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滚筒数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应配备的滚筒数量,在单滚筒介电分选机上对带绒棉种进行了不同分选电压下不同分选次数的试验,并利用t检验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配置2个滚筒是必要的,可以显著提高分选效果;如果配置3个滚筒进行3次分选,不仅不能提高分选效果,反而会使棉种损失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林木种子介电分选技术方案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介电分选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多数林木种子粒大和壳硬的特点,提出了实现林木种子介电分选的2种类型、6种形式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方案的理论分析,得出料斗上置式滚筒型分选装置适合于林木种子按活力分级,而分选板下置式平板型分选装置适合于林木种子清选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
林木种子介电分选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介绍了林木种子介电分选的试验设备和试验设计方法 ,提出了林木种子介电分选效果的评价标准 .通过对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和胡枝子 (Lespedezabicolor)等 3种林木种子的试验 ,得到了以分选电压和分选滚筒转速为变量的回归方程 ,并确定了最优化的电场分选参数组合 .试验表明 ,油松的最佳分选电压为 15 2kV ,分选滚筒转速为 2 2 2r·min-1;刺槐的最佳分选电压为 14 8kV ,分选滚筒转速为 2 9 3r·min-1;胡枝子的最佳分选电压为 13 5kV ,分选滚筒转速为 3 5 7r·min-1.  相似文献   

4.
林木种子介电分选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分析了林木种子的介电分选机理,提出了种子理想介质模型,讨论了种子在电场中的极化过程和运动状态,并建立了种子介电分选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极化力的形成机制并进行了计算,讨论了影响极化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在所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分选参数作了细致讨论,最终指明这些参数在种子介电分选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带绒棉籽介电分选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带绒棉籽介电式分选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论证了采用交流电进行二级分选作业的可行性。对利用二级滚筒对带绒棉籽进行分选作业的试验结果做了分析。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利用介电分选原理可以对带绒棉籽进行分选,为实现带绒棉籽丸化工或棉籽脱绒前分选加工提供了可行性工艺。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科技》2003,(9):42-42
利用介电分选原理来分选种子的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系列机具由5JDX-0.2型、5JDX-0.5型、5JD-1.0型组成,它们可根据种子粒重、介电常数(活力)及种子表面光滑性的差异进行分级,具有作业时不受种子形状及尺寸限制的特点,尤其可根据种子的活力进行分级,十分适合于蔬菜种子及带绒棉种的分选.  相似文献   

7.
带绒棉种介电分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制了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对影响分选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含绒率的棉种进行了分选电压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分选电压是影响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分选电压的增大,种子的分选效果得到提高;棉种的含绒率是影响分选效果的另一主要因素,为了得到好的分选效果,分选前必须将棉种进行剥绒加工,使其含绒率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8.
2017年,以2015、2016年生产的N两优华占、望两优6号种子以及2014、2016年生产的Y两优9918种子为试材,对杂交水稻种子进行电晕场处理、介电分选及电晕场+介电分选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的活力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以筛选适宜的电晕场与介电分选处理。结果表明:当场强200 k V/m,处理时间4 min时,种子活力显著提高,其中Y两优9918种子(2014年产)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提高47.22%和23.53%;电晕场处理使种子的电导率及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降低,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根系活力增强,且电导率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滚筒转速为30 r/min,介电分选电压为4 500 V时,分选效果较好,各级种子活力差异显著;电晕场优化处理结合介电分选优化电压处理,分选的各级种子活力均比单独介电分选明显提高,其中望两优6号(2016年产)组合处理比单独介电分选出的Ⅰ级、Ⅱ级和Ⅲ级种子发芽势分别提高14.28%、18.42%和15.52%,发芽率分别提高7.78%、9.64%和14.71%。  相似文献   

9.
基于种子介电特性的分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种子介电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种子介电特性的因素以及种子介电常数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利用自行研制的介电分选试验台将小麦种子分为五级,分别测试出各级种子的千粒质量、介电常数和活力指标,测试结果表明,活力高的种子的介电常数较小,活力低的介电常数较大。  相似文献   

10.
种子介电分选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种子介电分选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传统选种技术相比,其所具有的优越性;以及国内外对介电分选技术的理论研究及设备研制的状况。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肯定该技术的发展潜力,并就现存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采用破碎机和高压电选机对废印刷线路板中金属Cu进行回收.结果表明,破碎产物粒度<0.9mm时金属的单体解离度较高,可以作为分选的原料.物料在电选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影响电选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电极电压、滚筒转速、电晕电极距及物料粒度.经正交实验优化影响参数后,-0.9+0.074mm粒级的破碎产物一次电选所得精料中Cu的富集情况较好,Cu品位由32.0%富集到63.6%,回收率为78.7%.  相似文献   

12.
In an electrostatic separator with inclined screens having 3.2-mm diameter round holes with their impact cleaning from stuck oat seeds, their time of orientation (54.8 ms) and time of passage into the hole (90 ms) are determined. Complete cleaning of the round holes of the inclined screens of the electrostatic separator from stuck seeds takes 117 ms.  相似文献   

13.
滚筒式静电选种机的理论分析与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滚筒式静电选种机实现种子分级的机理,并推导出种子在选种机中的理论运动轨迹,说明了静电分选的可能性。通过试验也发现,滚筒式静电选种机能够按种子的生命力进行清选分极,同时,静电分选的过程也是静电场对种子进行静电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玉米秸秆茎叶分离机械,为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压扁碾搓法原理,设计了一种由压辊机构、剥辊机构、清理机构等组成的茎叶分离装置,以实现对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并采用含水率为21.68%的玉米秸秆对分离装置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优选。【结果】影响秸秆茎叶分离率的主次因素依次是压辊间隙、剥辊速比和压辊转速。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的优选方案为:压辊间隙8 mm,剥辊速比1.6,压辊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率可达到92.9%。【结论】该装置可用于玉米秸秆的茎叶分离,有效提高了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种固液分离设备处理猪场粪污的效果及成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滚轴过滤固液分离机和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3种固液分离设备的性能,用这3种设备对猪场粪水进行固液分离,检测处理后的液体的固体悬浮物含量、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并对处理成本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处理的粪水固体悬浮物较少,COD值和总氮总磷含量较低;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和滚轴过滤固液分离机能耗较低;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附加投入较小。综合分析后认为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对猪场粪水进行初步处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李立  姬忠礼  许乔奇  熊至宜  李一庆 《油气储运》2012,31(5):387-389,406,407
利用高压天然气管道内粉尘在线检测装置于2008年和2009年对国内某天然气管道计量站内多管旋风分离器性能进行评价。2008年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站旋风分离器效率过低,平均效率仅为62.4%。基于检测结果,分析了旋风分离器效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旋风分离设备的选型依据。该站于2009年更换了旋风分离器,更换后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提高到90.6%,除尘效果明显。高压天然气管道内粉尘在线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天然气管道内粉尘的在线检测,具有安全可靠、实时性好、精度高的特点,可指导分离过滤设备的性能评价和选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种子清选部件窝眼筒内物料运动的分析,阐明了增设抛撒轮的理论依据,利用模拟物料对抛撒轮3个主要参数(安装角,间隙和转速)安排了正交旋转试验,并进行了整机性能试验,借助计算机分析了试验指标与各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工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增设抛撒轮装置,分离完全度可提高9%~17%。  相似文献   

18.
螺旋式固液分离机是参考国外技术国内生产的一种新型固液分离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分离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大多数固液分离机的螺旋轴采用等轴径、等螺距结构,影响固液分离机的工作效率。文章根据物料在固液分离不同阶段的摩擦特性和体积压缩试验,得出适应物料特性的螺旋倾角和螺旋轴直径参数,设计出变轴径变螺距变螺旋倾角的旋转轴,为螺旋压榨固液分离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