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出内吸性很强的杀菌剂—噻苯咪唑以7000—12000倍液,喷布桑叶表面,防桑褐斑病效果高达80%—95%。噻苯咪唑在桑树叶上的残效期较长,一般在22天左右,对桑树无药害,喷药后二、三天采叶喂蚕,对蚕安全,不影响蚕茧质量。噻苯咪唑防止桑树褐斑病已经有关部门鉴定通过,并认为该药是目前国内防治桑褐  相似文献   

2.
我区每年春季桑褐斑病十分严重。自1972年以来,试用代森锌防治,开始时效果不稳定,经过几年来的实践,防治效果一年比一年好,我们体会到,效果的好坏,在于使用的浓度、时间和次数,即浓度以600倍为好,过淡则效果不明显,时间必须在桑芽雀口期,还没有发现病症时,用药液喷湿桑叶和枝干,不能过迟,隔4—5日再第二次喷布药液。本区曹四、吴江、岭光等大队的几块老病区桑园,由于按上法年年提早预防,近年病害已基  相似文献   

3.
桑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怀平 《四川蚕业》2003,31(3):19-20
桑褐斑病俗称烂叶病 ,烂斑病 ,是桑树叶部主要病害之一 ,据笔者调查 :近年来 ,在各蚕区时有发生。桑树感染褐斑病较轻时 ,虽然叶质较差 ,但仍可养蚕 ;发病重时 ,整个叶片布满病斑 ,造成叶片枯萎脱落或腐烂 ,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今年春季 ,笔者所负责的草坝片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桑褐斑病 ,造成全区 2 0多万株桑树不同程度得病 ,其中尤以新嫁接小桑园为主。笔者在防治过程中采取了以下的积极措施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 ,供同行参考。1 症状桑树感病初期 ,病斑为褐色 ,水渍状 ,呈芝麻粒大小斑点 ,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多角形。一般情况下病斑…  相似文献   

4.
桑褐斑病是桑树叶部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北方蚕区发病普遍,危害较重。1976-1977年,我们在辽宁省前所桑蚕种场进行了桑褐斑病药剂防治试验:(1)用孢子悬浮液对易感病桑苗以喷洒法进行接种试验,得出在日平均温度22℃、相对湿度87%以上时,桑褐斑病菌的潜育期为8天左右;(2)通过几种杀菌剂的不同浓度的筛选试验结果证明:多菌灵类杀菌剂对防治桑褐斑病具有较好的效果,防效为85-91%,药效期为2周左右。药剂对蚕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此药对蚕体发育无不良影响,养蚕成绩与对照区无异.  相似文献   

5.
多菌灵等药物防治桑褐斑病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褐斑病是桑叶的主要病害之一,1973年、1975年、1977年春期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江、浙两省普遍发病,浙江省的一些县,大面积栽种易感病的白条桑和嵊县青等桑品种,发病更甚。1975年,据德清县的调查,全县8万多亩桑园有一半面积发病,其中2万多亩发病严重,发病严重的大队春叶损失达30%,叶质下降,影响养蚕生产。对本病的药剂防治,由于波尔多液的残毒期长,而赛力散混合液系汞制剂又停止生产;为了探索有效的防治药剂和时期,我们于1973~1978年作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涂勇  王向东  陈伟 《四川蚕业》2007,35(3):13-14
应用不同生物农药防治桑褐斑病,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0.5%OS施特灵(稀释300倍)对桑褐斑病防治效果显著且稳定,在药后7d和15d时,相对防效均在75%以上,优于50%多菌灵WP(稀释1000倍,生产上常用药)的处理及其它供试生防制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涂勇  王向东  陈伟 《中国蚕业》2007,28(3):25-26
应用不同生物农药防治桑褐斑病,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0.5%0S施特灵AS(稀释300倍)对桑褐斑病防治效果显著且稳定,在药后7d和15d时,相对防效均在75%以上,优于50%多菌灵WP(稀释1000倍,生产上常用药)的处理及其它供试生物防治制剂,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堵鹤鸣  方瑾芬 《蚕业科学》1996,22(4):214-218
桑褐斑病菌容易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其生长温度范围为8~31℃,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分生孢子需在水滴中发芽,24℃经24h能全部发芽;病程主配温度有关,该菌能以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形态越冬,成为第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应用光学和扫描电镜观察了4种咪唑类药物对体外猪囊尾蚴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丙硫苯咪唑、磺苯咪唑、硫苯咪唑和氟苯咪唑对猪囊尾蚴均有抑制作用,前两者作用早于后两者。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省桑褐斑病危害严重,化学防治效果差的情况,开展了秋伐防控桑褐斑病技术(以下简称秋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介绍了秋伐技术模式及秋伐控病的技术原理。总结了秋伐技术在降低桑褐斑病的病叶率和危害损失率,提高桑叶利用率,提高小蚕饲养桑叶的质量,增加养蚕批次和养蚕量,降低管理用工和农药使用量等5个方面的优势。提出了桑园秋伐应根据天气适时剪伐,合理采用秋伐技术模式,科学配置养蚕布局,并加强桑园管理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桑褐斑病被害叶桑叶质量的变化,分别就该病叶片对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是全龄使用桑褐斑病被害叶(病情指数34.67%)相比全龄使用正常叶其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下降4.88、6.95、35.04、42.58、16.93个百分点,而产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却分别降低16.55、12.07和8.08个百分点.应重视和加强桑褐斑病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苜蓿是重要的牧草植物,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各地种植广泛。但是,在气候高温潮湿的夏季,极易发生褐斑病。对此,要及时发现,尽早防治。首精褐斑病发生于首猪的叶片上,褐色,近圆形,小点状,直径0.2-2毫米,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在叶片正面的病斑中,多有一深色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座和子囊盘。气候潮湿条件下,突起物色淡,具有光泽。病班自植株下部叶片向.L蔓延。病斑密集部位的叶片变黄,以致枯死。当叶片大部或全部变黄时,极易脱落。防治首精褐斑病可进行药剂喷雾,一般只限于种子田施用。常用的药剂及稀释倍…  相似文献   

13.
丙硫苯咪唑是1979年由我所合成。从各地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广谱(可驱线虫、绦虫、吸虫)、高效、低毒,是目前国内较好的广谱驱虫药,很有前途。现将主要试验综述如下: 一、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桑褐斑病被害株桑叶产量的变化,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患病和正常桑树的桑叶性状及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患病桑树(病情指数39.63%)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猪丙硫苯咪唑中毒笔者在一次给猪用丙硫咪唑驱虫时,由于药品称量失误而发生了严重的药物中毒,凡驱虫的21头后备母猪全部死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生经过本场饲养种猪127头,其中后备母猪21头,体重平均60kg。12月初发现猪群中部分猪只咳嗽、消瘦、...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元月4日,福州某部队猪场21头小猪全部发病,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化验室检验、现场调查诊断为丙硫苯咪叹中毒,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部队猪场共饲养21头小猪,元月4日突然发病,出现口吐白沫、全身发抖等症状,紧急注射阿托品,安钠加,氟听酸等均无效,当天死亡7头,随后又相继死亡5头,总死亡率达5725%。2.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少或废绝、流诞、口吐白沫,严重者吐黄色水样液,吐出量达1-1.5公斤。拉灰黄色、黑色、绿色稀软粪便,量少、次数多,尿赤,呼吸困难,肌肉痉挛,全身震颤,步态…  相似文献   

17.
丙硫苯咪唑防治春羔秋季死亡的效果观察李建国,黄文忠(云南省思茅地区畜牧兽医站665000)徐世山,田保平(镇源县畜牧兽医站)(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春产羔羊秋季生长缓慢、死亡率高在我区山羊生产中比较突出,尤其是3、4月间产的晚春羔(俗称“咕工羊”),...  相似文献   

18.
桑褐斑病是一种发生较为普遍的真菌性病害。从陕西安康蚕桑主产区收集桑褐斑病病样,结合科赫氏法则,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桑褐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确定桑褐斑病病原菌的主要类群;通过水合氯醛透明反应观察桑褐斑病病原菌在宿主桑树叶片中的定植状态。结果表明,侵染陕西安康桑树的桑褐斑病病原菌为桑新褐斑壳丰孢Neophloeospora maculans;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生长速度缓慢,分生孢子为透明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有隔膜;菌丝主要寄生在桑叶的气孔与叶脉周边;病原菌rDNA序列全长5 512 bp, GC含量51.16%。上述结果确定了侵染陕西安康蚕桑主产区桑褐斑病病原菌的种类,为桑褐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苯硫苯咪唑(称简FS)是一种广谱驱肠虫新药,药效高,毒副作用小,其片剂已被农业部批准为三类新兽药。部颁标准含量测定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而利用HPLC法测定苯硫苯咪唑含量,国内未见报道,作者选用专属性较强的HPLC法测定其含量,获得较理想的结果。1 试药与仪器苯硫苯咪唑对照品(汉江制药有限公司),非那西丁(内标)熔点测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磷酸二氢钠、冰醋酸(均为分析纯),重蒸馏水,苯硫苯咪唑片(汉江制药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Backman)包括:125泵,168…  相似文献   

20.
桑树褐斑病以前在冕宁县沙坝镇、棉沙湾乡等地零星发生,老蚕区重养蚕、轻护桑,重防蚕病,忽视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没有将局部地区的早期桑褐斑病有效防治,致使受灾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雅砻江蚕区邻近棉沙湾乡的所有村组都发生桑褐斑病,造成很大危害。为此开展了《冕宁县桑树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