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因子和人为因素对油茶出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果实和种子的脂肪含量和出油率,不仅与油茶的品种质地有关,而且与油茶生长的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有关,通过人工控制和改造生态环境,可以促进油茶产量的提高,有利于油脂的合成与积累,提高油茶的出油率。采收后的油茶果实和种子,仍在继续进行生理生化变化,不同的处理,对油茶的出油率出会产生影响,人为因素可以提高油茶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科物种,在我国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近年来,油茶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展中,推动了我国产业发展。在浙江省青田地区,油茶种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县共有油茶林29.39万亩,其中老油茶林的种植数量为21.4万亩,占全省的最大比重,在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上,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基于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更加深入的对油茶林进行改革,进一步促进油茶种植经济效益提升,提升油茶林产量,改变油茶林低产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寨县大力发展以油茶为主的经济林生产,掀起了新一轮油茶发展热潮。今春以来,全县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新发展油茶6500余亩,低改油茶林1.1万亩,新建油茶良种育苗基地200亩。在油茶开发中,该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刘环宇  侯娥 《国土绿化》2009,(10):52-52
10月12日,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的农民正在喜滋滋的采摘油茶果。永丰县现有油茶林486万亩,为全国19个油茶生产重点县之一。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永丰县实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与新造高产油茶林同步推进,产量翻番增长。预计今年油茶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2012~[Z2月12日,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在岑溪市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油茶良种苗木繁育推动全区油茶产业发展。陈章良副主席实地考察了岑溪市软枝油茶繁育基地,观看了工人们嫁接油茶良种苗木流程。他指出,广西拥有油茶良种软枝油茶,是广西的优势,也是广西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浙杭 《浙江林业科技》1995,15(2):36-37,49
油茶林地经过合理套种和间种后,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林生长环境,实现以耕代抚,促进油茶生产良性循环,使油茶达到高产稳产,同时,提高了油茶林地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蒋明  杨艳平 《中国林业》2011,(24):25-25
十月,又是一个油茶丰收的季节,走进江西省樟树市观上镇龙虎山万亩高产油茶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采摘油茶的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一排排搭齐划一的高产油茶卡木挂满丰硕果实,满山弥漫着油茶的清香。  相似文献   

8.
《林业与生态》2011,(10):48-48
张家界市今年油茶育苗1200万株,是该市近3年来油茶育苗数量最多的一年,其总量约占全省油茶育苗数量的1/10。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张家界市在着力扩大油茶生产经营面积的同时,大力推广高质量的油茶良种苗造林。  相似文献   

9.
1月13日,柳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建成6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实现油茶生产总面积120万亩。同时建设千亩油茶良种育苗基地,以保障油茶良种供给。  相似文献   

10.
油茶壳及油茶麸堆制有机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茶壳和油茶麸配置成4种不同比例进行有机肥沤制试验,结果表明油茶壳与油茶麸3:1时所堆沤成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及N、P、K含量较高。建议今后在油茶生产中进行有机肥堆沤时,油茶壳和油茶麸按3:1配比,以达到较优的养分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市场对茶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价格逐年上升,经营油茶前景广阔。为了适应全县油茶产业发展需要,我们在总结油茶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江西等油茶重点生产省份经验,提出了丰产油茶林园的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2.
怎样更新改造低产油茶老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对低产油茶老林的更新改造,可促进老油茶林新陈代谢,焕发生机,增加产量,提高永续利用率,好处甚多。现介绍更新改造低产油茶老林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1.清山砍杂,改造林相。好的油茶林相,是油茶高产的基础,清山砍杂主要是清除茶林中的杂树和野藤,有利集中营养供养油茶林,改造林相,达到加速老油茶林“返老还童”的目的。清山砍杂时间安排在夏季和秋初季节为好,有利“二杂”的干枯和减轻病虫危害。在清山砍杂中应注意保护好混生在油茶林中的山苍子,因为山苍子发出的激素气味,对于防止油茶林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和多种虫…  相似文献   

13.
万年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为发展山区经济、促进林农增收,万年县政府十分重视油茶发展,近年来栽植高产油茶数万亩。本文以万年县新造3700亩高产油茶为例,通过计算投入和产出,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针对万年县的油茶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油茶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全省油茶林典型县中,共抽样标准地80块,测单株3610株,调查样地立地条件,林内外环境,测定油茶测树因子计算油茶表象因子与产量关系,首次编制了油茶产量表,测定油茶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15.
章儆 《中国林业》2008,(15):36-36
油茶是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地处大别山南麓的安徽省太湖县,把油茶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来抓,到“十一五”末,全县油茶面积将达到20万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林分存在树势衰退,坐果率低,结果量少,严重影响了太湖油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太湖县从2002年开始在城西乡、百里镇等乡镇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油茶是中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近年来随着油茶产业发展迅速,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低温是影响油茶生长和结实的关键因素之一,会导致油茶开花延迟,授粉率低,结实质量差。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从低温胁迫对油茶的形态、生理变化、抗寒品种鉴定、分子机制以及增强品种抗性的解决途径等方面对油茶抗寒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7.
《绿色大世界》2009,(11):67-67
当前,湖北省各地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各企业、种植大户纷纷来电来信咨询油茶产业发展政策和栽培技术,很多地方甚至已于去冬今春完成油茶基地高标准大规模整地。近日,湖北省林业局组织专班开展了油茶产业发展模式与机制调研工作。目前,油茶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18.
油茶是重要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产业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的新兴力量,因花粉限制原因其出现了低产低效瓶颈问题,授粉是缓解该问题的根本途径。基于油茶为有毒蜜源植物,油茶林下养蜂技术要求高,本研究综述了油茶的粉蜜特性、引起家养蜂中毒的主要成份、家养蜂授粉预防中毒技术;探讨了家养蜂油茶授粉研究重点方向,旨在为生产中利用家养蜂油茶授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施肥和灌溉对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油茶结果量、种仁含油率、产油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而鲜出籽率、干出仁率受环境影响则较小。施肥结合灌溉能显著地提高油茶产油量,控制油茶大小年结实,促进油茶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油茶根蘖性很强的特性,对衰老油茶林进行台刈,促使油茶更新复壮,三五年后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比重新造林收效要快得多。故而,台刈是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