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1999~2001年度伊犁州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98-2丰产性、稳产性最好,适应性最广,98-6、98-7、98-1丰产性、稳产性最差。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稳产性配合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多点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在AMMI模型分析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稳产性的配合力及其与丰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丰产性及其亲本的配合力均与试点存在交互作用,材料间稳定性差异较大;稳产性与丰产性间相关不显著;杂交稻F1的稳产性同时受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且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但均不可忽视。选育稳产性好的杂交稻组合,至少应有一个稳产性配合力高的亲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不安全双列杂交折多点试验资料,在AMMI模型分析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稳产性的配合力及其与丰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杂交稻丰产性及其配合力与试点存在交互作用;2.稳产性与丰产性是两个独立性状,可以通过基因重组选育稳产性和丰产性配合力均高的亲本,从而育成高产稳产的杂交稻组合,3.杂交稻F1的稳产性同时受双亲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且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但均不可忽视,选育稳产性好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2019年贵州春玉米11个品种、5个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评价试点的辨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2018年中金玉838、新中玉801、先玉1171丰产性较好,靖单14、先玉1171和金玉838的稳产性较好;威宁、毕节试点的代表性较好,安顺、铜仁试点辨别力较强。2019年中金玉838、新中玉801、先玉1171丰产性较好,先玉1171和金玉838和兴玉3号的稳产性较好;安顺、兴仁试点的代表性较好,毕节、威宁辨别力较强。综合分析,金玉838的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强,综合表现最佳,威宁和毕节具有较高的试点辨别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省 1997~1998 年度冬小麦高、中肥两组 区域试验结果的 综合分析,明确了新 育成品 种的丰产 性、稳产性 及其利 用价值 和适 应范围, 即 94 C518、临汾 125、临 汾 126 三品 种既 丰产又 稳产,在山西省一般水地和高水肥地都有 较高的推广价值,应尽快加速扩繁。运 丰早 18 虽然丰产性第 一,但其高稳系数低,稳产性较差,仅可作为搭配品种在局 部地区种植。临汾 127 和 28013 不但 丰产性好,而且高稳系数比对照分别高出 13.26% 和 3.79% ,充分证明这两个 品种有理想的高 产性和稳产性,可在 山西省中水肥地大力推广。其它品种都因高产 与稳产结合不起来,不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丰产性和稳产性,是一个新育成品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新品种的利用价值和推广前景。影响花生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丰产性和稳产性有关因素的各种效应,最终还是要综合地反映在花生的具体产量上。因此利用区域化试验中多年结果作为统计数,有可能对其丰产性及稳产性作出  相似文献   

7.
花生新品种天府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四川省花生品种区试资料,按国内近年使用的方法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在1989~1993年两轮省区试先后12个花生品种中,天府九号丰产稳产性最好,已在100%的程度上达到了阶段性目标品种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关联度分析和高稳系数分析是测定农作物品种丰产稳产性比较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豆区试中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方法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1999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坐标图上一目了然;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可以从HSC位次中得出结果;用回归系数坐标法可以更清楚、更详细地说明各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但计算比较繁琐。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计算简便且容易分析,但比较粗略,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需要详细分析时,还是应用回归系数坐标分析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在17个试验点上研究了99个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各试验点对品种的综合测试能力。结果表明,郑单958、先玉335、沈2152、M56/S121、06广14和浚07-6等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合在某些特定区域推广;陕西杨凌、河南新郑、山东济宁和高密等试验点具有较好的年内品种判别能力和年际间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指导玉米优良品种在适宜区域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2~1994年江苏省抗桔萎病中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苏棉10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并提出高产栽培途径是主攻每公要以铃数,兼顾提高单铃重,促进各产量因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应用高稳系数(HSC)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2001~2002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东、西片试区19个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片参试品系98SN146、93元-7、CM4860以及西片参试品系91D58-4、石1269、酒86141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HSC值较小,HSC值分别为26.78%、27.69%、27.73%、18.07%、18.14%和22.42%,说明这些品系的丰产稳产性较好。研究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更准确地反映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冬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西省1997-1998年度冬小麦高,中肥两组区域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明确了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其利用价值和适应范围,即94C518临汾125、临汾126三品种既丰产又稳产,在山西省一般水地和高水肥地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应尽快加速扩繁。  相似文献   

13.
应用HSC法评价蚕豆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桂芳 《杂粮作物》2001,21(2):28-29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了1999年吞豆区域试验7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95-08高产又稳产,95-20产量一般,但稳产性好,95-25丰产性最好,但稳产性很差,95-22稳产性最好,但丰产性最差,95-23既低产又不稳产,HSC是反映高产性的参数,又是反映稳产性的参数,使高产与穗产两因素得到了科学的有机结合,用HSC法分析评价蚕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是一种准确,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豆新品种商豆1310的生产特性,以2015年和2016年国家黄淮海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运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回归系数法及AMMI模型对商豆1310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豆1310是一个产量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适应范围广的品种,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非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小麦区试资料分析提供更合理、更全面的评价方法,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法,对2004~2005年国家黄淮海南片小麦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的小麦品种有连9791、豫农035和周麦18,与品种在生产上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说明非参数统计法具有分析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适合于评价区试资料的品种表现.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小麦区试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高稳系数法和常用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年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北部区晚熟组14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克94-381、克94-470和龙94-4386的丰产稳产性较好,认为将两种方法综合运用能够使品种的评价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苏棉12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分析,明确了苏棉了12号是一个既丰产又稳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省2006~2007年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中晚熟组各参试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多年、多点产量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对参试材料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豫花23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豫花23号的特征特性,并根据2009-2011年度河南省珍珠豆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值、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法对豫花23号的丰产稳产性与其他同步试验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珍珠豆型组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豫花2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特优559产量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特优559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穗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每穗总粒数,再次是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不大。揭示其高产途径和主攻目标是“攻足穗,争大穗,提高结实率,稳定粒重”,使穗、粒、重协调发展,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