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八卦洲镇发展芦蒿产业的七点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焕胜 《长江蔬菜》2004,(11):56-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市八卦洲镇抢抓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芦蒿产业,成为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2003年全镇芦蒿种植面积达到2 333 hm2,总产量达到5 290万kg,总产值1.366亿元.据统计,八卦洲镇10年累计为市场提供芦蒿2.7亿kg,上市产值达7.43亿元.目前,全镇基本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市场化经营的格局,芦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加工、销售相应发展,芦蒿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回顾芦蒿产业的发展过程,有以下七点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
南京农业嘉年华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土壤、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种植各类野生蔬菜.八卦洲是江苏省最大的"野八鲜"(芦蒿、马齿苋、香椿头、荠菜、枸杞菜、马兰头、菊花脑和苜蓿)生产基地,其中以芦蒿最为著名.八卦洲街道因地制宜发展芦蒿产业,芦蒿产业成为街道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八卦洲也被誉为"中国芦蒿第一乡".  相似文献   

3.
芦蒿因其嫩茎营养丰富、香味独特,另具清凉、平抑肝火、祛风湿、降血压、降血脂等较好的食疗功效,近年来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在江苏苏锡常地区、南京、合肥、北京等大中城市消费量稳步增长。江苏省灌云县自1999年引进芦蒿种植以来,经历了快速扩面、市场开拓、关键技术攻关、调优芦蒿高效种植模式等过程。为了发挥地域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日光温室芦蒿生产,形成了以日光温室芦蒿—番茄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芦蒿种植规模达2 330 hm^2,总产达8万t,产值在4.5亿元以上。灌云小芦蒿已成为调优地方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一方百姓增收的优势、富民产业。  相似文献   

4.
芦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经人为驯化改良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绿叶菜类蔬菜,其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具有清凉、平抑肝火等功效,是一种典型的富硒保健蔬菜."灌云芦蒿"是江苏灌云县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之一,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目前种植面积达1.2万亩(800万hm2),667 m2产值连续多年超过2.5万元,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优势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特色和优质蔬菜,因此当前是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灌云芦蒿"产业需要抓住机遇,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促进芦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芦蒿设施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蒿,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有独特风味,它是南京春季市场主要野菜品种之一,深受广大市民所喜爱。为加快开发利用野菜资源,1995年南京市成立了“野菜家种协作组”,共同组织攻关,迅速扩大栽种面积,变露地为保地栽培,满足了市场需求,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发展状况 90年代初,八卦洲农民利用旧薄膜等进行芦蒿浮面覆盖,逐步发展利用小棚覆盖,上市期有所提前,种植面积不断增加。1995年芦蒿面积达6200亩,其中保护地栽培 1300余亩,单产由过去 350kg提高到500kg左右;1996年芦蒿面积发展到7200亩,保护地面积达3200亩,单产水平由1995年500多公斤提高到700kg左右,一季亩产值均达万元,最高达1.3万元。上市期比过去提早二个月,最早于1月8日上市,不但春季供应,去年伏缺期间同样有芦蒿上市。目前八卦洲乡已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出现了芦蒿专业村、专业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二、棚型结构 近几年,南京新老菜区推广芦蒿竹大棚保护地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竹大棚结构简单,成本低,价格是钢管大棚的1/8-1/9,容易被菜农接受。竹子以淡竹为主,粗度为直径2.5-3cm,架设跨度 4.5-5m,高度不低于1. 7m,操作简单,拆装方便。八卦洲乡芦  相似文献   

6.
裴立媛 《中国食用菌》2020,(3):I0031-I003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农业领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学者表示,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有利于开拓农产品市场,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这充分表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强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产品为基础,再经过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个产业链,使农业生存和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八卦洲芦蒿业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及访谈数据探索出其特点:开端更易符合农民意愿、技术需求更多,更易标准化种植、统一决策,价格波动有一个"魔咒"式的规律,保持野味是未来发展重要内容,需求具有地方化特色.通过这些特点的分析,认为:野菜种植业可以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先锋队,对促进农业区域布局、农民增收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明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成立21年来始终坚持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从小作坊式酿酒到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为目前以生猪、酒业、沼气、果蔬为主的循环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走生态循环产业发展之路,形成养殖业、种植业、食品加工业以及能源供应为主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立体生态农业雏形,取得了突出的综合效益.调查总结明惠农业公司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蔬菜产业是杭州市农业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今已形成了时鲜蔬菜、加工蔬菜、出口蔬菜产业的新格局.蔬菜加工企业、贩销队伍不断壮大,订单农业大量涌现.2003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9.92万hm2,总产量达到273.6万t,总产值29.9亿元.城镇居民蔬菜拥有量达到每人每天400 g.当前蔬菜生产的特点是:基地布局趋向合理,农区蔬菜业快速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蔬菜生产总量已基本满足消费需求,加工、出口蔬菜产业正在形成规模,并向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毕节市食用菌产业现状、机遇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毕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抓住该地区目前经济发展、产业定位及产业发展转型的机遇,提出毕节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明确食用菌产业在农业中的定位,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产业为载体的循环农业模式,发挥食用菌在循环农业中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芦蒿和芹菜分别是菊科和伞形科重要的绿叶蔬菜作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宿迁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芦蒿和芹菜的生长,形成了以秋冬芦蒿、春夏芹菜轮作的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宿迁地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宿迁地区绿色优质高产的芦蒿—芹菜栽培技术,对增加种植户经济效益和提高生态效益,守住百姓的菜篮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济南市蔬菜产业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和丰富市场供应、拓展产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蔬菜园区为抓手,以科技支撑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加大政策倾斜,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市场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9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1.13万hm2(其中设施蔬菜达到3.33万hm2以上),蔬菜总产量700万t,总产值达到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占种植业的一半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1实施特色品牌战略,优化内部结构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加快城郊型、都市型“两型”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特色品牌战略为抓手,远抓基地,近抓园区,分类指导,协同推进,加快构建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新框架。2007年我们编制了《济南市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建设规划(2007~2010)》,围绕产业抓特色、围绕特色抓基地、围绕基地抓要素集成。近几年来集中项目资金近5000万元,选择了20处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按照“十有”标准予以重点打造。目前建成面积近5.33万hm2,...  相似文献   

13.
1宁德市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俗称"闽东",是1个新兴滨海港口城市,经济欠发达,全境包括9县(市、区)人口总数324.69万,其中农业人口274.76万,占总人口的84.6%;农村劳动力117.74万,占农业人口的42.9%.近年来,宁德市围绕"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工作思路,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以大棚蔬菜、食用菌、水果为主的设施园艺面积3 826.67 hm2,从业人口达27.18万人.  相似文献   

14.
重庆食辣人群众多,火锅底料加工业方兴未艾,辣味较重的加工型辣椒市场需求量大,种植面积较大,201 1年重庆辣椒种植规模超过3.4万hm2.加工型辣椒种植效益较高、产业链长,适宜山区发展,是山区农业产业调整的首选作物,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重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红色产业”.作为从事辣椒科研的科技工作者,重庆辣椒研究团队以服务重庆辣椒产业为己任,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成果支撑农民增收,为重庆辣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蔬菜产业是临淄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临淄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业项目的带动,奖励政策的制定,品牌销售的战略布局,以及“互联网+农业服务”新型技术服务模式的实施,使临淄区蔬菜产业顺利完成了产业升级换代。全区绿色蔬菜品牌产品达到44个,“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柳店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温室蔬菜平均收入达到30000元/667 m2,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本文对临淄区蔬菜产业上的做法加以总结并对发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转、产业链延伸、品牌运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其他类似区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蔬菜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规范完善营销模式等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临淄区及周边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乐亭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北靠滦河,南临渤海,辖9镇5乡680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308平方公里,总人口49.3万,其中,农业人口43.2万,有耕地95万亩。全县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生产条件优越,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 近年来,乐亭县立足基础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形成了果品、蔬菜、畜禽、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其中重点发展了果菜,使果莱产业迅速发展,不断扩大,对推动全县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果菜产业已成为该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到2…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芦蒿生产目前仅在整地和施药环节有部分机械投入使用,扦插、采收和包装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生产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蔬菜机械化团队对芦蒿耕整地、扦插、收获和包装等主要环节进行机具选型和配套,初步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芦蒿机械化生产方案,有助于降低芦蒿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淳安县界首乡是杭州市知名的水果大乡,柑橘产业是地区特色产业,素有“橘乡”之美誉。界首乡共有柑橘园面积1065 hm2,占全乡水果产业总面积91%以上,全乡从事柑橘生产的农户2235人,占全乡从事农业生产人数比例55%,占全乡总人口23.5%。界首乡统筹8个行政村共同入股成立“淳安千岛湖界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管理“界橘”品牌,目前已完成分红217.33万元,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150人。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4,(2)
<正>近年来,呼图壁县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进行资金扶持与资源整合,着力发展食用菌产业。2014年伊始,呼图壁县食用菌的产量已突破2 000 t,产值达到1 800万元左右。目前,呼图壁县正在以万吨产量、亿元产值为目标,积极打造自治区食用菌产业基地。丰富食用菌品种,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多措并举,力争早日实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20.
吴伟文  黄晶  潘军  成雨  高红胜 《现代园艺》2022,(19):51-53+55
以芦蒿茎尖为外植体,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芦蒿茎尖分化、增殖以及芦蒿组培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建立芦蒿茎尖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MS+6-BA 0.5mg/L+NAA 0.01mg/L是诱导芦蒿茎尖分化的最适培养基,诱导分化率达100%;MS+6-BA 0.5mg/L是芦蒿增殖最适培养基,其增殖倍数可达9.29;MS+NAA 0.05mg/L是芦蒿生根最适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