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4世纪时,这里仍是森林草原环境,林草丰茂。到了近代由于人口的增加,农副业的发展,过度放牧、樵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严重。1994年在该旗沙漠化土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危害做了系统分析、评述,并根据沙地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据史料记载,公元4世纪,这里仍是森林草原环境,林草丰茂。到了近代,由于人口的增加,农副业的发展,过度放牧、樵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地严重沙漠化。为此我们对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危害进行了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并根据其特点,提出综合...  相似文献   

3.
主要根据截止2004年黑龙江省沙漠化土地监测数据,针对黑龙江省沙漠化土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在黑龙江省“十一五”治沙规划的启动之际,根据黑龙江省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发展现状,根据有关土地沙漠化理论和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的表现形式,分析和评价了流动沙丘(地)、固定、半固定沙丘(地)、戈壁、重盐碱地、潜在荒漠化土地等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的特点。提出了河西走廊土地沙漠化主要成因和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奈曼旗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原属森林草原,水草丰美,畜牧业兴盛,但因近代人口急增、土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处于严重破坏,本文在对奈曼旗沙漠化土地的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演替历史、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旗合理的利用沙地资源、恢复生态平衡,提出了沙漠化土地的防治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的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工程即将开始,为了提高防沙治沙的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根据普查资料,针对科尔沁沙漠化土地状况,总结已往防沙治沙经验,提出了首先建立科技示范区的目的意义、原则、条件及模式。  相似文献   

7.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确定植被状况地表风蚀状况及土壤为沙漠化土现状程度评价指标选取的3个方面,并给出沙漠化地程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非沙漠化土地及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在面积上的组成比例,建立起区域性土地沙漠化总体水平预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我国北方12个省(市、区)以县为区域,进行了土地沙漠化现状水平预警,可为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规划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防治区划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波  李晓松  刘文  杨晓晖  卢琦 《林业科学》2006,42(10):65-70
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影响因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制定沙漠化防治区划的原则,并对该地区进行沙漠化防治分区,提出不同区域的沙漠化防治战略对策.根据气候分区、植被和土壤的分布、地貌类型以及沙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将京津风沙源工程区划分为6个治理区,即乌兰察布高原退化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原北部退化草原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治理区、科尔沁沙地西缘沙化治理区、坝上高原-雁北高原风蚀、水蚀治理区和燕山山地水蚀治理区.  相似文献   

9.
从内蒙古沙漠土地的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人为因素及其关系,提出了防治沙漠化土地扩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应当重视沙漠化土地的监测与防治本刊评论员沙漠化为当今世界十大环境危机之首。目前,全球9亿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影响,陆地面积的1/4土地受到威胁,全球因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近423亿美元。我国是一个沙漠化较严重的国家。目前,全国可归属于沙漠化的土地约有15...  相似文献   

11.
根据科尔沁地区的沙化监测资料和科尔沁右翼中旗近50年的沙漠化土地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气候因素对科右中旗现代沙漠化过程的影响。该区域现代气候特点表现为年均温度增加,而年降水量波动变化无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气候的变暖,使地表蒸发量加大,干旱化趋势加剧,加快了沙漠化进程。气候还间接地通过人类自发对气候波动的响应而产生的经济活动来加速沙漠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地处沙漠化扩展的边沿,尤其是晋西北土地沙漠化已很严峻。文章分析了山西省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指出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区域内沙尘暴成因分析,认为沙漠化扩张和发展的重点地段是分布在区域内的潜在沙漠化土地,这种现代沙漠化过程加剧的强烈沙漠化发展区域为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沙源物质基础,应该作为今后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通过增加林草植被盖度,改善潜在沙漠化土地的下垫面性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若尔盖县沙漠化、潜在沙漠化土地继续扩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冯凉(四川省营林调查队)由于自然因素影响,人为活动破坏了植被和地表结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若尔盖县沙漠化、潜在沙漠化土地继续扩大。为给子孙后代造福,草地资源应持续利用.有效地防沙治沙已成燃眉之...  相似文献   

15.
沙质荒漠化土壤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系统学观点、沙漠化景观生态及其演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观点,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因子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土壤生态系统及其在治理沙漠化土地中的作用;探讨了土壤水分、养分生态的变化及其与沙漠化土地逆转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恢复生态的研究内容和在未来沙漠化治理、开发、研究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三北”地区沙漠化继续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窦芳由于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三北”地区建设规划地区,沙漠推进和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沙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大面积已由50年代的1560km2,增至目前的2100km2,治理沙漠与土地沙漠化的比...  相似文献   

17.
写在大漠上的论文常兆丰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今天,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戈壁面积占据了4560万平方公里,为陆地面积的30.5%。我国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戈壁面积153.3万平方公里,为国土面积的15.9%,已...  相似文献   

18.
李琦 《林业科技》2008,33(2):14-15
通过青海省塔拉滩沙漠化土地青杨深栽技术试验,分析探讨了沙漠化土地防治的新途径.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保墒和促进树木根系的恢复与再生,且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从土地沙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的评价基础入手,根据生态资源所具有的价值性,综合考虑综合效益评价需考虑因素和指标设置的原则,科学设置出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河北省沽源县为例,对土地沙漠化防治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得出沽源县沙化土地治理的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6.59。  相似文献   

20.
实地调查了下辽河平原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民、辽中、台安、盘山和黑山5个县内沿河两岸及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沙化耕地4种类型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按土地荒漠化程度可分为重度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和轻度沙漠化土地。分析了下辽河平原土地沙漠化的形成原因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为因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最后针对下辽河平原的沙漠化特点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