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豫西丘陵旱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旱地小麦生产如何,对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旱地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 (一)干旱缺水。豫西丘陵种植区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干旱发生频繁。据气象资料记载,小麦生育期降水208.3—234.8毫米,与小麦正常需水量500~600毫米相差300~400毫米。冬春干旱造成小麦分蘖少、成穗少、子粒少、千粒重低。  相似文献   

2.
正保北冬小麦冬季死苗现象年年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了小麦的产量,给农户收益造成了损失。一、死苗原因1、干旱是冬小麦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保北冬春少雨雪、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2、农艺措施没有跟上。一是我地冬小麦主要是机耕机播、抢墒播种。小麦播种时没有必要的播后镇压措施,造成土壤过宣、冬季失墒严重。二是个别农户因个人或客观原因不浇冻水。  相似文献   

3.
正1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1.1 2008—2009年安徽省遭50年不遇干旱以及罕见冻害2008年秋至2009年春,安徽省北部地区连续100 d以上无有效降水。入冬后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旱冻叠加,小麦出现黄苗死苗现象。安徽省小麦主产区有39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1 287万人,受旱面积近200万hm2,严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安徽省正阳关农场小麦播种期为10月20—26日,自播种至2011年2月底长达5个月无有效降雨,小麦播种、出苗、越冬和返青拔节遭受秋冬春三季连旱,全场小麦受旱面积973.33 hm2。因为长期干旱,场号召进行了多次抗旱,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加之播种过深,出苗困难,出苗期推迟至11月22—27日,导致小麦出苗不整齐,消耗营养过  相似文献   

5.
李宪清 《河南农业》2014,(17):20-20
<正>耕作整地是小麦播前准备的主要技术环节,因此,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整地工作,是小麦避灾防灾减灾、夺取丰收的基础和保障,是适应小麦生产机械化、栽培技术轻简化和农村劳动力变化的现实需要。一、豫北地区小麦主要隐性灾害及其与耕作整地的关系(一)干旱干旱是河南省小麦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近几年在豫北高产灌区,良好的水利条件确保了大旱之年不减产,但生产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大,生产效益降低。在一般年份,土壤干旱  相似文献   

6.
<正> 一位研究干旱和小麦生产的美国专家——威廉·丹多教授说:干旱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确会使农作物减产,但并不会带来饥馑."饥馑是人们未能给在农业上遇到困难的人提供援助造成的."他认为中国不应当把西方的一套方法全盘搬  相似文献   

7.
<正>保北冬小麦冬季死苗现象年年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了小麦的产量,给农户收益造成了损失。1死苗原因1.1干旱是冬小麦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保北冬春少雨雪、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1.2农艺措施没有跟上。一是我地冬小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适合安徽省种植的高产小麦品种,了解安徽省目前小麦产量表现,对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制定适宜的小麦栽培方法。[方法]2009~2011年选取安徽省主推小麦和最新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在阜南、龙亢两点种植,研究3年来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及产量三要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制约安徽省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气象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不同年份间小麦产量差异明显,干旱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子。[结论]①产量三要素协调易获得小麦高产。②2011年度的干旱是制约小麦千粒重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③不同品种的丰产稳产性不同,该试验中皖科06290和烟农19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新福麦1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④对不同特性的小麦品种,产量三要素对不同品种的产量重要性不同。在小麦推广过程中充分了解品种特性,根据小麦品种特点配套栽培措施,使小麦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400-400
2008年,安徽省遭遇50年一遇的旱灾,自10月下旬以来,全省降水偏少,加之12月份连续发生2次寒潮,旱冻叠加,小麦苗情发生逆转,受灾小麦表现为黄苗死苗,许多小麦产区出现大面积的“老小苗”。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主产区小麦受旱面积近200万公顷,严重干旱80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10.
汪建来  赵莉  何贤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09-13310,13313
采用SWTO分析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优势(生产规模和产量优势;光、热、水、土资源有利于小麦生长;产业基础较好)、劣势(自然灾害频繁、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机会(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科技投入增加)和威胁(小麦单产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自然灾害的危害越来越大;病虫害加重;种麦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并提出实施惠农政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科技增粮工程,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提高小麦产业经济效益;发挥沿淮农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沿淮地区小麦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小麦全生育期总的气候特点是:秋冬春持续干旱、冬季寒冷、早春升温慢、后期高温、生育进程推迟。总体看:光、热资源充足,但气温忽高忽低,气候变化无常;水资源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匀,冬春持续干旱少雨,前中期降水少近7成,后期降水正常,极不利于旱地小麦产量的稳定,而对灌区小麦虽有影响,但由于及时灌水补充,使水地小麦产量比去年增产,保持在较高的产量水平。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有利有弊,现对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安徽皖北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安徽省皖北地区水分分布不均衡,连绵阴雨天和持续季节性干旱并存,生产实践证明,安徽的小麦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北旱、南涝、霜冻、倒春寒、暴风雨、干热风、病虫害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影响。只有选择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提高产量,激发种粮农户的积极性,稳定我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干旱、冻灾及干热风等灾害性气候对我县小麦生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分析,结合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及补救措施。针对干旱对播种的影响,提出趁墒播种、提墒播种、造墒播种、"三干"下种的解决办法;针对干旱对小麦生长期的影响,提出选用适宜品种、灌足底墒水、增肥调水等七项措施;针对冻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选用抗寒性好的弱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提早冬灌等七种方案;针对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选用早熟抗逆能力较强的高产品种、在小麦灌浆初期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2-3次等六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需求,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干旱逐渐加剧,进而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对农业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挑战。同时水资源持续短缺也给农业灌溉用水带来了巨大挑战,利用各种高效节水技术对作物进行抗旱性锻炼,保障作物不减产或产量提高的情况下降低作物无效耗水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基础。小麦、玉米、水稻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高产稳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干旱胁迫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小麦、玉米、水稻试适宜的干旱胁迫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小麦死苗原因 1、外界因素: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夏秋季节降雨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义少雨雪、多寒风等加剧了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生理脱水面死亡 2、播种时间不当: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播种过晚,麦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  相似文献   

16.
多年不遇的干旱天气,威胁着小麦生产,也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2月16日,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著名小麦专家郭天财等领导和专家来虞城县查看小麦苗情,对虞城县小麦生产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韩素芹 《农技服务》2002,(10):11-12
<正> 小麦出苗后,受气候、土壤、生产条件或栽培技术等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由于造成弱苗的原因不同,所以其形态特征也不一样,可根据“长相”推断诱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干旱弱苗 这种苗表现为分蘖出生缓慢,心叶短小,叶色灰绿,中下部叶片由下而上逐渐枯黄,根少而  相似文献   

18.
2012-2013年,永城小麦生产虽然经历了播种时干旱,冬前生长量不足,倒春寒中期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但通过应变管理,小麦生产再获丰收。该文客观地总结了小麦生产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同时为今后的小麦生产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一、持续低温冻害(一)症状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很多地区连日阴雨,持续低温,光照时间少,小麦苗情整体较弱,受低温冻害影响表现出黄叶。(二)防止措施寒流到来前加强管理,喷施叶面肥。二、干旱(一)症状干旱造成小麦发黄是指当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难以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面包小麦的市场前景,安徽省面包小麦品种品质水平和生态适应性;提出了面包小麦生产基地建立,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品市场培养等问题;探讨了面包小麦推广体系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