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苗龄及碳源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东农303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苗龄及碳源对试管薯产量、大薯率以及结薯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与苗龄有关,其开始诱导的最佳苗龄为60d左右;不同苗龄阶段试管薯的诱导和碳源纯度有密切关系,40d左右的试管苗选用80g·L-1的蔗糖为碳源较好,而60d和110d的试管苗则选用80g·L-1的白糖为碳源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体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块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1~1 mg/L多效唑处理完全抑制了MS扩繁培养基中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而0.01 mg/L多效唑处理虽抑制了试管苗茎叶的生长,但叶色加深、根重和根长显著增加.在试管薯诱导条件下,0.1 mg/L多效唑处理促进了‘夏波蒂'提早结薯,使单瓶试管薯鲜重、平均直径和单薯鲜重都显著增加,同时降低了畸形薯率;而单瓶试管薯的结薯数量低于BA+CCC处理,但接近对照.这些结果表明:与广泛应用的矮壮素相比,在马铃薯试管薯生产中使用多效唑能提高试管薯产量和质量,且其使用浓度仅为矮壮素的1/5000,有利于降低残留并节约成本,是矮壮素较好的替代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马铃薯试管苗的光照强度和品种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光照强度对两种马铃薯品种组培苗各农艺性状的影响,最终选择出最优的光照条件.结果表明:14 h/d光照、强度为2 0001x是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最优光照条件,其次为自然光条件;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品种黔芋1号各农艺性状都优于品种青薯9号.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诱导条件对试管薯休眠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步法进行试管薯的诱导,不更换培养基,不添加任何外源激素,研究试管苗培养阶段光照周期、光照强度、温度以及诱导阶段光照长度对“Favorita”、“Atlantic”和“克新1号”3个马铃薯品种试管薯休眠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培养阶段光照强度对试管薯的休眠期无显著影响,而随着培养阶段光照长度的增加,试管薯的休眠期逐渐延长;试管苗培养阶段温度越高试管薯的休眠期则明显缩短;试管薯诱导阶段,黑暗诱导时间越长,试管薯的休眠期则越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体培养方法,研究了0.05mg/1、0.10mg/1、0.15mg/1、0.20mg/l等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马铃薯品种夏波蒂微型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管薯诱导条件下0.20mg/l多效唑处理促进了夏波蒂提早结薯,使单瓶试管薯鲜重、平均直径和单薯鲜重显著增加;在马铃薯试管薯生产中使用多效唑能提高试管薯产量和质量,且其最佳浓度为0.20mg/l.  相似文献   

6.
本次试验选用2MS液体培养基壮苗,加入相同的液体培养基诱导试管薯。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观察不同熟期试管薯诱导成熟的情况,验证不同熟期马铃薯试管薯是否也有成熟期提早的现象,记录不同熟期品种的准确成熟期,分析马铃薯生育期和试管薯成熟期的关联。结果表明: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东农303、早大白的试管薯成熟期为70d,中晚熟品种延薯4号、克新2号、大西洋的试管薯成熟期为80d,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的试管薯成熟期早10d左右。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发现,试管薯成熟期与马铃薯生育期呈正相关,马铃薯生育期早,试管薯成熟期也早;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7.
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外源激素IAA、GA和BAP互作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IAA与GA互作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明显提高试管苗的高度,最大增幅可达90.3%,而IAA与BAP互作对试管苗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IAA与GA互作对试管苗根的形成和生长影响不明显。BAP对试管薯形成有重要作用,而GA与BAP互作能进一步促进试管薯生长,处理4(IAA GA BAP)比处理3(IAA BAP)的试管薯鲜重和直径分别增加163.8%和46.4%。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试管苗及微型种薯形成的几个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马铃薯东农303(Solanum tuberosum L. Dongnong 303)的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灭菌方式对茎尖成活率、BA与2,4-D不同浓度组合对诱导不定芽、光强对微型种薯形成以及催芽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70%酒精 30s, 0.1% HgCl2 1 min组合茎尖成活率最高; 2 mg/L 2,4-D和0.4 mg/L BA组合最利于诱导不定芽; 弱光环境有利于试管薯的形成; 试管薯经针刺后浸泡于0.5 mg/L 2,4-D和2 mg/L赤霉素混合液8 h的处理,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切段年龄、温度、激素、光照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蛭石覆盖茎节代替黑暗条件的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薯与切段的年龄有关,用培养100 d左右的苗即老的切段、白天25℃,夜间18℃的变温、培养基中添加激素6-BA浓度为2.5~5.0 mg/L时,试管薯诱导率高;在上述条件下,将蛭石灭菌后按每瓶30 ml直接倒入原来的培养瓶覆盖试管苗下部茎节2~4节,能够使覆盖茎节处快速生出匍匐茎,最终形成块茎,平均单株结薯1.9个,大大提高了试管薯诱导率。  相似文献   

10.
用MS培养基+80 g/L白沙糖+15 g/L活性碳,在无外源激素条件下诱导马铃薯试管苗结薯,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品种试管苗诱导形成试管薯的能力有一定差异,培养60 d后,诱导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中薯3号、费乌瑞它、大西洋、陇薯3号、夏波蒂;不同品种试管薯平均单薯重从大到小为陇薯3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夏波蒂、大西洋。  相似文献   

11.
离体条件下,研究了2个马铃薯品种在0~80 mmol NaCl胁迫下的试管苗生长、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及氧化酶活性的反应.2品种苗高随盐浓度增加及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与品种紫花白相比,同一盐浓度下静石2号在苗鲜重、根长和根数等方面受抑制程度更强.盐胁迫培养3周后,试管苗叶片中叶绿素a,b与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0~80 mmol高盐浓度下显著降低.两个品种试管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静石2号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累积量和累积率都高于紫花白,表明在盐胁迫下静石2号膜脂过氧化程度相对较高.2品种SOD和POD活性均在低盐浓度(20 mmol)下显著增加而高盐浓度下降低.离体条件下,紫花白试管苗呈现出比静石2号高的SOD、POD活性以及较强的耐盐能力,表明其具有进一步在田间进行耐盐基因型筛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缺磷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磷对9个玉米品种苗期的生长发育、根系形态、根系活性、氮磷钾吸收和转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减少玉米的叶片数、株高、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植株干重、氮磷钾吸收量和磷钾转运率,增加玉米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总吸收面积和根冠比。品种间比较,缺磷条件下以‘蠡玉16’的干重最多,相对生物量最高为95.6%,原因是该品种有较大的根系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氮磷钾吸收量、氮磷转运率和磷钾根效比。  相似文献   

13.
以美女樱品种"Quartz"离体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细胞分裂素、暗培养、硝酸银质量浓度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的诱导效果好于TDZ。在培养基MS+6-BA4.0mg/L+IBA0.15mg/L+蔗糖30g/L上可以使美女樱叶片不定芽的再生率达26.8%。2mg/LAgNO3可以将美女樱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提高到31.3%,并缩短不定芽发生时间。暗培养5d可以促进美女樱叶片不定芽的再生,活性炭对美女樱叶片离体再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木薯主栽品种的转基因改良提供条件,对木薯4个主栽品种NZ188,SC8,C3及C4器官发生的影响因素(基因型,蔗糖,IBA,AgNO3)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体细胞胚的发生、器官发生等能力上,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NZ188,SC8和C3在黑暗条件下侧芽膨大,初级体细胞胚的诱导率可达80%以上,而C4品种则在光照培养下效果较好;在进行体细胞胚诱导和成熟子叶胚的诱导时,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为25~30g·L-1时效果最好;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3mg·L-1的IBA及4mg·L-1的AgNO3时,不定芽的诱导率及芽再生数目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 9 个辣椒品种(Capsicum annuum L.)的子叶和下胚轴,分别离体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及化合物的MB5培养基上,对苗龄、基因型、不同外植体、激素组合和 AgNO3等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分化和芽伸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龄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的方式有直接影响;AgNO3的加入可使芽分化率平均提高 20 %~30 %,并缩短外植体再生时间;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高于下胚轴;B5维生素有利于芽的生长和芽伸长率的提高。通过结果比较,筛选出了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再生的较好芽分化培养基为 MB5+5 mg/L、6-BA+0.5 mg/L、IAA+4 mg/L、AgNO3+30 g/L、蔗糖+5 g/L 琼脂;芽伸长培养基为 MB5+3 mg/L、6-BA+1 mg/L、IAA+2 mg/L、GA3+4 mg/L、AgNO3+30 g/L、蔗糖+5 g/L 琼脂;生根培养基为 1/2 MS+0.2 mg/L、IAA+0.1 mg/L NAA。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花茎外植体高效诱导不定芽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含有2,4-D(0.5 ̄1.0mg/L)的培养基对外植体进行预培养,以及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AgNO3(2 ̄6mg/L),可显著降低外植体褐化坏死的频率,提高了不定芽的发生频率及其再生能力;6BA(2.5mg/L)与NAA(0.1mg/L)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不定芽发生频率;再生的不定芽90%可长根。  相似文献   

17.
黑土施用有机物料和硫磺粉对越桔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对越桔生长的土壤条件进行改良。通过调整土壤pH值、生长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从而获得适合越桔生长的土壤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酸度适宜的范围内(pH值为4.0~5.0),苔藓或草炭加原土加硫磺粉的土壤改良类型适合越桔的生长。植株的高度、粗度、基生枝数都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原土加硫磺粉的土壤改良类型表现出明显优势,而且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说明在同样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只加硫磺粉调酸,越桔也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萌发后第3天幼苗根数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第9天、第15天随着品种更替的进行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初生根数目显著低于早期品种。在第3天、第9天、第15天,小麦苗期幼苗生长随品种更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芽长显著下降,但根长无显著差异。可见,冬小麦苗期芽干质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冬小麦苗期现代品种地上部分分配到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9.
以金太阳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叶面肥通丰20、试验1号及试验2号对其叶面积、新梢生长量、单果重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叶面肥均能明显促进叶面积及新梢的生长,喷施通丰20后叶面积大小及新梢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喷施试验1号与试验2号后虽有差异但不显著;3种叶面肥对单果重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较小,喷施通丰20后单果重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11个紫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品种间全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硝酸银各紫薯品种间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有显著差异。不加硝酸银全粉的峰值黏度范围为113.50—1129.00RVU;谷值黏度以渝紫7号最大,为674.50RVU;烟0747和徐2001谷值黏度最小,同为56.50RVU;徐8008崩解值最小,为54.50RVU;渝紫7号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大,分别为945.00、270.50RVu,烟0747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分别为71.50RVU和15.00RVU。加入硝酸银后,各紫薯品种全粉的RVA谱特征值均相应地增大。渝紫7号峰值粘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大,而烟0747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最小;峰值时间较不加硝酸银平均增加了0.89min;糊化温度较不加硝酸银降低了0.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