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厌氧消化中的酸中毒表现及原因(一)表现厌氧消化中的酸中毒就是料液酸化,沼气发酵微生物中毒衰亡,最终表现是产气量降低和甲烷含量下降,所产的气不能燃烧使用,一般发生在养殖专业户以喂配合饲料的  相似文献   

2.
技术简介通过重力沉淀对粪污进行浓稀分离,采用中温沼气发酵工艺对浓污水进行厌氧消化并生产沼气,发电余热或者燃烧沼气用于浓污水沼气发酵过程升温保温,浓污水厌氧消化出水用作农田肥料。采用常温沼气发酵工艺对稀污水进行厌氧消化并生产沼气,再采用自然处理方法对厌氧消化出水进行后处理,或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直接对厌氧消化出水进行好氧处理,处理出水达标排放。本技术的优点表现在:(1)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别从单相发酵工艺、两相发酵工艺、共发酵工艺及干式和湿式发酵工艺角度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设施蔬菜废弃物的一些研究进展情况,指出厌氧消化工艺是处理设施蔬菜废弃物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其中,利用两相发酵工艺处理设施蔬菜废弃物对发酵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另外设施蔬菜废弃物由于其极易酸化、有机质含量高和含固率较低的特点,采用湿式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更符合设施蔬菜废弃物处理产业化的要求;而利用共发酵工艺处理设施蔬菜废弃物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唐浩  张心才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143-144,147
针对高固体含量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处理难等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附着膜型厌氧消化装置,即单池多床型厌氧消化装置.运行试验表明,单池多床型厌氧消化装置与常用的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相比,发酵原料和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融合,运行过程中料液能实现自动搅拌,不易出现原料短路、堵塞现象,微生物滞留期(MRT)长而稳定、抗冲击,而且适宜的发酵浓度、原料利用率、池容利用率、沼气产气率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建设成本,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厌氧消化是处理有机废弃物比较理想的方式。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池发酵处理畜禽粪便污染具有积极意义,而沼气发酵必须在严格的厌氧环境下才能实现。在具体应用中,有许多可选择的厌氧消化工艺.这些厌氧消化工艺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有着诸多严格的要求。现有传统的沼气厌氧消化器一般采用粪污与废水完全混合.反应器内固体停留时间(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基本相等,负荷较低,一般由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现浇建成,密封采用刷密封剂及七层作法实现厌氧环境。  相似文献   

6.
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能源短缺的现状,通过厌氧消化技术制取沼气补充化石能源是解决农村用能紧缺的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使用生活垃圾制取沼气的意义,分析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的进展,并对发酵原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厌氧消化技术在生活垃圾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型养猪场粪水综合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斗墙布水折流厌氧消化装置”对猪场的粪水进行综合处理,通过多次分级发酵、消化,粪水中的有机质得以再次降解,经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废水最后排放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变废为宝,为集约化猪场粪水综合处理提供了一套成功的工艺。  相似文献   

8.
稻草中温厌氧消化产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温(35 ℃)条件下,采用批式厌氧消化工艺对稻草厌氧消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消化过程中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甲烷含量、pH值、挥发性脂肪酸以及硝态氮、氨态氮和总氮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45 d的厌氧消化处理,稻草的累积产气量为11 439 ml,单位VS产气量达417.52 ml/g,沼气中甲烷平均含量为59.93%;pH值先降低后增加,最后保持相对稳定,在整个发酵液过程中pH值始终处在产甲烷微生物的正常范围内;发酵液中硝态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较发酵前提高了47.76%,而氨态氮含量则大幅降低了52.91%,表明稻草厌氧消化不会出现氨抑制现象,总氮在发酵前后变化不大.由此可以认为:稻草厌氧消化产沼气是完全可行的,不但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世界农业》2002,(1):46
能源环境工程是以禽畜粪便的污染治理为主要目的。以禽畜粪便的厌氧消化为主要技术环节,以粪便的资源化为效益保障,集环保、能源、资源再利用为一体,将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组合在生态农业之中,是一项处于大农业中下游的系统工程。 工程主要由前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输配及利用系统、有机肥生产系统以及消化液后处理系统组成。其中,前处理系统主要由固液分离、pH调节、料液计量等环节组成,作用在于去除粪便中的大部分固形物,按工艺的要求为厌氧消化系统提供一定数量、一定酸碱度的发酵原料。厌氧消化系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温度、一定的发酵时间内将前处理输送的料液通过甲烷细菌的分解进行消化,同时生成甲烷——沼气。……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外来添加剂是提高有机废水厌氧产甲烷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添加自然界含钙矿物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白云石,利用矿物-微生物的交互作用提高啤酒废水的厌氧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矿物的反应器中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8%以上;添加矿物的反应器甲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矿物材料促进了了发酵产酸过程,丁酸型发酵是主要的发酵产酸途径.添加含钙矿物对啤酒废水厌氧消化过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外来添加剂是提高有机废水厌氧产甲烷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添加自然界含钙矿物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白云石,利用矿物-微生物的交互作用提高啤酒废水的厌氧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矿物的反应器中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8%以上;添加矿物的反应器甲烷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矿物材料促进了了发酵产酸过程,丁酸型发酵是主要的发酵产酸途径。添加含钙矿物对啤酒废水厌氧消化过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消化两段式发酵,将餐厨垃圾水解酸化5d后,利用活性污泥对酸化液进行16 d的厌氧消化,考察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的生物甲烷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经水解酸化后,产酸现象明显,pH下降至4.69,乙酸浓度达3.11 mg/mL,酸化液的sCOD浓度达174.34 g/L.厌氧消化段产气...  相似文献   

13.
李秋敏  张无敌  尹芳  赵兴玲  许玲  柳静  刘士清  陈玉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18-16319,16332
[目的]比较两种接种物对熊粪厌氧消化产沼气的效果。[方法]以熊粪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接种物(混合厌氧活性污泥和熊粪厌氧发酵结束后驯化所得的接种物),在30℃下进行了批量式恒温厌氧发酵,分析两种接种物对熊粪厌氧消化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使用不同接种物的两组试验产气量存在差异,但相差不大;发酵时间存在较大差异,经过原料(熊粪)驯化的接种物发酵时间明显缩短,为沼气厌氧活性污泥发酵时间的1/3,且经过驯化的接种物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能创造更好的适合于沼气发酵的中性环境。[结论]经过原料富集培养驯化的接种物具有更好的产沼气效果。  相似文献   

14.
膨润土的添加用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发酵瓶试验方法,研究了矿物材料膨润土在5种不同施用量的情况下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液COD、产气量、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5℃、有机负荷率为10.234g COD· d^-1·L^-1的条件下,膨润土用量比为0、0.25%、0.5%、1%、1.25%、2.5%(质量分数,以消化底物湿基计)时,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产气率分别达到115.15、116.77、119.75、130.96、18933、118.79mL·g^-1 VS,其中当膨润土用量比为1.25%时对厌氧消化系统的产气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膨润土的添加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pH变化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文章同时探讨了膨润土缓冲pH变化的初步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果蔬是我国的第二大农作物,每年产生大量的果蔬垃圾,厌氧消化是其最合适的处理方式,果蔬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得出甲烷的理论产气量与含碳量和含氢量有关,动力学模型主要以ADM1为主,果蔬垃圾负荷高会导致大量的脂肪酸产生抑制甲烷生产,其单相厌氧易导致酸化,最佳的发酵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波和微波联用对污泥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寻找超声波和微波联用促进污泥厌氧消化的最优条件组合。[结果]超声波和微波联用能促进污泥的厌氧消化,而且超声波和微波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最优的联用条件是:500 mL污泥先用超声波(120 W)处理3.5 min,再用微波(450 W)处理4min。该联用条件能使污泥中的细胞全部破碎,经过10 d的厌氧消化后,其累积产气量比对照样增加了270%。[结论]超声波和微波联用能促进污泥的厌氧消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弄清废弃植物培养基厌氧消化潜力与特性.[方法]以废弃的植物培养基为发酵原料,以沼气池底部的活性污泥为接种物,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批式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废弃的植物培养基与接种污泥各处理厌氧消化的产气速率、潜力和产气量.[结果]常温条件下,混合培养基与接种污泥的TS比例为8∶1、浓度12%的处理,产气量最高,为10 391.3 ml,并且发酵天数为5d左右,发酵速度较快,产气效果最好;混合培养基与接种污泥的TS比例为6∶1、浓度8%的处理,原料产气率最高,为0.230 m3/kg,并且发酵天数为4d左右,说明原料被利用的水平高.[结论]该研究为植物组培工厂废弃物的处理和配套沼气工程的工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树铭 《农家致富》2005,(18):44-45
1.什么叫沼气发酵?答:沼气发酵又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有机物质(如人畜家禽粪便、秸秆、杂草等)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气体(沼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概述了厌氧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消化残渣的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概述了厌氧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消化残渣的农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