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方法]试验设空白对照和25%嘧菌酯悬浮剂450、600、750 g/hm2以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g/hm2 5个处理,于2012、2013连续2年开展了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防效为70.0%~83.6%,使用时推荐剂量为25%嘧菌酯悬浮剂600 g/hm2,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前或初开始喷药,间隔7 d喷一次药,共喷药3次。[结论]该研究可为25%嘧菌酯悬浮剂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西吉县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与黑痣病一喷多防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0 m L拌种薯100 kg或25%嘧菌酯悬浮剂600 m L/hm2兑水375 kg/hm2沟施,7月上旬使用25%甲霜·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5 kg/hm2喷雾或用28%霜脲·霜霉威可湿性粉剂2.7 kg/hm2喷雾,7月下旬用28%霜脲·霜霉威可湿性粉剂2.7 kg/hm2或250 g/L嘧菌酯悬浮剂675 g/hm2喷雾,8月上旬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675 g/hm2喷雾,对马铃薯早疫病、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好,马铃薯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西南北部马铃薯主产区的马铃薯罹病叶片分离得到63株早疫病菌,并通过分生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其中30株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测试的30株马铃薯早疫病均对嘧菌酯保持高度敏感,陕西安康、湖北恩施和四川西昌马铃薯早疫病菌对嘧菌酯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24 4、0.025 6和0.037 6 mg/L,3地总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029 0 mg/L。在田间药效试验中,25%嘧菌酯悬浮剂用量为450 g/hm2,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为84.71%,与43%戊唑醇悬浮剂300 g/hm2的防效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的防效,且增产效果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嘧菌酯可作为该区域内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优选药剂。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14-117
为了给生产上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参考,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和药效。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和一定的防效,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最强,田间药效最好,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5.
田间药剂防治结果显示,60%霜脲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900g/hm2、250g/L嘧菌酯悬浮剂300mL/hm2、50%烯酰吗啉·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62.5g/hm2、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950g/hm2对茄子褐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茄子安全。按照施药间隔期7~10d,连续使用3次。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生及蔓延的有效药剂,2012年10月进行了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效显著;建议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600-720 mL/hm2(有效成分150-180 g/hm2),二次稀释后,对水600 kg均匀喷雾;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第1次施药,7d后再进行第2次施药。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生及蔓延的有效药剂,2012年10月进行了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防效显著;建议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600-720 mL/hm2(有效成分150-180 g/hm2),二次稀释后,对水600 kg均匀喷雾;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第1次施药,7d后再进行第2次施药。  相似文献   

8.
在临洮县进行了几种药剂喷雾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8%国光·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喷雾的防效和产量均居第一位,5%香芹酚水剂1 500 g/hm2喷雾的防效和产量均居第二位,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喷雾的防效和产量均居第三位,60%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喷雾的防效和产量均居第四位,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1 500 g/hm2喷雾的防效和产量均居第五位,应大力推广应用;宝大森可湿性粉剂、英国·嘧菌酯悬浮剂、瑞士·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可以作为搭配农药交替喷雾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防治果桑菌核病的适宜药剂,完善相关施用技术,特开展了3种杀菌剂对果桑菌核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和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均对果桑生长安全,且对果桑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效,于果桑初花期第1次施药,间隔8 d后再施药1次,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600倍液、2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750倍液、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00倍液对果桑菌核病的防效分别达95.50%、100%、81.82%。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防治辣椒疫病的有效药剂,并进行药效评价,在辣椒疫病发生初期进行了7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有效成分,下同)、50%氟啶胺悬浮剂260g/hm2、10%氰霜唑悬浮剂400g/hm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125g/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87.5g/hm2和25%嘧菌酯悬浮剂75g/hm2均能有效地控制辣椒疫病危害。生产实践中,多种药剂应注意轮换使用,以降低病菌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1.
选用银法利可湿性粉剂+碧护(0.136%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安融乐(卵磷脂)悬浮剂、1 0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奇功(助剂)水剂、50%氟啶胺悬浮剂+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金吨(叶面肥)水溶肥、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A奥能王(叶面肥)水溶肥、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意甲粉剂、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意甲粉剂7种化学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 g/hm~2+安融乐(卵磷脂)悬浮剂135 mL/hm~2兑水675 kg/hm~2、烯酰·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 g/hm~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A奥能王(叶面肥)水溶肥1 125 mL/hm~2兑水675 k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为75%~80%,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 g/hm~2+意甲粉剂1 500 g/hm~2兑水675 kg/hm~2、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25 g/hm~2+50%氟啶胺·霜脲氰水分散粒剂750 g/hm~2+意甲粉剂1 500 g/hm~2兑水675 k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为80%~85%,银法利可湿性粉剂1 125 mL/hm~2+碧护(0.136%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90 g/hm~2兑水675 kg/hm~2和50%氟啶胺悬浮剂540 mL/hm~2+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25 g/hm~2+金吨(叶面肥)750 g/hm~2兑水675 kg/hm~2 2个组合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分别为85.69%和85.68%,防治效果优于其他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防治香蕉叶斑病的适宜药剂,选用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氟环唑悬浮剂共4种杀菌剂,运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开展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处理防效最好,2次施药后14 d的防效为84.54%;其次是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3.37%;250 g/L丙环唑乳油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1.65%;50%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防效最差,为71.35%。由此说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  相似文献   

13.
30%己唑醇悬浮剂225mL/hm2+250g/L嘧菌酯悬浮剂225mL/hm2、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mL/hm2处理在水稻孕穗末期进行第1次施药,隔7d进行第2次施药,第2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30%、82.24%,与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3600g/hm2处理防效之间均存在极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能够有效防治沿海地区保护地番茄早疫病的药剂。[方法]针对不同熟期的番茄品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和44%百菌清·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按有效剂量计,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30.5、174.0 g/hm2对早熟番茄品种早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5.40%和81.30%;44%百菌清·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60.0、825.0 g/hm2对中熟番茄品种早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4.60%和80.30%,可有效防治早熟和中熟番茄品种早疫病,且对番茄安全。[结论]试验结果为沿海地区设施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嘧菌·百菌清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2005~2006年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嘧菌·百菌清1000、800、600倍液喷药3次后,对转色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1.65%~83.50%,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4.54%~88.98%,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7.01%~90.54%,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效.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已登记在荔枝上防治霜疫霉病,可在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朗伍德王莲腐霉叶腐病菌——旋柄腐霉(Pythium helicoide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旋柄腐霉生长适宜温度为20~37℃,最适温度为28℃.同时,选择了4种对防治卵菌具有较高活性的杀菌剂(97.5%嘧菌酯悬浮剂、9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6%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旋柄腐霉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旋柄腐霉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97.5%嘧菌酯悬浮剂和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450 4、0.639 8 μg/mL.进一步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6%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97.5%嘧菌酯悬浮剂对旋柄腐霉引起的叶腐病的离体试验防效分别为80%和86.66%.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稻瘟病高效安全的药剂,采用40%咪鲜·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微乳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咪鲜·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这3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效较高,其中防效最高的是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其对叶瘟、穗颈瘟的防效分别为80.2%和77.1%。综上,可利用40%咪鲜·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18.
对几种嘧菌酯类、噻呋酰胺类复配成分的新型国产药剂防治纹枯病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国产75%戊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225 g·hm~(-2)、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600 m L·hm~(-2)、30%噻呋·戊唑醇悬浮剂450 m L·hm~(-2)与进口的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600 m L·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均较接近,具有防效好,持效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控水稻纹枯病,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以常规药剂11%井冈·己唑醇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另选用4种药剂开展了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0 mL、15%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40 mL、32%氟环唑·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40%丙硫菌唑悬浮剂30 mL均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与每667 m~2用11%井冈·己唑醇可湿性粉剂35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兰光生 《农技服务》2014,(6):114-114
试验结果表明17%四氟·嘧菌酯悬浮剂615ml/hm2、555ml/hm2在水稻孕穗末期施药1次,隔7d再施药1次,末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5.62%、71.11%,与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900g/hm2防效(防效59.14%)差异极显著,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