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育秧的中后期管理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水稻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然而,在育秧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前期管理,而忽视后期管理。现就水稻育秧的中后期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技术措施: 一、水层管理 秧田灌水深度对秧苗生长的快慢、分蘖的多少影响很大。根据几年来秧田叶龄记载结果表明,间歇性浅水灌溉的秧苗生长敦实,叶、蘖早发;而长期灌深水(1cm以上)的秧田,秧苗易形成高脚苗,且叶、蘖偏少(见附表)。  相似文献   

2.
播种量对机插双季稻分蘖及成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机插双季稻育秧合理播种量,选择用双季早、晚稻共4个品种,各5个播种量处理,探讨育秧播种量对机插稻分蘖和成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和栽后分蘖、成穗均受到育秧播种量影响。秧苗干质量和假茎宽因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小。漏穴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增加播种量推迟秧苗主茎出叶1~2 d,推迟生育进程1~3 d。增加播种量,主茎第4~5叶以上叶和低位次叶的分蘖数减少,缺蘖位增加;常规稻品种的分蘖缺位多于杂交稻品种。低位叶一次分蘖成穗率随育秧播种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机插稻播种量对低位叶分蘖成穗率的影响大于高位叶,对早稻的影响大于晚稻,杂交稻品种高于常规稻品种。株两优819和盛泰优722以盘播种量75 g处理产量最高,中嘉早17和镇稻11以盘播种量105 g处理产量最高。综观不同播种量对双季机插稻秧苗素质、移栽质量、栽后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等影响,育秧播种量杂交稻品种以盘播种量75 g左右、常规稻以盘播种量105 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不同规格无纺布覆盖育秧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水稻机插秧苗的培育,采用双膜育秧方式,选择4种不同厚度规格的无纺布,以普通薄膜覆盖与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秧苗形态指标主要影响叶龄、苗高及叶片的伸长,差异显著,而对单株叶面积、茎基粗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以无纺布覆盖处理的秧苗生长适中,其叶龄、苗高等形态生长指标符合机插秧苗的标准要求。4种规格无纺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秧苗根系生长则以无纺布Ⅰ、Ⅱ两处理的根系生长较好,其发根较多,根系较长,根冠比较高。(3)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叶绿素含量(N-1功能叶)处理间差异显著,无纺布随厚度规格增加呈降低趋势。干物重各覆盖处理均显著低于CK2,但秧苗叶、鞘、根三种功能器官的物质分配,仍呈30~35∶45~55∶15~20的比例分配。(4)对秧苗成苗影响显著,以Ⅰ、Ⅱ、Ⅲ处理的成苗率好,成苗密度高。试验结果表明,选择20 g/m2规格的无纺布用作覆盖育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适宜于陕南地区适龄多蘖壮秧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不同育秧方式及不同育秧方式下的播种和管理措施,以期为陕南地区水稻秧苗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育秧专用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自行研制的水稻育秧专用肥与壮秧剂、化肥进行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育秧专用肥与生产上推广的壮秧剂比较,应用于早稻育秧,能提高成秧率5个百分点左右,促进秧苗矮壮多蘖,提高出叶速率,促进地下部生长,提高根冠比和秧苗充实度,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化肥比较,其秧苗素质更优。经育秧专用肥处理的秧苗移(抛)栽到大田后,返青快,始蘖期提早2d,前期的分蘖速率快,低节位分蘖发生率高,苗峰低,成穗率高,有效穗多,每穗粒数一般也多,结实率高,抽穗期的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生产量多,产量较壮秧剂和化肥处理高。  相似文献   

6.
影响水稻抛栽立苗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汕优016作供试品种,设置不同水层深度、不同秧苗高度、不同秧苗带蘖数、不同苗龄等4个抛栽试验,研究塑盘育秧抛后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塑盘育秧抛栽适宜水层1~5 cm,抛栽最佳苗高15~18 cm,秧苗带蘖越多,立苗速度越快,苗龄越小,立苗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7.
水稻塑盘育秧节本增效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吕合镇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育秧方式经历了水育秧、普通薄膜育秧、打孔薄膜育秧、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旱育秧到如今的塑盘育秧,现就这一技术进行阐述,目的是提高秧苗素质,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适合双季早稻机插适宜的机插秧育秧基质与营养土比例。[方法]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即全部营养土、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3/4育秧基质+1/4营养土和全部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叶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构成性状等的影响。[结果]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较高,秧苗素质和栽秧质量较好,实测产量最高。同时,采用该配比育秧可以大幅节省用土,减小早稻育秧取土困难问题。[结论]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可成为庐江县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可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发生倒春寒时,一般保护地蔬菜的受害情况有以下规律:小拱棚内受害较重,大棚相对较轻;成株比幼苗受害重,开花结果期最重。多数叶菜类蔬菜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强,受害会轻一些;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耐寒性差一些,所以发生倒春寒时受影响大一些。发生倒春寒后,受害蔬菜常表现为干叶、黄化、萎蔫、畸形花果、落花落果、早花或早抽薹等。  相似文献   

10.
<正>发生倒春寒时,一般保护地蔬菜的受害情况有以下规律:小拱棚内受害较重,大棚相对较轻;成株比幼苗受害重,开花结果期最重。多数叶菜类蔬菜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强,受害会轻一些;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耐寒性差一些,所以发生倒春寒时受影响大一些。发生倒春寒后,受害蔬菜常表现为干叶、黄化、萎蔫、畸形花果、落花落果、早花或早抽薹等。  相似文献   

11.
榆林地区倒春寒严重,水稻育秧期间气温低而不稳,致使"立枯病"对秧苗危害极为严重,每年因"立枯病"造成秧苗损失达20%以上,而且,都是被动防治,使生产成本增加,所以,通过对不同药剂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一种具有保水抗旱、防病治虫、壮苗壮根、保蘖、省工、节本、增产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确水稻机插育秧覆盖土厚度对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甬优1540和天优华占为材料,利用9寸标准机插秧盘进行试验,利用基质和稻田土进行播种,设置3个育秧土覆盖厚度处理(T1,底土2L+覆盖土2L;T2,底土3L+覆盖土1L;T3,底土3.6 L+覆盖土0.4 L),考察秧苗成苗率,苗高和叶龄、以及干质量和秧苗充实度的变化。【结果】(1)秧盘覆盖土过厚不利于秧苗成苗,T2处理秧苗成苗率最高,采用基质育秧的种子成苗率要好于采用稻田土育秧。(2)叶龄变化和育秧土覆盖厚度密切相关,叶龄表现由高到低依次为T1、T2和T3,同时基质育秧的叶龄大于稻田土育秧。T1和T2处理苗高差异不明显,但均高于T3处理,2个品种间以及基质类型间趋势一致。(3)T2处理秧苗均匀度平均比T1和T3处理高33.8%和41.0%,...  相似文献   

13.
1996 ̄1998年以Ⅱ优多恢57为材料,研究了移栽、深水、施氮与水稻环境敏感期分蘖芽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秧苗移栽期叶龄分别与秧苗带蘖死亡率和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出鞘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冬水田秧苗最适宜 栽叶龄为5.8叶左右。(2)深水处理3天以上秧苗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的分蘖发生率为0,移栽返青期以灌浅水为宜。(3)深水控制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效果与本田底肥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  相似文献   

14.
为油菜/小麦-水稻两熟制稻区杂交稻长龄或超长龄秧的培育提供参考,以四川盆地近年推广的部分杂交稻品种进行田间试验,探究不同类型杂交稻品种在稀播旱育秧条件下的超长龄秧苗素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稻品种超长龄秧苗素质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播种规格6cm×6cm试验条件下,蓉18优188、蓉3优918和蓉优918等品种的苗高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川谷优3399、蓉优1808等品种秧苗单位茎鞘干物质发根能力和单株日均发根干重明显强(高)于其他品种;旌优127和Y两优973等品种秧苗分蘖能力和重高比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生产上可根据秧苗的素质特征制定育秧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早稻育秧技术要求,考察了不同育秧工艺对早稻育秧期生长和插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基质育秧(T1)秧苗密度和根系伤流量较大,个体干物质重、茎重与株高比值较小,30 d时秧苗叶绿素SPAD值较低;以营养土铺垫麻基膜育秧(T2)比不铺膜(CK)处理的30 d秧苗密度大,个体根系发达,根系伤流量大;不覆盖处理(T3)死苗率较高,漏插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不符合水稻田间机插秧质量要求,其余处理均符合要求。基质疏松易于秧苗扎根、供肥迅速,但较营养土保肥性差,育秧时应在后期视苗期补施氮肥;麻基膜有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加性效应;不覆盖不利于秧苗扎根固定,盘内成苗不均,田间机插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在杂交水稻两段育秧的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喷施叶片,通过考查秧苗素质和测定生理指标及产量,表明在第一段秧田的1叶1心期和寄秧15天后两次用20OPPM多效唑处理,可培育出多蘖壮秧,秧苗移栽本田后生理代谢增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信阳地区杂交水稻育秧施用多效唑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7.
化学调控对水稻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杂交水稻湿润育秧的不同时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烯效唑和多效唑喷施叶片 ,结果表明 ,化学调控各处理均可降低秧苗株高、增加茎基宽和干物质积累、促根、增蘖、增强植株的生理代谢 ,生育后期有效穗增加 ,产量提高。以秧苗 1叶 1心期喷施 10 0mg/L烯效唑和 2 0 0mg/L多效唑的处理增产显著 ,增产率分别为 16 8%和 13 5%。  相似文献   

18.
低温阴雨天气春播育秧期间,如气温急剧下降到10℃时,秧苗极易受冻死苗;连续7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有膜覆盖的秧田烂种死苗率达20%,无膜覆盖的死亡率达50%,给春播育秧造成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是要及时覆盖秧田,防止地膜破损穿风及"贴膏药"现象产生.平铺地膜的秧田,要抢晴天或雨后动动地膜,防止贴泥焖种.秧苗未扎根现青前,可撒些草木灰、谷壳等覆盖物,增加其抗寒性,促进秧苗扎根.二是低温来临前,在秧厢上喷施70%敌克松1000倍液可防烂秧.三是对已扎根散叶的秧苗,低温到来期间,可适当灌深水保温护苗,以不浸泡心叶为宜.  相似文献   

19.
以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8号为材料,设计添加不同质量的七水硫酸亚铁(Fe SO4·7H2O)组成不同的复合基质处理,研究其对旱育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亚铁量的复合基质培育的秧苗叶龄、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不定根数、最长根长、根冠比和壮苗指数以T2处理表现较优。T2处理对应的基质配方是将体积百分比60%蚯蚓粪、30%蛭石、10%菜园土混合均匀初制成复合基质,育秧时再添加7.5 kg/m3的Fe SO4·7H2O,现拌现用,制成新型的育秧复合基质,用此基质育出的秧苗健壮且适宜机插。  相似文献   

20.
寒地稻作区,低温年份倒春寒严重影响秧苗质量,"三膜"育秧可以充分满足前期秧苗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提高秧苗素质。该文对黑龙江省寒地水稻"三膜"育秧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