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河北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能够使湿地生态系统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使生态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对京津周围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人工林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简要综述了对实验区人工林的保护性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表明,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中国分布的15个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在栖息地均有分布,区系成分表现为起源古老,原始类群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次之,兼有南北植物区系的特点;特有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4.
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2020年8月对虎榛子群落等进行了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系统分析研判灌丛群落的稳定性、珍贵稀有性、树种的抗逆性、生态作用、生物多样性影响等,对自然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方法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系统分析了不同长苞铁杉群落乔木层的生态位特征。优势种长苞铁杉在3个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均较大,Levins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3)>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5)>长苞铁杉纯林(0.93);Hurlbert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0.96)>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0.84)>长苞铁杉纯林(0.75)。各类型长苞铁杉群落生态位重叠分配格局增减不一,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3个群落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分布趋势也不同,整体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依次为:长苞铁杉—猴头杜鹃混交林(20.42%)>长苞铁杉纯林(20.16%)>长苞铁杉—青冈混交林(19.78%),差异不明显。研究区内长苞铁杉生态位宽度及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均较大,其利用环境资源的程度高,对环境的适应与竞争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九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及取得最新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九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71科、249属、426种,区内植物类群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群落类型多样,优势科、优势属明显;(2)本区植物属包括12个地理分布类型,温带成分占优,热带成分丰富;(3)本区植物属包括15个地理分布类型,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过渡性。 相似文献
7.
8.
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随机设置典型调查样地,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和群落分类等方面对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种子植物共有34科62属74种,物种组成主要以蔷薇科、禾本科和菊科等植物为主;2)群落内植物的科、属区系成分类型多样,温带成分占优势;生活型谱主要以地面芽植物(44.6%)和高位芽植物(25.68%)为主,其他生活型较少,这与草海保护区所在的地理区位相吻合;3)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将样地内植被划分为9个群落类型,以针叶林和针叶混交林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陕西黑河上游植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的定量分析,揭示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为今后该区植物群落特征及结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聚类法中的TWINSPAN软件包对陕西黑河上游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以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指标,对群落不同层次及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将研究区24个样地划分为10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层和灌木层;各个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为白桦+太白杨混交林>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华山松林>华榛+青杨混交林>油松+山杨混交林>山榆林>八角枫林>锐齿槲栎林>山杨林>油松林;24个样地内共有植物237种,分别隶属于65科、150属。【结论】人为干扰、林下环境的异质性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都可能造成植物群落内部各层次以及各群落类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干扰、环境异质性以及物种生物学特性均是复杂的科学问题,是较多因子综合作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广东龙川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类型特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路线调查法、样方调查法等,对保护区的森林群落类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荒山灌丛草坡四大类,森林群落类型主要有6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连平雷公寨县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和无人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植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连平雷公寨县级自然保护区内植被可分为7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8个群系,各群落结构特征明显,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志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19(2):60-63
报道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南岭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状况.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南岭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75科、822属、2292种(含种下等级),包括裸子植物9科、20属、30种;被子植物166科、802属、2262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31种,广东省保护的珍稀植物2种;另有2新种,广东新分布种37种.南岭保护区经济植物资源丰富,有用材树种442种、药用植物893种、野生果树植物262种、芳香植物110种、油脂植物114种、淀粉植物113种、纤维植物46种、鞣料植物36种. 相似文献
15.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测算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优势度,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广东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在2.90 ̄5.34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6 ̄0.87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5 ̄0.25之间。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依群落类型不同而异,其变化表现为由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递增。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群落组成。[方法]调查16个20 m×20 m样地256个5 m×5 m小样方以及每个样地各边分别外延20 m范围出现的蕨类植物种类。[结果]调查样地中有蕨类植物64种,隶属于28个科39个属,物种种类丰富,种群数量极不均匀(相对多度在2以下占78.13%)。其中地生种所占比例占主导地位(96%),附生种极少(4%),表现为东南亚热带北缘植物区系的性质或特点,并有热带山地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里白、芒萁、狗脊蕨、蕨4个种是该区高密度的种类,其他绝大多数种类的密度较低。[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雷公山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的组成特征及其生态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景观地貌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在每样线上根据不同的生境和海拔高度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数量固定半径的调查样点,调查每一样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鸟类群落的组成、种类、集群指数和优势种等特征,比较不同季节、生境、海拔与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对不同生境和海拔高度鸟类群落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夏季和冬季2次对大盘山鸟类的调查,共目击记录到鸟类64种,其中夏季鸟类51种,冬季鸟类40种。大盘山鸟类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群落分布在不同的生境呈现出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差异不明显。夏季繁殖鸟类和作为鸟类重要栖息地的森林植被是大盘山今后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点。表5参11 相似文献
18.
赵天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37(8):24-30
应用Shannon-Weaver指数和Petraitis指数,研究了山西崦山自然保护区侧柏林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包括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侧柏林36个优势种中,乔木中侧柏生态位宽度最大(3.56)、白皮松次之(3.12);灌木中荆条生态位宽度最大(3.43),黄刺玫(3.09)和多花胡枝子次之(3.09); 草本中披针苔草和山蒿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分别为3.39、3.03),主要是由于这些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宽度与物种分布频数呈正相关(r=0.941, P<0.01), 这说明物种的分布范围越广,它的生态适应性越强,因而生态位就越宽。36个优势种群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异质性较大和物种之间的生态互补性所致。在36个优势种中,表现出生态位重叠的有1099个种对,占总种对数的87.22%。侧柏与大多数种的重叠值较小,这意味着与其他种相比,在对资源利用的竞争中侧柏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对群落的适应性要优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19.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及菌类66科101属128种,分属被子植物113种、裸子植物2种、蕨类植物3种、菌类10种;简要分析了这些有毒植物的毒性成分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为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山地草甸害虫的防控提供参考,分别于2013年7—9月、2014年6—9月和2015年5—9月在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6个典型生境(发射塔西北坡、发射塔东南坡、混生区、避风洼、云海客栈和吊马桩,海拔1 592~1 855m),采用"Z"字形网捕法对山地草甸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特征,计算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3年共采集昆虫标本7 895个,隶属于9个目,其中鞘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占总标本数的96.19%;4个指数在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在7月达最高或最低值;混生区(海拔1 657 m)与发射塔东南坡(海拔1 855 m)的相似性系数为0.249 9,处于极不相似水平,其他样地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302 0~0.420 7,均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海拔较高的发射塔东南坡与西北坡由于坡向差异,相似性系数仅为0.305 0,但两者与其他样地间相似性(0.249 9~0.323 0)低于其他4个样地相互间的相似性(0.359 7~0.420 7)。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种类丰富,具有明显的时间性规律,其山地草甸昆虫群落的结构相对稳定,与气候、寄主植物的生境类型密切相关,并且还受海拔和坡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每个生境都具有其独特的物种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