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碱性介质中,以硫酸钾为引发剂,以Span-80为乳化剂制得香料洋芋淀粉与偶氮染料接共聚物的反相乳液。研究了碱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的结构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Span-80为乳化剂,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淀粉与偶氮苯衍生物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pH值及乳化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相乳液中应用价廉无毒的K2S2O8的碱性溶液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可以达到较高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当淀粉用量7.00%,[单体]=0.391 mol/L,[K2S2O8]=8.650 mmol/L,[KOH]=0.178 mol/L,乳化剂用量8.02%,反应时间120 min以及反应温度50℃时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分别达最大值69.88%和94.60%。并应用X-ray衍射、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确证了接枝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进行了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单体与淀粉质量比4个因素对反应聚合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得到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引发剂浓度0.017 5 mol*L-1、反应时间2 h、单体与淀粉质量比1.5.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淀粉为基本原料,通过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聚合物沙土稳定剂,优选合成条件为:m(淀粉)∶m(丙烯酰胺)∶m(引发剂)=1.00∶0.60∶0.02,反应温度为75℃,反应30min。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产物为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产物用作沙土稳定剂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当接枝共聚产物用量为土样质量的0.2%时,土样的初始侵蚀风速提高到16.0~24.0m/s,水侵蚀率降为10.0%,粒径大于0.28mm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上升到44.8%。  相似文献   

5.
接枝共聚淀粉和预糊化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田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16-1517,1520
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玉米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碾片试验、拉伸强度测定、吸水率测定、耐热水性能测定及酶解试验,分析了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物具有热塑性和微生物降解性,可望开发为某种生物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接枝反应条件对羟丙基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影响,选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DMAE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溶液合成法制备了羟丙基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玉米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改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玉米淀粉的结晶,导致结晶度降低,同时也改变了淀粉原有的聚集形态;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接枝侧链主要由聚合度为1 350~2 35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0~36万之间.  相似文献   

9.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玉米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改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玉米淀粉的结晶,导致结晶度降低,同时也改变了淀粉原有的聚集形态;淀粉接枝共聚物的接枝侧链主要由聚合度为1 350~2 35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0~36万之间.  相似文献   

10.
以可溶性淀粉和衣康酸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淀粉-衣康酸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其共聚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衣康酸质量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淀粉与衣康酸质量比为1:5、引发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3%、反应温度为50℃时,制备得到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淀粉与偶氮化合物接枝共聚物对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4种偶氮化合物与淀粉的接枝共聚物的不溶性树脂,首次用以吸附二价金属离子,研究了其静态吸附量以及各种相关因素对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硫酸铈铵盐和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引发可溶性淀粉与3种偶氮苯衍生物的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通过TGA、DSC、SEM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结构的表征,证明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加料顺序对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酸对反应的影响,求得了接枝率和接枝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及高淀粉品种辐选01为材料,研究木薯各生育时期叶片、茎秆和块根的内源IAA含量,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pase、SSS和SBE活性,以及块根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木薯茎叶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负相关,木薯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茎叶内源IAA含量逐渐下降,低淀粉品种则逐渐上升;2)块根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内源IAA含量显著大于低淀粉品种;3)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均显著高于低淀粉品种。可见,提高块根内源IAA含量有利于增加木薯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从而有效促进木薯块根淀粉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通过试验得到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处理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的最佳配方。以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作为处理水体系研究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用量为4mg/L。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pH范围为4~10,pH适应范围较广,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最适pH为7。通过红外分析和阳离子化度的测定,可知所得聚合物是阳离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株型玉米籽粒和穗位叶代谢底物、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同时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方法】以“先玉335”(紧凑型玉米品种)和“农大518”(平展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10 d每隔5 d取植株的穗位叶及相应果穗中部籽粒,分别测定穗位叶蔗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以及籽粒2种焦磷酸化酶(ADPGPPase、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2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SS活性在整个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授粉后35~40 d,“先玉335”的SS活性显著高于“农大518”;“先玉335”的SPS活性则在授粉后25~35 d显著高于“农大518”。在整个灌浆期,2个玉米品种籽粒ADPGPPase、UDPGPPase、SSS和GB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先玉335”籽粒ADPGPPase和UDPGPPase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比“农大518”晚5 d左右;在整个灌浆期,2个玉米品种籽粒SSS活性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授粉后35~40 d,“先玉335”籽粒ADPGPPase、UDPGPPase、GBSS活性和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农大518”。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穗位叶SS活性与籽粒ADPGPPase、UDPGPPas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穗位叶SPS活性与籽粒SSS活性、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籽粒GBSS活性与SSS和UDPGPPase活性、直链淀粉含量及穗位叶SS、SPS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先玉335”源的光合产物比“农大518”能够更有效地向库端运输和分配;籽粒淀粉含量是各种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马铃薯块茎不同部位淀粉及相应酶活性差异,选用不同淀粉含量品种(高淀粉品种克新22号,低淀粉品种克新19号)为供试材料,分析块茎不同部位(顶部、右侧、脐部、左侧和髓部)干物质、淀粉含量(包括直、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块茎淀粉品质(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均高于克新19号;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两品种均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由基因型可知,克新22号SSS、GBSS和SBE活性均高于克新19号,而两品种AGPase活性差异不大;由块茎不同部位可知,总体表现块茎两侧脐部顶部髓部。其中,块茎不同部位SSS、GBSS和SBE活性差异显著,而AGPase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马铃薯块茎淀粉品质测定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合理取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