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松毛虫越冬幼虫在地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距树干周围直径为1m的圆区内,调查时选择西侧1/4扇形内的虫口数来估计全株虫口密度,准确率可达93.71%以上,其数学模型为y=8.095+1.236x。  相似文献   

2.
越冬马尾松毛虫幼虫蛰伏树干调查查准、查清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基数是指导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中龄林以上的马尾松林分内,碍于林木数量大、树干高等原因,给调查越冬虫口基数尤其是蛰伏树干2m以上的幼虫数量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我们对越冬马尾松毛虫蛰伏树干幼...  相似文献   

3.
低温对松毛虫幼虫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自然条件下,当日均温下降到-7.5℃时,72h后松毛虫虫体全部冻僵。虫体冻僵后经20—30d风干,使虫体失水,失水率达62%以上时,幼虫死亡率达99%—100%,此结果为在严寒季节进行冬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tls(Butler)越冬幼虫在地面上主要分布在距树干1米的圆区内;在树干周围直径为1米的圆区内,选择西侧1/4扇形区内的虫口数(x)来估计全株虫口密度(y),准确率可达92.30%以上。其数学模型为y=1.2075+3.9122X。  相似文献   

5.
冬季气温的高低,对越冬代马尾松毛虫雌雄幼虫数量消长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到马尾松毛虫群体雌雄幼虫的生命力,影响越冬后虫口密度和幼虫雌性比,还影响到第1代群体发展趋势。1983—1984年,笔者对越冬代4龄雌雄幼虫的耐寒力作室内和林间观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测定、调查了赤松毛虫越冬幼虫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及自然死亡率,分析了月平均温度、月最低温度与过冷却点和抗寒能力的关系,探究了越冬期的种群变动规律,为综合治理赤松毛虫,科学确立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毒胶环防治松毛虫越冬幼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进一步寻求经济有效防治松毛虫的方法,根据北方地区松毛虫幼虫均在地面越冬、出蛰后上树危害的特性和五十年代国内外采用粘虫胶治虫的启示,我们于1980~1981年进行了配制毒粘胶环防治越冬松毛虫幼虫上树的研究工作。小试验面积0.67亩,中试面积6亩,通过试验证明,这种方法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控制马尾松毛虫数量,使危害损失处于经济上能够处于容忍的水平之下,根据马尾松毛虫种群分布的各种信息,按一定的防治标准判断是否需要防治,是松毛虫防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查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又无一定的概率保证。为了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阳坡、阴坡、裸露、树根缝、松针覆盖、石板下松毛虫越冬幼虫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表明:松毛虫越冬幼虫栖息环境不同,死亡率不同。分析后提出2种冬季防治松毛虫方法,除治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经测定松毛虫越冬幼虫期和蛹期种群属于聚集分布型.蛹期调查取样以“Z”字形,越冬幼虫期取样以双对角线为最佳,并根据1wao提出的取样公式,制定了最佳抽样数参数表.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指数曲线拟合方法,研究了马尾松毛虫越冬3-4龄幼虫的p-m关系,得其关系方程为m=0.0431e^6.5703p,制作了p-m简易估计相关数表,以此基础上,采用马占山(1988)的简易序贯抽亲决策模型进行了简易序贯抽样分析,制作了简易序贯抽样分析图、表。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基本抽样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qmin=tα^2Pt/(1-Pt)。  相似文献   

13.
赤松毛虫出蛰时间与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的旬均积温有显著的相关性,据调查得出,其关系式为(?)。赤松毛虫发生量与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上旬的旬均温有显著的相关性,据在当地调查得出,其相关方程为(?)。用这两个公式预测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其误差为1.8163和±8.5584,可供生产上进行赤松毛虫的发生期、发生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对油松毛虫越冬幼虫种群的资料代换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7种代换方法中,越冬幼虫种群可用的代换方法较多,但以Taylor的方法和反正弦代换效果最佳,其代换公式分别为x'=x-0.08235和xI=1In(x+√x2+1).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始见期与 2月中旬至 3月上旬旬平均气温连续 6a的调查 ,对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建立了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始见期预测模型 ,从而为确定防治适期 ,统筹安排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省邵阳市所辖5县,对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树高是影响越冬松毛虫分布的主要因素,在高大松树上(树高>7m),97.04%的越冬幼虫分布在树干上:而在矮小松树上(树高<7m),只有72.14%的越冬幼虫分布在树干上。越冬松毛虫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符合威布尔分布,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越冬松毛虫虫情估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松毛虫越冬幼虫期和蛹期最适抽样方法以及最佳抽样株数的确定,可以为松毛虫的预测预报工作以及生产防治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寄生蝇是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幼虫期和蛹期有重要自然控制作用的天敌类群,据报道,寄生蝇尤其对越冬代蛹期有较高的寄生率,1984~1985  相似文献   

19.
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教导,为了进一步摸索利用自僵菌防治松毛虫的规律,从1973年春季起,采用培养基加链霉素及扩大接种量的办法,从松毛虫僵尸上一次分离成功的纯壮菌种达83%,菌种好,生产的菌粉质量高,在浏阳、茶陵、湘潭等县用于防治越冬代松毛虫8千多亩,杀虫率均在80%左右。1975年春季在浏阳县、沙市公社搞的放菌样板,放到那里,那里的松毛虫就死一片。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  相似文献   

20.
<正> 油松毛虫是北京西山油松林的主要害虫,1980年局部林区松针曾被吃光,采用地面防治效果不佳。为寻求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80-1982年我们采用塑料薄膜树干围环法,防止越冬幼虫上树取食,将其困死于树下,试验和应用面积共9,082亩,取得了95%以上的防治效果。试验与大面积应用表明,采用此法防治,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效果好,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围环一次可保持防效2-3年。现将试验与应用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