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中熟晚粳品种南粳46进行稻鸭共作搁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搁田相比,搁田处理株型协调,稻株抗倒性增强,穗粒数显著提高为141.70粒,比不搁田处理多5.45粒;结实率、千粒重比不搁田分别提高1.65个百分点和0.23g;产量比不搁田增加377.25kg/hm2,增幅为5.4%;经济效益提高了2 608.1元/hm2,增幅5.84%。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搁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宜金山区的水稻搁田时期,比较了不同时期搁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山区直播稻在适播时期内(6月10日前),适宜的搁田时间应在7月5日前开始为好,即当田间苗数达到80%穗数苗时开始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播种晚的,搁田时间最迟不超过7月25日。  相似文献   

3.
节水控制灌溉,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配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搁田,又是科学管水的关键,2000年我市示范种植优质稻米“苏香粳一号”,本试验旨在探索其最适搁田时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该品种的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搁田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搁田处理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搁田处理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一定的效果,株防效达60%以上,3种不同搁田程度处理间株防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进行不同排水搁田时期对单季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早搁田比迟搁田处理的产量显著下降,但成穗率有增加趋势,通过适当调控灌溉、排水时间,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果,达到节水目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及时做好水稻搁田工作,实施质量优化栽培,可确保水稻获取高产。笔者介绍了水稻搁田蹲苗的作用、适期和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早发、足苗、稳长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内容。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秧苗素质、土壤状况、肥料质量以及气候因素等原因,往往造成僵苗不发、缓苗迟发、发苗不匀等现象,虽然在前期采取收汤落田(常规法)等措施,但仍达不到促根早发的要求,严重影响水稻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水浆管理上,把活棵后(栽后7~8天)的收汤露田改为排水搁田(早期搁田),把中期搁田始期从有效分蘖终止期推迟到高峰苗出现后,在肥料运筹上,降低总氮量,实行蘖肥基施,平衡肥早施,穗粒肥分次施,形成了以搁田促根、早发稳长为特点的配套栽培技术(简称早搁法),在两泰里下河地区和通扬公路沿线的粘土、壤土农田上应用,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旱育稀植栽培适度搁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本田的田间管理措施较多,如浅水管理,科学追肥,适时搁田,薅秧除草,病虫防治等等,其重要的措施是掌握适宜时间,适度搁田.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作--有机稻米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省近年来试验示范稻鸭共作生产有机稻米.至2002年镇江市示范面积已有2000亩。常州市从2003年在新北区孟河镇试验100亩,并开展稻、鸭品种引进试验,稻田放鸭与不放鸭的对比试验,稻田施用不同肥料的对比试验,水稻生长中期搁田与不搁田对比试验,稻田放鸭子不同数量对比试验等系列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96-97年在古田吉巷、宁德霍童和洋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早搁田有利于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在采用平稳施肥法时,总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80%左右时搁田,能显著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并兼顾穗数和穗粒数,取得较高的单位面积总颖花量,仍能获得高产,前期施肥量越大,必须辅之以更早搁田。  相似文献   

11.
水稻合理搁田可强根、壮秆、防病,对水稻生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促控作用,介绍了水稻搁田的作用与方法,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高直播晚稻分蘖成穗率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试验明确了影响直播晚稻分蘖成穗的主要因素,即播种量、施肥量、搁田时间与搁田程度。上述四因素分别影响着直播晚稻各生长发育阶段,并不同程度影响着成穗率的提高。通过诸因素中的不同水平的设置,提出了提高直播晚稻成穗率的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叶龄模式在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掌握甬优9号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叶龄期和穗分化叶龄期,在栽培上采取以培育壮秧促低节位分蘖、早搁轻搁田抑制无效分蘖、早施分蘖肥促分蘖、增施穗肥攻大穗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中后期群体质量的影响,进行4种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全生育期湿润灌溉、全生育期常规淹水、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干湿交替、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浅水)试验。结果表明:够苗前浅水+中期搁田+抽穗结实期干湿交替管理模式的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8.0万穗/667m~2、90.2%和787.0kg/667m~2;穗粒数和千粒重在4种水分管理模式中差异不显著。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所有处理茎蘖数增加较快,全生育期常规淹水处理的高峰苗多、成穗数低,全生育期湿润灌溉使植株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水稻搁田是水稻种植中的一项重要高产技术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搁田,增强水稻根系活力,营养生长得到抑制,缓和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节约稻田用水,有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交中籼华安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华安3 号最适宜的秧龄、密度、纯氮分别是38d、22.5 或15.0 万穴/hm 2、187.5kg/hm 2。必须施足基面肥,不施促蘖肥,以促苗早发、快发,奠定大穗基础;超前搁田,在每公顷茎蘖苗达150 万时即开始搁田,以稳苗健株,协调群体发展,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有效积累;合理巧施穗粒肥,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群体起点,追肥使用时期、搁田时间、穗肥配比等因素与弱势蘖成穗有一定关系。在同样的群体起点条件下,主劲幼穗雌雄蕊形成期追施氮肥能提高三次分蘖成率,搁田既能有效地抑制分蘖出生,也能促进弱势蘖稳健生长,适宜的穗肥使用量及使用时期也是提高弱势分蘖成穗的手段之一。通过上述几项栽培技术措施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提高弱势分蘖成穗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中稻倒伏原因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江苏省范围内中稻出现大面积倒伏,这与气候有关,因在中稻生长期间长时间阴雨寡照,造成中稻搁田困难,从而形成倒伏。但也有人为因素。为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我们在通州市范围内组织中稻倒伏原因调查,并查找对策,便于今后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丰培  方方 《农村百事通》2007,(18):38-38
水稻倒伏后不仅结实率下降,千粒重降低,而且收割困难,病虫害过重,品质变差,损失过大,一般会减产20%左右。倒伏分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种,一般根倒伏发生在蜡熟期后,由于搁田没搁好,田间长期保水,土壤糊烂,根系发育差,扎根浅,  相似文献   

20.
机插水稻武运粳24号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机插水稻武运粳24号的形态特性、高产群体指标及栽培策略,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栽插、施肥、搁田、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