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研究评价了由北方春蚕豆区征集的经过农艺性状鉴定筛选出的8类108个蚕豆优异种质资源。对大粒(百粒重>140g)、多粒(荚粒数>3.0粒)、多荚(株荚数>20.0个)、长荚(荚长>9.0cm)等单一优异性状及其复合优异性状的种质提出了名录.  相似文献   

2.
3.
2000年8月,山东农业大学田纪春教授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考察带回30多个小麦种质资源,于当年10月在该校农学院农学试验站农作物标本园进行了种植观察,对其中比较有价值的材料进行试验研究评价,提供小麦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烟草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2份河南省烤烟品种资源进行农艺性状及抗性鉴定,综合评价,鉴定出30份各具不同优异性状的种质,并提出了优异种质在生产上的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5.
豇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佩芝 《作物学报》1996,22(5):626-628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种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我国除个别省(区)外,都有豇豆的生产。我国的主要产地在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广西、河北、湖北、安徽、江西、贵阳、云南、四川及台湾等省(市,区)。豇豆在我国的生产面积尚元详细统计资料,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利用外引小麦种质资源和评价小麦抗旱性相关分子标记的有效性,以48份小麦外引种质为材料,测定干旱条件下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并利用4个小麦抗旱性相关分子标记进行抗旱基因(1-feh-w3、Dreb-B1、NRX-B1和FerA1)的分布检测.结果表明,外引种质材料的平均相对发芽率为70.0%,变异范围为34.9% ~...  相似文献   

7.
笔者应用一套比较完善的田间抗病性鉴定方法,对719份小麦种质进行了根腐病抗性鉴定;其中黑龙江省内种质184份,国外种质535份。对照品种为新曙光1号,该对照品种发病快,且严重感病;中抗对照品种为克丰2号。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利用外引小麦种质资源和探讨部分小麦粒质量基因的育种应用价值,以48份小麦外引种质为材料,测定种质千粒质量,并利用4个粒质量基因(TaGW2-6A、TaCwi-A1、TaGS2-D1和TaSus2-2B)的功能分子标记进行高千粒质量等位变异类型和分布检测。结果表明,外引种质材料的平均千粒质量为30.15 g,变异范围为20.13~43.19 g,超平均值种质材料占45.8%。外引小麦种质中4个粒质量相关基因存在8种单倍型,TaCwi-A1基因、TaGW2-6A基因的高千粒质量单倍型TaCwi-A1a和Hap-6A-A的平均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对应的低千粒质量单倍型TaCwi-A1b和Hap-6A-G。而TaSus2-2B基因、TaGS2-D1基因的低千粒质量单倍型TaSus2-2Bb和TaGS2-D1b的平均千粒质量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高千粒质量单倍型TaSus2-2Ba和TaGS2-D1a。含有相同单倍型组合的种质在供试材料中占比较高的,其平均千粒质量也相对较高。研究表明,这些外引小麦种质的粒质量相关性状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在小麦育种中对多个相关粒质量基因进行综合遗传效应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对15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抗纹枯病性进行了2年的自然病地鉴定,鉴定出抗病材料26份,其中13份属丰源,特别是有些大面积推广品种也表现抗病,表明抗纹枯病能够并且容易与丰产性状很好地协调结合,这对小麦抗纹枯病育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相关分析表明,抗纹枯病性与叶相、茎秆质量等12个性状相关系数均未达0.0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毕节地区小麦育种新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映军 《作物杂志》2001,1(3):39-41
根据毕节地区生态和生产条件,提出了小麦育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具体育种目标(指标),并的经是出远缘杂交、冬春杂交和地方品种的改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6-2007、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846.5kg/hm2和7987.5 kg/hm2,分别较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在2008-2009年度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01。该品种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唐明先 《种子》2007,26(10):64-65
小麦是甘孜州仅次于青稞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中春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州小麦总面积的70%左右。自1979年以来,课题组在贵阳、康定两地,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精心选育,成功地育成了春小麦新品种黔康一号。该品种经过试验示范和全州区试,不仅表现出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广的优良特点,而且品质较优,粗蛋白含量较高,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已于2001年4月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春小麦新品种黔康一号(原系号88-147)由原贵州农学院农学系于1979~1981…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太谷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Tal选育小麦新品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国梁  吴兆苏 《种子》1991,(3):10-15
太谷雄性不育基因Tal,是小麦遗传改良极为有用的工具,利用它特别适于多亲本聚合杂交和轮回选择育种。经过几年的研究,已初步育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良新品种和新种质。通过抗赤霉病基因库建拓育成了长江8809、长江8863、TFSL037、长江8807、长江8810、长江8862等,产量比对照扬麦5号增产或相当,抗赤、抗锈性明显优于扬麦5号,对赤霉病抗扩展性达抗病(R)级,大多对白粉病、纹枯病及湿害还兼具较好抗耐性,株高80~90cm,抗性与丰产,矮秆结合较好。经复合杂交育成的长江8877(红壳)和长江8877(白壳)平均亩产400公斤左右,比扬麦5号增产100公斤左右,籽粒白皮,容重较高。通过简单杂交育成的长江8802、长江8853和长江8897,各具特异优良性状。长江8802白皮抗穗发芽,长江8853早熟优质,长江8897特早熟大穗大粒,品质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HW)在黄淮麦区育种改良中的应用价值,利用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5份SHW与普通小麦驻麦305进行杂交、回交,对亲本及BC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指标和籽粒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相比,SHW的株高、小穗数、穗粒数、收获系数和千粒重等是其不利性状,但具有较多的分蘖。SHW的纤维含量、面筋含量、蛋白含量和硬度都比驻麦305高(PAAAAA0.05)。BC2的收获系数较SHW显著提升,其产量虽然比SHW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但仍显著低于普通小麦。BC2的蛋白质和面筋含量相对于普通小麦亲本显著提升,其中仅2018-2019年的BC2-SHW1和BC2-SHW2群体未达显著水平。这表明5份SHW可作为重要的品质改良资源应用于小麦育种中。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8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有效分蘖、生育期、株高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存在着较大的极差。不同品种(系)间开花期的最大极差为25d,有效分蘖的最大极差达18个,株高的极差达0.91m,穗粒数极差达到47.8粒,千粒重的最大极差达39.6g,质量性状中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这些表明在河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园地的小麦品种资源中存在着极其显著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7.
吴学大  赵彬 《华北农学报》2005,20(Z1):169-171
通过刘毕麦系列品种选育经验的论述,提出了黔西北山区小麦的育种方向和目标是立足自身特殊生态和生产条件,突出品质育种,以"高产、优质、抗病、广适"为育种目标,即重点选育适应当区特殊生态和分带间套耕作方式,产量在500kg/667m2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13%~14%,湿面筋含量28%~32%,能加工优质面条和馒头,对当区主要病害锈病和白粉病具有中抗以上水平或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半冬性矮秆早熟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8.
小麦增小穗育种方法与新种质资源拓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维平  赵文明 《作物学报》2000,26(2):222-230
为探求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新途径, 通过以“种内相对较少小穗早熟类型与相对较多小穗晚熟类型多次杂交形式”逐步完善了小麦双显性阶梯式增小穗育种新方法, 获得了早熟较多小穗(27~30个小穗)和晚熟多小穗(30~38个小穗)的新种质系列, 发现小麦中存在着显性可增性多小穗基因。 进一步研究表明, 新种质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多  相似文献   

19.
粒叶比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育种预见性和选择效率,对小麦粒叶比的概念、遗传特性、与产量因素及产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粒叶比不仅是衡量小麦群体库源流协调和单位叶面积光合生产力的指标,而且与群体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能在高水平上实现产量因素的协调增长。粒叶比遗传力高,测定方法简单,是一个较好的有实用价值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春盈  齐建双  刘明  武素勤  张建周  罗鹏 《种子》2019,(10):155-157
当前小麦种子繁育门槛低,从业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管理混乱;农村劳动力紧缺,繁育地块田间去杂难度大、成本高;品种繁殖材料代数高,纯度普遍降低;繁育种子数量严重与市场脱节,丰收年份繁育基地出现低价倾销行为,严重扰乱种子市场,损害种子企业的利益。本文根据小麦种子繁育管理的这些突出问题,提出育种家每年提供基础种源,种子企业扩繁3年后投入市场,抬高繁育门槛,降低扩繁代数,提高育种家种子纯度,不断完善繁育档案,引进第三方检验机构介入管控小麦繁育质量等新的繁育管理新思路,对提高小麦种子的繁育质量,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企业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