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广河县自196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是广河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其次是冰雹、暴雨洪涝、低温冻害、大风,较少出现沙尘暴、雷电、雪灾、高温灾害,暴雨洪涝是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同时提出了对应的防御措施,对广河县农业生产趋利避害、防灾减灾及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6.
利用甘肃省临夏州气象观测资料,对马铃薯生长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喜冷凉气候,12~16℃为芽的最适萌发温度,18~25℃时发芽迅速,薯块形成期需水最多,在结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最适宜;结薯末期,60%最适宜。日照时数11~13 h/d条件下,茎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薯块的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从气象角度分析济阳四季变化特征,以期为该地区农事耕作和农业灾害防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济阳地面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间的逐侯气温资料,从气象角度分析了济阳近30年四季开始时间和持续期的变化特点。[结果]近30年来,济阳春季和冬季开始时间呈现出提前的趋势,春季开始时间在四季中变化最为明显;夏季和秋季开始时间呈现出缓慢推迟的趋势,秋季开始时间变化较夏季开始时间变化明显。春季和冬季持续时间呈现出缩短的趋势,冬季持续时间较春季持续时间变化明显;夏季和秋季持续时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夏季持续时间变化线性倾向率为0.042侯/年,在四季中变化最为明显。[结论]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济阳四季的变化表现为夏季持续时间明显增长,春季和冬季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6,(24)
利用甘肃省临夏州1968—2011年气候观测资料,通过对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干旱分布具有北部多、南部少的特点,出现干旱年份的几率占68%,出现春旱和春末初夏旱几率最高;降雹高峰期发生在1980年代,夏季降雹最多为1.5 d,出现最多的是5月,傍晚发生降雹的频率最高;暴雨分布具有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主要时段集中在7—8月,出现的概率占全年总数的92%,一日中出现暴雨的时段集中在20:00至次日2:00;春季发生低温冻害的次数较多,秋季略少,主要发生在3—5月,总体上发生低温冻害的几率呈上升趋势;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年平均大风日数在1.1~11.3 d之间;干旱位列临夏州主要气象灾害之首,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从2005年以来,造成的经济损失呈剧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农作物品种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记录齐齐哈尔市2011~2013年生长季农业气象资料,通过对比分析3a生长季的气温、地温、降雨量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揭示齐齐哈尔市近3年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近3年生长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活动积温受始霜期影响较大;降雨量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各月份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春旱、夏涝现象;生长季的强风天气出现频率高,达到40d以上,是造成春旱、农作物倒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影响早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长沙地区(2012~2014年)为例,结合田间试验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探讨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段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春季返青拔节时的阴雨寡照天气;夏季抽穗—成熟阶段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受返青拔节期阴雨寡照影响,早稻植株密度和叶面积指数都降低。抽穗—成熟期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减缓了作物灌浆速度,降低了千粒重,但这些气象灾害对植株高度没有显著影响。长沙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营养阶段的阴雨寡照和生殖阶段的高温热害,尤其是前者对最终产量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临夏地区1950—2012年63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对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临夏地区干旱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其置信水平达到99%。厄尔尼诺与临夏地区降水成负相关,降水平均减少量为9.1%~26.4%,有86.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拉尼娜事件与临夏地区降水成正相关,降水平均增加量为9.7%~36.6%,有78.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在每个年代的初期,临夏地区降水偏少几率较大,降水平均减少量为16.5%,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几率较大,为56.6%。 相似文献
14.
15.
徐瑞清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5):40-41,56
本文数据来源于全国粮油机械产品信息网。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全国粮机企业的分布规律。并建议企业入网交流,以较少的投资为本身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张掖市6个气象站1980--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及气象灾害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1年来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张掖市各县(区)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张掖市气象灾害频发,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发生,且季节性明显;大风、沙尘暴、冰雹年发生次数呈降低趋势,干旱、低温冻害、暴雨洪涝、高温、干热风、雪灾年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张掖市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具有地区性,与海拔高度及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