家猪和野猪杂交种既具有野猪耐粗饲料、抗病力强、行动敏捷的特点,又具有家猪生长速度快、体形大的特点.杂种猪胴体瘦肉率比家猪高6%~8%,最高可达68%以上.板油少,背膘薄,肉质嫩,还有一定野味.特种野猪肉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是普通家猪的0.5~1.0倍.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具有降血脂,防治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特种野猪以其饲量少(是家猪的三分之一),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料,易饲养而深受人们的欢迎。野猪瘦肉率高,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家猪,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野猪肉营养价值高、味道浓郁等,逐渐成为新型绿色食品。野猪养殖是一个新型产业,从全国来说养殖规模、数量是有限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野猪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特种野猪养殖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猪 (Susscrofa)属偶蹄目猪科动物 ,我国只有1属 1种。野猪在中国共有 5个亚种 :台湾亚种、川西亚种、新疆亚种、东北亚种、华南亚种。黑龙江省野猪系东北亚种 ,分布广泛 ,其分布区总面积可达2 0万公顷 ,占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的 4 3.5 %。全省野猪种群数量 1.7~ 3.6万头 (2 6 470± 92 10 ) ,种群密度 0 .0 90 9头 /km2 。特种野猪为采用野猪与家猪杂交而产生的后代 ,是经过改良后的野猪品种 ,包括F1代、F2 代等仔猪。特种野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野味浓郁等特点 ,逐渐成为家猪的替代品和新型绿色保健食品。大力发展野猪养殖成为畜…  相似文献   

7.
杂交野猪是纯正野猪公猪与优良瘦肉型家母猪经多元杂交所产的优质后代,其外貌象野猪.育成后的杂交野猪,既保留了野猪肉营养价值高、瘦肉率高、野味浓郁和富含亚油酸的功效,又具有家猪性情温顺、生长快、个体大、繁殖率高、肉质细嫩等野猪不具备的优点.杂交野猪种公猪应是具有含70%以上野猪血缘的三元杂交野猪公猪.  相似文献   

8.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  相似文献   

9.
正巴马香猪又称七里香猪、冬瓜猪、芭蕉猪,其肉质鲜嫩、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2.5倍,被称为香猪家族中的"名门贵族"。巴马香猪继承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特点,又克服了野猪季节发情、产仔少和不易饲养等缺点。为提高巴马香猪生态放养的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果园放养的实践经验,供养殖户参考。一、场地选择果园要远离交通主干道500米以上及  相似文献   

10.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开发前景极为乐观.  相似文献   

11.
用公野猪和母家猪进行交配.所产下的后代即为特种野猪的原种(杂交一代),再用特种野猪的原种公猪。与当地优良品种母猪进行交配繁殖,产下的后代即为二元杂交特种野猪。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的特点。其肉香味浓,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含量是家猪的2.5倍。二元杂交特种野猪不仅亚油酸含量和瘦肉率高,且生长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2.
<正>野猪肉不仅食用品质好,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野猪胴体瘦肉率高,脂肪率低,脂肪仅为家猪的20%。野猪肉的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家猪肉,亚油酸是科学界公认的唯一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的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特种野猪的饲养前景与圈舍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饲养前景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 ,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 ,它不同于家猪 ,形似野猪 ,故取名为“特种野猪”。特种野猪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优点 ,又克服了一代母野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圈养下不易发情等缺点 ,使之能正常饲养繁殖。特种野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 ,含有17种氨基酸 ,亚油酸 (C18 -2)含量比家猪高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须的脂肪酸 ,人体本身不能合成 ,必须通过食品摄取而获得的一种脂肪酸 ,它对…  相似文献   

14.
特种野猪:经家猪和野猪杂交而来的特种野猪,经人工几代驯化后,基因稳定,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为86%,是家猪的两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食性杂、耐粗饲等优势,又克服了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生长慢、不易饲养及家猪疾病多等缺点,是目前新兴的最热门的特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生产野家杂交猪的可能性 ,通过野猪与南阳黑猪杂交所生产的野家杂交一代猪的饲养与育肥试验 ,对野家杂交猪的饲养管理和育肥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野家杂交猪保留了野猪明显的野性和耐粗饲性 ,瘦肉率、后腿比率和屠宰率等性能方面高于南阳黑猪 ,脂肪比例低于南阳黑猪 ,但生长速度低于南阳黑猪  相似文献   

16.
“山中无老虎,野猪称霸王”,可是在陕西省旬阳县构元乡,部分养殖户不惧危险,竟搞起了野猪特色养殖.柯昌远就是其中一位.提到养殖野猪的好处,尝到甜头的柯昌远津津乐道:“野猪体质好,抗病力强,几乎不患病,饲养比较容易.而且野猪吃得少,食量仅是家猪的一半,养一头野猪的成本只是养一头普通家猪成本的60%左右,其利润达到了普通家猪的4至5倍”.如今,柯昌远的野猪已发展到30余头,他用独特的胆识和眼光让野猪“拱开”了自家的致富大门.  相似文献   

17.
野猪肉逐渐成为消费新热点据南京屏湖特种畜禽专业合作社联系人王太荣分析,由于野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野猪肉正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佳肴以及消费的新热点。养殖野猪发展前景广阔,也是解决目前家猪生产产需转换、替代新品种的好机遇。  相似文献   

18.
<正>野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野味浓郁等特点,逐渐成为家猪的替代品和新型绿色保健食品。猪鬃可做高级毛刷;猪油是高级润滑油,可做高级食品配料;猪皮可制作皮革制品,如皮包、皮鞋、皮带等;猪肉含胆固醇低、营养丰富,可食用。野猪的蹄子可泡制花肥,是名贵花卉营养补充必不可少的有机肥料。野猪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国外见于欧亚大陆、亚洲的日本、非洲的北部、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野猪外形与家猪相似,身体矮而肥胖。体长120~180厘米,尾长  相似文献   

19.
特种野猪 经家猪和野猪杂交而来的特种野猪经人工几代驯化后.基因稳定.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为8觎,是家猪的2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食性杂、耐粗饲等优势.又克服了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生长慢、不易饲养及家猪疾病多等缺点.是目前新兴的热门的特养品种之一。目前.野猪的生产已实现商品化.市场十分紧俏.  相似文献   

20.
特种野猪的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特种野猪的肉质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含75%野血的特种野猪与家猪的肉质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含75%野血的特种野猪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与家猪肉相比,其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总含量高、肌内脂肪含量少、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