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容器育苗在我省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概况 林木容器育苗,是农业袋土移植技术在 林业生产上的应用,标志着林业生产技术的 进步和发展,现将林木容器育苗在我省林业 生产上的应用和发展简介如下。 1、应用及发展过程: 承德地区南甲山国营林场1958年进行油 松容器育苗造林试验,获得良好效果,但未 进行总结与推广。1970年遵化县平台村,仿 照棉花容器育苗进行了油松容器育苗阳坡造 林试验,成活率达30%。1972年河北省林业 研究所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在迁安县  相似文献   

2.
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经营是林木栽培发展的新趋势,容器育苗是营林技术中一项新内容,它具有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苗术质量、节约用种、管理方便、定植时不受造林季节限制、便于机械化作业和工厂化生产等优点。我省一些生产单位先后应用容器育苗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贵州省林科所树木园180多个树种采用容器育苗,并在6、9、10、11、12月份不同的季节上山定植,成活率都在82.7—100%之间,从而加速了建国步伐。贵阳市林业局在石灰岩山地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达90—100%.剑河县对用裸根苗难于成活的秃杉改用容器育苗,造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为加速荒山绿化,解决大面积干旱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河南省嵩县从1994年开始容器育苗造林。通过12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容器苗造林已成为近年来荒山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年均推广5000万袋,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提升了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效果十分显著。以前多采用小容器苗造林,因其带土少、抗逆性差,成活率保存率低,2000年以来多采用大容器苗造林,连年成活率均在90%以上。采用大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对半干旱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5.
容器育苗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容器育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育苗新方法。它具有育苗时间短、苗木整齐健壮,不伤根、运输方便、造林后无缓苗期、移栽不受季节限制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实践证明,容器育苗是当代林业的一项先进技术,是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尤其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采用容器苗对提高造林成活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改善生态环境力度不断加大,容器育苗已经成为苗圃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容器育苗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容器育苗是当代世界林业的一项新技术。笔者简述了山西省容器育苗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装播工效、消毒药剂、造林季节、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树生长量等方面分析了育苗容器育苗和造林的优越性,最后提出了容器育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容器育苗已经在我国南北各省逐渐发展起来。温室容器育苗可以人为控制环境条件,缩短育苗周期,苗木规格化,便于实现工厂化育苗。用容器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没有缓苗期,可以延长造林季节,适合造林困难地区等优点,因而容器育苗和用容器苗造林已引起广大林业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容器苗的试验和生产中,苗木  相似文献   

8.
我县此堡公社口子上大队于一九七六年开始试验容器育苗,一九七八年大面积推广。几年来推广和上山移植了八十多万袋,造林三千三百一十亩,据普查,成活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经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容器育苗造林是战胜自然灾害,提高造林成活率,迅速绿化荒山的多快好省发展林业的有效途径,它的好处是:  相似文献   

9.
<正> 林木容器育苗是当代世界林业的一项新技术,与大田育苗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目前在生产中已广泛应用。我省自七十年代末开始推广林木容器育苗,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在生产中应用,为基地造林、长防林营造和荒山绿化提供了大量合格苗木,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对我省山区县(市)进行大规模造林提供了技术保证,它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加快十年绿化湖北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长岭县民营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长岭县进行了民营樟子松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造林季节上要坚持春季、雨季结合进行,造林方法上采用了容器育苗和窄缝法造林,在科尔沁沙地条件下平均成活率达58.5%。容器法雨季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2.8%。  相似文献   

11.
我省干热河谷地区是造林最困难的地区之一,为提高这类地区的造林成活率,需采用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的关键设备是育苗容器。干热地区的育苗容器要求体轻、质坚、育苗时能透水透气,移栽时又可随苗入士,具有一定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传统使用的育苗容器达一、二十种,但合乎此种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国外松容器育苗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宜群 《安徽林业》2010,(4):105-105
国外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易成林、抗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国外松裸根苗造林只能在春季,容器育苗虽投入的劳力多,但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育苗时间国外松容器育苗可在3~5月上旬播种,苗木雨季可以出圃造林;也可在10~11月上旬播种,春季和雨季苗木可以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3.
进行火炬松、湿地松等国外松大田育苗,常因圃地选择不当,催芽、播种等环节掌握不好,以及病、虫、雀、鼠等危害,影响产苗量和苗木质量;且采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因此,迅速研究出提高育苗成苗率和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乃是我省进一步推广国外松这个优良树种的重要技术关键之一。 采用容器苗造林,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报导,南方雨量充沛的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均有用营养杯、营养砖育苗造林成功的事例,惟我省研究尚少。因此,我们为了探索在我省自然条件下国外松容器育苗造林的方法,自今年2月份开始,进行了火炬松、湿地松等容器育苗试验,共育苗8800多株(图1),并于8、9月间  相似文献   

14.
容器苗不同时期造林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苗不同时期造林效果研究初报傅更生,叶小春,吴春林,殷勤(南京林业大学210037)关键词:容器苗,裸根苗,逐月造林,成活率推广容器育苗技术是实现科学造林,集约经营,加速绿化造林步伐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改革,也是林业现...  相似文献   

15.
火炬松(Pinus laedaLin.)是我县国家项目造林和省级工程造林主要树种之一,年造林面积660ha。从1990年开始,每年春季培育容器苗木用于6月份雨季造林和补植,现已取得显著效果。为探讨本地区秋季容器育苗技术和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笔者于1991年秋进行了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6.
容器苗作为苗木产业现代化的产物,具有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总体成本,延长造林时间,缩短育苗时间,节约土地和种子,便于实现育苗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等诸多优点。省林业局为推动全省林业工程建设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出了提高山区造林绿化质量的三大重要举措,其中将容器苗造林作为山区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期杂志选登两篇有关容器苗造林实用技术的文章,以期对我省容器苗造林的推广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国外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易成林、抗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国外松裸根苗造林只能在春季,容器育苗虽投入的劳力多,但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育苗时间国外松容器育苗可在3~5月上旬播种,苗木雨季可以出圃造林;也可在10~11月上旬播种,春季和雨季苗木可以出圃造林。二、苗床选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春季采用不同育苗方式、整地措施的造林试验。试验取得显著成效:侧柏容器苗重剪侧枝春季造林成活率达98.5%,保存率达94%,为干旱山区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甘肃宕昌县土壤瘠薄、干旱、高寒等立地条件差的沙土山区造林绿化,多年来进行了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樟子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实践,发现容器育苗具有提高苗木发芽率和保存率、节约种子、造林成活率高、起苗运输方便等优点。为此,对其容器育苗技术、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能够为本地区培育优质壮苗,可提高每亩产苗量25%以上;提高造林成活率15%~20%。对确保造林提质增效、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官鹅沟5A级景区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容器苗造林具有育苗期短、造林季节长、苗木质量和规格易于控制、造林成活率高、便于育苗和造林作业机械化等优点.近年来,塑料容器苗植苗造林巳成为干热河谷地区荒山绿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林业生产上普遍采用之育苗容器规格大,基质分量重.如渡口地区荒山造林现用容器多是7×18和9×21厘米两种规格的塑料袋,基质为稻田土或黄心土加5%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