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太湖常见6种沉水植物在五里湖未扰动底泥上生长情况及其对沉积物磷化学形态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使水体的pH、Eh以及藻类含量的变化,使铁磷、有机磷等主要化学形态磷的释放得到明显的控制,同时沉水植物的生长使沉积物中总磷水平也有明显的降低。所以恢复沉水植物是控制湖泊内源磷负荷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评价伊乐藻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克藻效应。结果表明,伊乐藻对总氮、氨态氮、硝态氮和总磷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且水体中氮、磷起始浓度越高,其去除效果越明显;不同生物量伊乐藻对河水中其他藻类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生物量增加,其克藻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杨皓  庄家尧  郑康  孙永涛 《核农学报》2023,37(4):844-853
为探究接种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N1.14)X-45和不同载体基质固态发酵制备而成的菌肥的应用效果,并以此为结果筛选出可有效替代珍稀资源泥炭发挥肥效的载体,本研究设置7个处理:未施肥对照组(CK)、泥炭对照组(T0)、秸秆组(T1)、麦麸组(T2)、秸秆∶麦麸=1∶1组(T3)、秸秆∶麦麸∶棉籽壳=1∶1∶1组(T4)、秸秆∶麦麸∶豆饼=1∶1∶1组(T5),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菌肥施用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的光合特性参数和土壤养分含量,采集效果较好菌肥处理下的根际土样本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与泥炭对照相比,除单一载体秸秆外,其余载体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刺槐光合特性及土壤营养环境,其中以T3、T4应用效果最显著,光合特性参数和土壤养分含量提升明显。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刺槐根际土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菌肥的施入可显著改善土壤菌群结构和组成,提升益生菌群Actinomadura和Mesorhizobium的相对丰度,同时其丰度与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与pH值、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即土壤...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连续多年免耕轮作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以麦稻水旱轮作免耕试验为对象,采用常规土壤养分测定法、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冗余(RDA)分析等方法,对连续多年田间保留农作物残茬免耕及传统耕作土壤的养分、微生物种群、酶活性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连续13年田间保留农作物秸秆、残茬免耕轮作与传统耕作轮作0~20 cm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丰度在农作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发生了变化,第一核心种群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性杆菌门(Acidobac-teria)丰度最高,呈增加趋势;第二核心种群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呈下降趋势;连续多年免耕轮作处理土壤中心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含量分别比传统耕作处理提高了4.9%、22.8%、21.7%;免耕轮作处理的作物在绝大部分生长阶段与土壤酶的关联性优于传统耕作轮作处理。免耕处理Z4与传统耕种处理T4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7.7%、20.3%、16.1%、30.8%、19.3%;两种土壤的微生物代谢通路差异主要表现为氨基酸类通路,免耕轮作处理的绝大多数氨基酸类通路在第1时期(小麦拔节期)和第3时期(水稻孕穗期)比传统耕作轮作激活程度强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免耕轮作处理中,硝基螺菌属(Nitrospira)、厌氧黏细菌属(Anaromyxobacter)与全钾、速效钾、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含量,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与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连续多年田间保留作物残茬、秸秆,为微生物提供了较多的“食物”,以及连续多年免耕轮作措施减少土壤微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是培肥地力的根本原因。而合理轮作免耕土壤中的变形菌门、酸性杆菌门等核心优势细菌种群,以及土壤酶的催化作用优于传统耕作,它们共同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定位施肥对黑垆土剖面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资料,我们分析了9种不同施肥处理黑垆土耕层(0-20cm)、古耕层(20-50cm)和垆土层(50-80cm)三层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对黑土剖面养分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一般为,耕层>古耕层>垆土层。不同处理耕层土壤养分差异比较明显,耕层以下土尽管异减小,但其归变化与耕层趋势一致。各层土壤速效养分对照比裸地均有下降。综合评价施肥对黑垆土剖面的培肥效果,NPM>M  相似文献   

6.
桉树取代马尾松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是我国南方典型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之一,为了探讨该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成对设计方法,研究了我国广西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桉树取代马尾松造林后,土壤全碳、易分解碳库、中等易分解碳库、难分解碳库、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但速效磷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桉树林施肥和磷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弱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树种变化、桉树林轮伐期短、林下植被差、炼山、翻耕等可能是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降低的驱动因子;施肥有助于缓解土壤养分降低。在林地转变和经营时,适当保持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减少土壤扰动和合理施肥将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实现桉树林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炭添加量对伊乐藻堆肥过程氮素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探讨高温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有效控制技术,研究以生物质炭为添加剂对伊乐藻与稻草混合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的影响,通过静态高温好氧堆肥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即:CK(不添加生物质炭)、5个生物质炭不同添加量处理(以CK为基础,生物质炭添加量分别为CK堆体干基质量的6%、18%、30%、42%、54%),监测了伊乐藻与稻草混合堆肥过程中堆温、氨挥发速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 CK 相比,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堆温、延长高温期天数、缩短堆肥周期,堆肥周期减少天数与生物质炭添加量呈极显著的对数曲线相关(P<0.01);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显著降低堆肥过程中的氨累积挥发量(P<0.05),但与CK相比,生物质炭添加量为6%、18%处理的氨累积挥发量分别增加了26.58%、6.34%,同时,氮素损失率亦高于CK处理;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率与生物质炭添加量关系密切,呈显著的一元三次曲线相关(P<0.05),生物质炭的适宜添加量为27.11%~45%;根据不同影响因子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对堆肥体氮素损失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铵态氮、有机碳。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死蜱的生产和使用日趋广泛,由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危害不容忽视。微生物是影响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降解的最主要因素,也被认为是降解有机磷农药最可靠而高效的途径。固定化技术是提高微生物降解农药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注射器滴定法将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HY-1用海藻酸钠溶胶包埋,研究了反应时间、固定化菌接入量、pH和毒死蜱初始浓度对毒死蜱降解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菌的重复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固定化菌能够高效降解基础培养基中的毒死蜱,制备固定化小球海藻酸钠溶胶的最适浓度为2.5%(w/v),小球的平均粒径为3 mm。在培养时间为60 h时,固定化菌对100 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固定化小球接入量为160 g·L-1时,对100 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最高。固定化菌对毒死蜱的降解有着较宽泛的pH适应范围,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其对毒死蜱的有效降解。当毒死蜱初始浓度为80 mg·L-1和100 mg·L-1时,固定化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较高,达90%左右。固定化菌可重复利用降解毒死蜱,当利用4次后,固定化小球虽已发生崩解,但对100 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仍高达47%。因此,海藻酸钠固定化蜡状芽孢杆菌对水体中毒死蜱的降解率较高,环境适应性较强,固定化菌可在毒死蜱污染的净化去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农林牧业资源共享,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在重庆市荣昌县6种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下,分别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各有差异,有机质和全钾在麻竹林下养禽模式中增加最多,全磷在桉树林下养禽模式中增加最多,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则在马尾松林下养畜模式中增加最多。从微生物总量来看,土壤中表现为桉树林下禽模式最多,其次为桉树林下种菌模式,最少的是麻竹林下种菌模式;腐殖层中最多的是麻竹林下养禽模式,最少的是桉树林下种菌模式。微生物数量与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因此在研究林下经济过程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土壤是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其养分条件决定了植物生长状况及生产力的大小。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和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会改变土壤性质,从而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为合理利用氮沉降所带来的养分及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大气氮沉降对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壤养分有效性对氮沉降的响应、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对氮沉降的响应3个方面就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条件下,采用人工模拟水缸培养方法,研究了湖泊底泥不同Cu、Cd处理对沉水植物伊乐藻生长、叶绿素含量以及Cu、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Cu刺激伊乐藻的生长(生物量、叶绿素),高浓度抑制伊乐藻的生长;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伊乐藻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均一直降低,在底泥Cd含量为168.69mg·kg^-1 DW(含背景值)时,植株出现死亡。随着Cu处理浓度的增加,伊乐藻体内的Cu含量一直增加,在底泥cu含量为414mg·kg^-1DW(含背景值)时,根部、叶部的富集系数均达到最大(0.21和0.17);伊乐藻体内的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底泥Cd含量为88.69mg·kg^-1 DW时,根部、叶部的富集系数均达到最大(0.07和0.09)。以上结果说明,伊乐藻对Cu、Cd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可以作为原位修复Cu和Cd污染底泥的植物种类应用。  相似文献   

12.
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软隔离小区试验研究了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黄花水龙(Jussiaen repens L.)、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水鳖(Hydrocharis dubia(Bl.)Backer.)和四角菱(Trapaquadrispinosa Roxb.)5种不同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0天植物处理,5种飘浮植物对水体中总氮的去除率为黄花水龙(63)%>凤眼莲(57%)>水鳖(46%)>四角菱(42%)>空心莲子草(34%),对总磷的去除率为凤眼莲(52%)>黄花水龙(50%)>水鳖(45%)>四角菱(31%)>空心莲子草(22%),其中凤眼莲、黄花水龙处理围区的水质净化效果最好,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也最高,这与植物自身吸收同化污染水体中氮素、磷素的能力大小及植物根系微生物的作用都有关。凤眼莲、黄花水龙在提高水体透明度方面表现最佳,试验围区在处理40天后水质透明度即可达到1 m以上,而空心莲子草、水鳖和四角菱的试验围区则需要处理60天以后透明度才能达到1 m以上。5种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且易于成活,容易管理,可在今后的水质净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分泌物和功能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于植物-微生物系统净化水质效果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加入3种植物(黄花水龙、凤眼莲、伊乐藻)的分泌物对接种的氮循环微生物和光合细菌进行培养,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粗分泌物对光合细菌都起到了促进生长的作用,但是对于氮循环微生物却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分泌物对氨化菌和反硝化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表现出抑制的作用,而且不同水生植物的分泌物对微生物作用大小也有所差异.这些结果能为今后进行植物-微生物修复体系中选择何种水生植物和接种微生物才能起到最佳的修复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In sugarcane cropping systems, green-cane harvesting has progressively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burning of standing crop prior to harvest, increasing the role of decomposition as a mechanism to replenish soil nutrients.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cultivar choice and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on decomposition of sugarcane residue. In two independent litterbag experiments, we isolated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plant residue quality and irrigated water quality. Cultivar residue exhibit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and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 Decomposition rate varied among cultivars, and those with greater carbon-to-nitrogen ratios decomposed faster than cultivars with lower ratios. Soil irrigated with river water showed a lower mineral and organic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decomposition rate than those irrigated with industry effluent wastewater. These results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both cultivar choice and water used for irrigation have a limited but significant impact on plant residue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N) doses on yield, quality, and nutrient content in broccoli heads.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0, 150, 300, 450, and 600 kg N ha? 1. Nitrogen ra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yield, average weight of main and secondary heads, and the diameter in broccoli compared to control. The highest total yield (34631 kg ha? 1) was obtained at 300 kg N ha? 1. At harvest, the highest amount of the total N in broccoli heads was measured at 450 kg N ha? 1 application. Potassium (K),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iron (Fe), and zinc (Zn) conte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es in nitrogen treatments but, phosphorus (P), copper (Cu), manganese (Mn), boron (B), and sodium (Na) contents were not influenced. Also, removed nutrients by broccoli head were highest at 300 kg ha? 1N rate.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形态配比对苋菜养分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水分与氮肥形态配比对苋菜养分和产量的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水分条件下,苋菜的N,P,Fe含量随NH4 -N比例的增大而增加;K,Ca含量随NH4 -N比例的增大而减小。苋菜的产量随NO3--N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同一施肥条件下,苋菜N,P,Fe含量随水分的增加而增加;苋菜的K,Ca含量、产量以中水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对罗非鱼塘中水质和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罗非鱼池塘养殖过程中投以光合细菌后,对池塘水质及水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通过2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投放光合细菌的池塘中,光合细菌种群由少到多不断地增长,并且形成优势种群;(2)投放光合细菌后,对降低水中COD、氨氮,提高亚硝酸态氮等有一定的效果;(3)但是对水中溶氧、pH值、硝酸态氮等的变化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矿物质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含量及植物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玲婷  石林  蔡如梦 《土壤》2019,51(5):916-922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肥配施不同量(0、0.5、1.0、2.0 g/kg)矿物质调理剂对土壤pH和有效磷、钙、镁、硅等养分含量及作物产量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室内培养结果表明:施用1.0g/kg和2.0 g/kg调理剂,不仅增强了土壤抗酸化能力,使土壤pH从5.02提高到5.31和5.61,并且延缓了磷肥施入土壤后的固定速率,在施肥后第15天和第22天土壤有效磷含量得到明显增加,增幅分别为21.49%、24.17%和22.09%、23.84%。盆栽试验中,施用0.5~2.0 g/kg调理剂,土壤矿质养分得到有效补充,并能实现生菜增产10.47%~33.33%;同时,使生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提高14.69%~44.26%、15.28%~52.89%和16.28%~42.43%。由此,施用矿物质调理剂是农业种植中改善土壤酸性、补充土壤有效养分、促进作物营养吸收并实现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