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桃种质的亲缘演化关系研究—花粉形态分析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39  
汪祖华  周建涛 《园艺学报》1990,17(3):161-168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103个桃品种和3个桃近缘野生种的花粉粒。结果表明,花粉形态能有效地对桃种质进行分类和探讨亲缘演化关系。在桃的三个近缘野生种中,毛桃、山桃和新疆桃的亲缘关系相近,起源于甘肃桃。南方水蜜桃由蜜桃和南方硬肉桃演化而来,南方蟠桃与北方蟠桃亲缘关系较远,起源于南方水蜜桃。桃雄性不育品种存在着两种退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肥城桃花粉粒形态特征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确定肥城桃的演化关系提供孢粉学证据。【方法】以肥城桃9个主栽品种及‘中华寿桃’的花粉为试材,采用HITACHIE-1010型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形态结构。【结果】供试品种花粉粒极轴长介于31.22~34.87μm,花粉均为近扁球形,等极,辐射对称,极面为三角形,三边略成弧形,赤面均为椭圆形,肥城桃花粉属N3P4C5类型,花粉外壁纹饰均为杂乱走向的条纹状纹饰,条纹间有穿孔,为复合纹饰,各品种间纹饰的形态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肥城桃与‘中华寿桃’亲缘关系较远,主栽肥城桃品种‘红里肥桃’‘白里肥桃’为一类,其余肥城桃为另一类。【结论】主栽肥城桃品种演化顺序符合花粉由大到小、表面纹饰及覆盖层穿孔由简单向复杂的一般演化规律,推测供试品种的演化顺序为:‘白里肥桃’最为原始,其次为‘红里肥桃’,其他品种为群体内较为进化的类型,其中‘肥桃2号’‘肥桃3号’‘柳叶肥桃’3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早熟肥桃’和‘刘台肥桃1号’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四种碧桃植物抗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了盐胁迫对菊花桃等4种碧桃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数值、供试材料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供试材料伤害值(电导率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花桃、紫叶桃、合欢双色和垂枝桃4个碧桃品种的耐盐能力均较强,其中合欢双色和垂枝桃2个品种抗性更佳。  相似文献   

4.
介绍几种观赏桃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级桃品种资源保存圃内,收集保存桃品种资源500余份,其中可供观赏的有50余份。观赏桃依树型、枝性、花色、花型可分为乔化、半矮化、矮化;直立、垂枝;白、粉红、红、深红;单瓣、重瓣;梅花型、月季型、牡丹型、菊花...  相似文献   

5.
桃属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桃属5个种、25个变种及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和品种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特征存在着差异,可作为种的分类和品种鉴别的依据。并根据花粉资料探讨了种、品种的亲缘关系,表明新疆桃和普通桃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相同的品种,花粉纹饰结构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6.
桃野生种和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AFLP技术对94份野生桃种质资源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64对E+2/M+3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清晰可辨的236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141个,多态性检出率为59.9%。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约为0.3267时,普通桃、陕甘山桃、光核桃3个种被聚为一类,与这3个种相近的为新疆桃,其次为甘肃桃,最远为山桃(白花山桃、红花山桃)。在遗传距离0.2178处,五月鲜扁干、白黏胡桃和珲春桃3份材料各自聚为一类。在遗传距离约0.1997处,普通桃又可明显分为4个组:组I包括原产于南方和西北地区的地方品种,且大部分南方蟠桃主要聚在此类;组II仅有油桃(甘肃酒泉)一个野生材料;组III包括野生毛桃和大部分原产于北方的地方品种,北方硬肉桃主要聚在这一类;组IV由白碧桃和白花山碧桃2个观赏桃品种组成。  相似文献   

7.
盆栽桃树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秀芬 《河北果树》2009,(4):22-22,27
1 品种选择 生产中栽培的普通桃、油桃、蟠桃、油蟠桃等大部分品种和观赏桃品种都可进行盆栽,但最好选择树体紧凑、树姿开张、花量大、花色美、果大、果色艳、自花结实率高及休眠期较短的品种以及专用观花品种,如早香玉、春艳、丽春、华光、撒花红蟠桃、早露蟠桃以及碧桃、阳春白雪、菊花重瓣、美国花桃等。  相似文献   

8.
1 砧木、品种的选择及嫁接 选择砧木时 ,应选择嫁接后具有矮化作用的砧木 ,如寿星桃、毛樱桃、欧李等。桃树有观花和观果两种 ,观花桃有单碧桃、绯桃、单瓣白桃、千瓣白桃等 ,观果桃有寿星桃、蟠桃、油桃等品种 ,可以根据欣赏品位选择合适的品种。嫁接时宜采用芽接方法 ,嫁接高度一般在离地面 5~ 1 0 cm,对于垂枝型品种 ,则须高位嫁接 ,高度在 2 5~ 35 cm为宜。并可根据需要 ,在同一株上嫁接不同花色或果实的品种 ,或者同时嫁接观花观果品种。2 容器的选择 可用普通的花盆、玻璃器皿、塑料桶等 ,但各种容器以器壁不渗水为好 ,以防浇营…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花粉超微结构层面,探讨新疆欧洲李种质资源各类型间亲缘关系及进化程度。【方法】运用扫描电镜的方法对5个欧洲李类型29个新疆欧洲李单株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及分析。【结果】供试单株花粉粒均为等极而辐射对称的单粒花粉,萌发器官属N3P4C3型,极轴均值在27.70~41.47μm,赤道轴均值在14.67~21.34μm,极轴和赤道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88%和7.51%。5个欧洲李种质类型中,塔城槟子和塔城酸梅的花粉外壁纹饰类型几乎相同,基本都属于"条纹-穿孔",伽师酸梅、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和野生欧洲李花粉外壁纹饰的主要类型分别为"疣状-穿孔"、"条纹/脑纹-穿孔"和"宽条纹/疣状-穿孔"。【结论】新疆欧洲李花粉形态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种质类型间。聚类分析显示,伽师酸梅和野生欧洲李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和塔城酸梅及塔城槟子的亲缘关系较近。新疆欧洲李种质类型的进化程度由低到高为:伽师酸梅、野生欧洲李、国外引进欧洲李品种、塔城酸梅、塔城槟子。  相似文献   

10.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玫瑰品种资源花粉形态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对我国37个玫瑰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粉粒为长球形至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根据穿孔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条纹的有无,可以将玫瑰花粉外壁纹饰分为穴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3个类型;玫瑰品种间花粉形态类似,但外壁纹饰、穿孔形态和数量等有较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区分品种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2.
鸢尾属12种(变种)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鸢尾属12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白花马蔺和马蔺花粉大小相似,形状、萌发孔、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脊宽度不同;(2)四川鸢尾、薄叶鸢尾和锐果鸢尾的花粉形状、外壁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均无明显萌发孔,锐果鸢尾花粉较小,表明这3个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3)蝴蝶花和扁竹兰花粉大小基本相同,前者形状为扁球形,后者为近球形;萌发器官、表面纹饰和网脊形态相同,网眼内无颗粒,表明这两物种亲缘关系较近;(4)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二者相比,在花粉粒大小,表面纹饰均上均有较大差异,表明扇形鸢尾与蝴蝶花和扁竹兰的亲缘关系较远。讨论了鸢尾属5个亚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及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桃品种基因型分析及其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俞明亮  马瑞娟 《园艺学报》1996,23(3):218-222
根据桃性状的遗传规律及表现,对桃育种材料的花粉育性、果实形状、果肉颜色、果肉肉质和核粘、离等质量性状进行基因型分析评价,同时讨论了白花、大久保、冈山3号、丰黄和连黄等优良种质在桃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哈密大枣、敦煌大枣以及敦煌鸣山大枣等3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哈密大枣与敦煌大枣、敦煌鸣山大枣在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等方面存在有差异,可作为区分品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油桃、蟠桃是世界桃育种的重要方向。综述了油桃和蟠桃基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桃果实无毛(油桃)和扁平(蟠桃)基因起源于我国的西北,是质量性状,有毛/无毛、扁平/圆为显性。油桃、蟠桃基因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效性,油桃具有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着色面积、去皮硬度和亚表皮细胞的淀粉粒增加的作用;使可溶性糖、果皮韧性、平均单果质量减少趋势;桃杂合体基因型Gg比纯合体基因型gg的茸毛短。蟠桃具有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和亚表皮细胞的淀粉粒增加;使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平均单果质量、平均果核质量、核质量/单果质量、产量指数减少趋势;油桃和蟠桃基因的这种多效性在油蟠桃中有累加作用。探讨了油桃和蟠桃遗传多效性对生态和对育种的利用价值,提出利用油桃和蟠桃改善果实品质,利用隐性无毛基因(g)增加有毛桃的着色程度、降低茸毛长度,培育短毛品种,培育小果形油蟠桃品种,适当提高我国鲜食品种可滴定酸。  相似文献   

16.
桃92个品种的花粉量及其萌发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条件下,以92个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花粉量及其萌发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单个花药的花粉量变化范围为0 ~ 3 500粒,可萌发花粉量为0 ~ 2 696粒,花粉萌发率为0 ~ 89.33%,花粉管生长长度为0 ~ 1.56 mm,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上述指标品种出现频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对上述各项因子分别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中可萌发花粉量少且花粉管生长速度慢的品种相对较多,占45.65%,这类品种在生产上应合理配置授粉树。  相似文献   

17.
以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中华猕猴桃、枣、石榴、板栗和核桃等12个属计17个种或品种为试材,运用光镜和电镜观测了新鲜花粉、戊二醛固定花粉及风干花粉的形状及大小,比较了不同固定及脱水方法的扫描效果。结果表明,(1)杏、枣和葡萄等果树新鲜花粉与戊二醛固定花粉的形状及大小均无差异。(2)苹果、梨、桃、李、杏和中华猕猴桃等果树的风干花粉与戊二醛固定花粉比较,极轴增长40.70%,赤道轴缩短38.22%,变成椭球形(赤道面观),戊二醛固定花粉则为扁球形或圆球形。(3)1%的番红稀释液是果树孢粉学研究较理想的染色液。(4)戊二醛单固定,50%、60%、70%乙醇脱水法扫描效果良好,且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Microsporogenesis and male gametophyte development in Prunus mahaleb Linn. were assessed using a method combined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paraffin sec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following: (1) the anther underwent normal development and is tetrasporangiate. The tapetum was glandular; (2) cytokinesis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with meiosis in the microspore mother cell, and the tetrads were tetrahedral; (3) after meiosis, microspores generated by microsporogenesis were more or less irregular in shape during the contraction period. As the microspore increased in size, mature three cell types pollen grains finally developed in the chambers; (4) mature pollen grains were observed by SEM. The shape of the pollen was nearly flat and triangular. There were three germinal furrows in the exine of the pollen with horizontal strip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xplaining the reproductiv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eeding resources of Prunus mahaleb, and microspore vacuoliz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explanation for the low fruit set.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以绿叶桃和绿叶李品种为对照,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不同季节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1) 红叶桃、紫叶李的净光合速率( Pn) 在春、夏季低于绿叶品种, 而秋季较为接近, 彩叶品种与绿叶品种间的差异随季节进程不断减小; ( 2) 红叶桃、紫叶李的表观量子效率(AQY) 和羧化效率(CE) 在春、夏季均显著低于对应的绿叶品种, 秋季时红叶桃和紫叶李的表观量子效率高于绿叶品种, 羧化效率与绿叶品种接近; (3) 红叶桃、紫叶李的光补偿点(LCP) 在春季和夏季显著高于绿叶品种, 秋季时则显著低于绿叶品种, 光饱和点(LSP) 始终高于或接近于绿叶品种; (4) 红叶桃、紫叶李的光合色素含量与绿叶品种差异较小, 但其花色素苷含量始终比绿叶品种高许多; (5) 红叶桃、紫叶李光呼吸(Rp)均低于绿叶桃和绿叶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