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依据近年对新兽药——氢溴酸槟榔碱的研究结果,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指导临床科学合理使用该药。[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靶动物安全用药范围,耐受情况,毒副反应,"三致"作用及生殖毒性,采用文献综述、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用药效果进行综合评述。[结果]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氢溴酸槟榔碱对小白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691.83 mg/kg·BW,其95%可信区间为642.92-744.47 mg/kg·BW,对SD大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为2 054 mg/kg·BW,其95%可信区间为1 908-2 210 mg/kg·BW。该药的临床推荐用量为1-5 mg/kg·BW,临床应用非常安全。靶动物安全用药范围,耐受情况及毒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氢溴酸槟榔碱按2-3 mg/kg·BW临床用量,对犬的裂头绦虫、孟氏叠宫绦虫、复孔绦虫、中线绦虫和细颈囊尾蚴成虫均能100%驱除。按1-2 mg/kg·BW剂量口服,对鸡的赖利绦虫,鸭和鹅的剑带绦虫均有100%的驱除率。该药对畜禽有毒蕈碱样作用,即引发呕吐和腹泻等临床症状,从而达到将麻痹虫体迅速从畜禽体内排出的目的。氢溴酸槟榔碱在长期、持续、大量给药的试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三致"毒性及生殖毒性,但将该药作为驱虫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时,由于给药次数和剂量非常少,并未发现有"三致"和生殖毒性。[结论]氢溴酸槟榔碱为低毒物质,大剂量应用有一定的"三致"及生殖毒性,但按临床推荐剂量(1-5 mg/kg·BW)使用时,对畜禽绦虫具有良好的驱除效果且无"三致"及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2.
畜禽绦/囊虫病及氢溴酸槟榔碱驱绦虫效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绪正  张继瑜  李剑勇  李金善  魏小娟  牛建荣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9-13121,13517
畜禽绦/囊虫病是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人畜共患病,尤其是绦虫虫卵引起的蚴虫病、囊虫病和肝、肺、脑包虫病等,因其侵蚀人的诸多实质器官而危害巨大。笔者将文献资料与试验结果相结合,从绦虫和囊虫的形态及传播途径、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及监测、氢溴酸槟榔碱驱绦虫机理、氢溴酸槟榔碱与其它驱绦虫药物对比分析、氢溴酸槟榔碱的体外驱虫试验、氢溴酸槟榔碱剂量确认试验以及氢溴酸槟榔碱驱除畜禽绦虫注意事项这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绦/囊虫病的控制和临床科学规范使用氢溴酸槟榔碱提供理论依据,减轻绦/囊虫病的危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口服槟榔(Areca catechu Linnaeus)仁汁液的毒性,进行了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根据预试验确定正式试验给药剂量的范围,选用KM小鼠经口灌胃,一次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小白鼠的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采用寇氏法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高剂量给药组小白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解剖后检查发现主要原因是胃肠和肺部的病变,测得槟榔仁汁液的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12.425 g/(kg.bw)、10.610~14.551 g/(kg.bw),表明槟榔仁汁液可以被认为是实际无毒物质。槟榔仁原液干物质的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1.349 g/(kg.bw)、1.152~1.580 g/(kg.bw),属于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槟榔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建立氢溴酸槟榔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考察不同流速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研究槟榔碱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采用高效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50∶50),检测波长215 nm,柱温30℃,流速1.5 m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槟榔碱的保留时间约为12.6 min,分离度良好。进样量在0.010~0.080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在紫外检测下最低能定量检测到500 ng。[结论]阳离子交换色谱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准确度,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但不适合用来测定药动学试验或药物残留试验中微量槟榔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贝伐珠单抗类似药SMMU-13重复静脉注射对食蟹猴的安全性,采用毒理学评价方法,将30只食蟹猴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低、中、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2、10和50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50mg/kg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溶媒对照组给予SMMU-13安慰剂。给药体积均为2mL/kg。每周给药2次,共4个给药周期,恢复期4周。期间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试验结果发现:与自身给药前d0相比,给药期间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甘油三脂(TG)升高;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雄性动物股骨骨骺板软骨细胞增生,钙化成骨不良,给药部位近端血管及周围损伤。其余各项指标毒理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以上结果表明,SMMU-13主要毒性靶部位为股骨骨骺及给药局部。在本实验条件下安全剂量为2mg/kg,毒性剂量为10mg/kg,与等剂量阳性对照药物毒性反应基本类似。本研究为贝伐珠单抗类似药SMMU-13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安全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确定莽吉柿胶囊的安全性,通过大鼠、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该药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剂量设计和临床毒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药(28.8g/kg、40mL),1d 2次,给药间隔时间5 h,观察记录给药后14 d内动物中毒症状、死亡时间和体重;解剖死亡动物和存活动物,观察主要脏器变化。长期毒性实验:设置莽吉柿胶囊低(0.15 g/kg)、中(0.9 g/kg)、高(5.4 g/kg)3个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给药26周,观察记录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和摄食量,并分别于给药后第4周、13周和26周恢复期结束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有2只动物死亡,解剖没有发现脏器存在明显异常,其余动物未见异常。长期毒性实验,给药期内高剂量组动物摄食量、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正常,无延迟性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莽吉柿胶囊单次灌胃最大耐受剂量 28.8 g/kg,大鼠灌胃26周无毒反应剂量为0.9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576倍和18倍,结果表明,临床拟用剂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环境雌激素炔雌醇的生殖毒性与活性氧的关系,按0.1、0.5、1.0、5.0mg/kg的药物剂量对雄性大鼠给药,测定大鼠的睾丸质量、睾丸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睾丸质量显著下降,睾丸萎缩;睾丸组织和血浆中SOD和GSH-Px水平显著下降。说明炔雌醇的生殖毒性与细胞活性氧(ROS)有关,炔雌醇可能通过降低抗氧化酶的含量,增加ROS的含量,导致生殖损伤。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速康解毒口服液"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安全性。选取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按200、400、800、1 600mg/kg剂量1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质量浓度(1.0g/mL)、最大容积(0.8mL)1次性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3 200、1 600和800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d,对照组用9g/L生理盐水,称量小白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白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g/kg,表明该受试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小白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速康解毒口服液"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恩拉霉素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为其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40只SPF级Wistar大鼠为试验动物进行恩拉霉素的慢性毒性试验,根据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设高剂量组(1000 mg/kg)、中剂量组(200 mg/kg)、低剂量组(10 mg/kg)及空白对照组,按高、中、低剂量分别将恩拉霉素添加至大鼠饲料中加工成定制饲料,每天饲喂1次,连续饲喂6个月,通过临床观察、血液学分析、血清生化检测、脏器系数和病理学检查等评估恩拉霉素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在整个试验周期(6个月)内,各恩拉霉素剂量组的大鼠饮食饮水、大小便均正常,精神状况良好,被毛光泽,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各恩拉霉素剂量组大鼠体重均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及给药时间的延长,恩拉霉素仅对大鼠中性粒细胞数有一定影响,对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及白蛋白等血清生化指标有轻微影响.在脏器系数方面,连续给药6个月后,仅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及给药时间的延长,恩拉霉素对大鼠的肝脏、肺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组织会产生轻微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中央静脉周围的细胞呈轻微肿胀;肺脏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淤血,肺间质轻微增宽;肾脏组织轻微充血,且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微肿胀;心肌纤维轻度萎缩,心肌间质增宽.[结论]恩拉霉素的毒性极低,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及给药时间的延长,其对大鼠的慢性毒性作用非常轻微,即恩拉霉素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